一种涂料反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4360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4: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涂料反应装置,包括反应釜、盖体、取样罐、取样管、出料管、溶剂进管、冷凝器、真空管、真空泵、回流管和出气管,所述盖体封闭所述反应釜的顶部,所述冷凝器和所述取样罐位于所述盖体的顶部,所述冷凝器包括中间冷凝器和包裹于所述中间冷凝器外部的冷却套筒,所述回流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盖体的顶部并连通所述反应釜内部,所述回流管的另一端连通所述中间冷凝器的底部,所述回流管上设置有回流阀,所述溶剂进管的一端连通所述取样罐的顶部,所述溶剂进管的另一端连通所述中间冷凝器的底部,所述溶剂进管上设置有进料阀。本技术方案用于解决现有反应釜取样存在涂料残留堵塞的问题。

A coating reac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涂料反应装置
本技术属于涂料生产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涂料反应装置。
技术介绍
取样分析是涂料生产企业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检测工序,主要为了检测反应釜中反应程度,判断反应终点。传统的检测方法是从反应釜上部或下部留有取样口直接取样,直接从反应釜取样的方法存在很多的不足,比如高温下取样容易烫伤,釜内真空时取样开阀容易将氧气混入釜内,直接取样没有缓冲过程容易使涂料大量喷出造成浪费,而且容易将出样口进行堵塞,影响正常生产。还有通过在在涂料反应釜内装一个取样管,取样管道上加一个控制阀门。这种取样装置的优点是投资少,简单直观;缺点是取热态涂料样时,第一次好取,第二次就会遇到残留涂料堵塞取样管的问题。解决取样管堵塞的问题,必需使用疏通工具,这些工具和操作会带来一些危险,比如阀门损坏不能封闭,或者涂料随疏通工具喷出伤人等。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涂料反应装置,以解决现有反应釜取样存在涂料残留堵塞的问题,该涂料反应装置能够避免涂料在取样罐中残留,避免堵塞。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涂料反应装置,包括反应釜、盖体、取样罐、取样管、出料管、溶剂进管、冷凝器、真空管、真空泵、回流管和出气管,所述盖体封闭所述反应釜的顶部,所述冷凝器和所述取样罐位于所述盖体的顶部,所述冷凝器包括中间冷凝器和包裹于所述中间冷凝器外部的冷却套筒,所述中间冷凝器中填充有填料,所述冷却套筒的底部连接有进水管,所述冷却套筒的顶部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气管连通所述中间冷凝器的顶部,所述回流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盖体的顶部并连通所述反应釜内部,所述回流管的另一端连通所述中间冷凝器的底部,所述回流管上设置有回流阀,所述溶剂进管的一端连通所述取样罐的顶部,所述溶剂进管的另一端连通所述中间冷凝器的底部,所述溶剂进管上设置有进料阀,所述真空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取样罐的顶部,所述真空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真空泵,所述真空管上设置有真空阀门,所述出料管连接于所述取样罐的底部,所述出料管上设置有出料阀门,所述取样管沿竖直方向连接于所述取样罐的底部,所述取样管的底部穿过所述盖体并延伸至所述反应釜中。进一步的,所述盖体的顶部设置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底部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穿过所述盖体并延伸至所述反应釜中,所述搅拌轴的底部设置有搅拌叶片。进一步的,所述盖体上设置有进料口,所述反应釜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处设置有控制阀门。进一步的,所述取样罐为透明结构。本技术通过在盖体顶部设置有冷凝器,反应釜中反应过程溶剂会发生汽化,汽化后的溶剂进入中间冷凝器后冷凝回流至反应釜中,进行取样时,可通过所述真空泵在所述取样罐中形成负压,从而对反应釜中的涂料进行抽吸,同时通过阀门的开关控制将涂料由出料管排出,取料完成后,可开启所述进料阀,从而将所述中间冷凝器的冷凝溶剂导入所述取样罐中,对取样罐进行清洗,避免取样罐中的涂料残留。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一种涂料反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涂料反应装置,该涂料反应装置能够避免涂料在取样罐中残留,避免堵塞。下面将结合本技术中的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涂料反应装置,包括反应釜23、盖体21、取样罐7、取样管11、出料管9、溶剂进管25、冷凝器1、真空管5、真空泵6、回流管16和出气管12,所述盖体21封闭所述反应釜23的顶部,所述冷凝器1和所述取样罐7位于所述盖体21的顶部,所述冷凝器1包括中间冷凝器2和包裹于所述中间冷凝器2外部的冷却套筒3,所述中间冷凝器2中填充有填料,所述冷却套筒3的底部连接有进水管14,所述冷却套筒3的顶部连接有出水管13,所述出气管12连通所述中间冷凝器2的顶部,所述回流管16的一端连接所述盖体21的顶部并连通所述反应釜23内部,所述回流管16的另一端连通所述中间冷凝器1的底部,所述回流管16上设置有回流阀15,所述溶剂进管25的一端连通所述取样罐7的顶部,所述溶剂进管25的另一端连通所述中间冷凝器2的底部,所述溶剂进管25上设置有进料阀26,所述真空管5的一端连接所述取样罐7的顶部,所述真空管5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真空泵6,所述真空管5上设置有真空阀门4,所述出料管9连接于所述取样罐7的底部,所述出料管9上设置有出料阀门8,所述取样管11沿竖直方向连接于所述取样罐7的底部,所述取样管11的底部穿过所述盖体21并延伸至所述反应釜23中。所述盖体21的顶部设置有搅拌电机19,所述搅拌电机19的底部连接有搅拌轴17,所述搅拌轴17穿过所述盖体21并延伸至所述反应釜23中,所述搅拌轴17的底部设置有搅拌叶片18。通过所述搅拌轴17使所述反应釜23中的物料充分混合。所述盖体21上设置有进料口20,所述反应釜23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22,所述出料口22处设置有控制阀门24。所述进料口20用于原料的进料,所述出料口22用于成品的出料。所述取样罐7为透明结构,用于观察取料和清洗情况。本技术通过在盖体顶部设置有冷凝器,反应釜中反应过程溶剂会发生汽化,汽化后的溶剂进入中间冷凝器后冷凝回流至反应釜中,进行取样时,可通过所述真空泵在所述取样罐中形成负压,从而对反应釜中的涂料进行抽吸,同时通过阀门的开关控制将涂料由出料管排出,取料完成后,可开启所述进料阀,从而将所述中间冷凝器的冷凝溶剂导入所述取样罐中,对取样罐进行清洗,避免取样罐中的涂料残留。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涂料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釜、盖体、取样罐、取样管、出料管、溶剂进管、冷凝器、真空管、真空泵、回流管和出气管,所述反应釜中设置有加热管,所述盖体封闭所述反应釜的顶部,所述冷凝器和所述取样罐位于所述盖体的顶部,所述冷凝器包括中间冷凝器和包裹于所述中间冷凝器外部的冷却套筒,所述中间冷凝器中填充有填料,所述冷却套筒的底部连接有进水管,所述冷却套筒的顶部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气管连通所述中间冷凝器的顶部,所述回流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盖体的顶部并连通所述反应釜内部,所述回流管的另一端连通所述中间冷凝器的底部,所述回流管上设置有回流阀,所述溶剂进管的一端连通所述取样罐的顶部,所述溶剂进管的另一端连通所述中间冷凝器的底部,所述溶剂进管上设置有进料阀,所述真空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取样罐的顶部,所述真空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真空泵,所述真空管上设置有真空阀门,所述出料管连接于所述取样罐的底部,所述出料管上设置有出料阀门,所述取样管沿竖直方向连接于所述取样罐的底部,所述取样管的底部穿过所述盖体并延伸至所述反应釜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涂料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釜、盖体、取样罐、取样管、出料管、溶剂进管、冷凝器、真空管、真空泵、回流管和出气管,所述反应釜中设置有加热管,所述盖体封闭所述反应釜的顶部,所述冷凝器和所述取样罐位于所述盖体的顶部,所述冷凝器包括中间冷凝器和包裹于所述中间冷凝器外部的冷却套筒,所述中间冷凝器中填充有填料,所述冷却套筒的底部连接有进水管,所述冷却套筒的顶部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气管连通所述中间冷凝器的顶部,所述回流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盖体的顶部并连通所述反应釜内部,所述回流管的另一端连通所述中间冷凝器的底部,所述回流管上设置有回流阀,所述溶剂进管的一端连通所述取样罐的顶部,所述溶剂进管的另一端连通所述中间冷凝器的底部,所述溶剂进管上设置有进料阀,所述真空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取样罐的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杰耿鸿霞陈树洪梁添超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蓝顿涂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