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终端和中框
本申请涉及移动终端
,特别是涉及移动终端和中框。
技术介绍
前置摄像头一般设置在移动终端的顶端,显示屏边缘与中框边缘之间需要预留前置摄像头的入光区域,导致显示屏的边缘到移动终端顶端的距离较大,即中框的顶框的高度较高,影响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第一方面,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移动终端,以解决上述设置前置摄像头使得显示屏的边缘到移动终端顶端的距离较大,中框的高度较高,影响美观的技术问题。一种移动终端,包括:显示屏组件,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具有平面区域;及中框,包括透光部和框体,所述框体围成安装空间,所述显示屏组件设于安装空间;所述透光部在参考平面的正投影的边缘形成第一边线,所述框体在参考平面的正投影形成第二边线,所述第一边线所围设的区域部分或全部位于所述第二边线的远离所述显示屏的一侧;所述参考平面为所述显示屏的平面区域所在的平面。上述移动终端,框体上设有透光部,透光部补全中框的外观结构,透光部的设置能够从视觉上减小中框的高度,提升移动终端的外观表现力。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框体包括相背设置的底框和衬板,所述衬板的厚度小于所述底框的厚度;所述透光部盖设所述衬板。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框体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外表面和第一贴合面,所述第一贴合面位于所述衬板,所述第一外表面位于所述第一贴合面外周;所述透光部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二外表面和第二贴合面,所述第二外表面的边缘和所述第二贴合面的边缘连接;所述第一贴合面和所述第二贴合面相互贴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外表面和所述第一外表面平滑相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衬板包括第一容置块和第二容置块,所述第一容置块和所述第二容置块凸出于所述第一贴合面;所述第二容置块相比所述第一容置块更靠近所述显示屏组件;所述第一容置块的内腔和所述第二容置块的内腔连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容置块包括顶表面,所述透光部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容置块配合的通槽,所述通槽贯穿所述第二外表面和所述第二贴合面,所述第一容置块穿设所述通槽,所述顶表面与所述第二外表面之间平滑相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光部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容置块配合的凹口,所述凹口贯穿所述第二外表面和所述第二贴合面的边缘,所述第二容置块容置于所述凹口,部分所述第一外表面形成所述第二容置块的前表面,所述前表面与所述第二外表面之间平滑相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包括摄像头模组,所述摄像头模组包括镜头筒、基座和挠性电路板,所述挠性电路板连接所述基座,所述镜头筒与所述基座连接,所述基座的至少部分结构容置于所述第一容置块,所述镜头筒的至少部分结构容置于所述第二容置块。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摄像头模组包括外露于镜头筒的入光镜片;所述第二容置块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贯穿所述前表面;所述第二容置块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贯穿所述凹槽的槽底,所述入光镜片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外露。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包括电池盖,所述电池盖与所述显示屏组件分别位于框体的两侧,所述显示屏组件在朝向电池盖的方向上包括依次设置的盖板、第一光学胶层、偏光片、显示屏、第二光学胶层、泡棉和散热片,所述显示屏为矩形或圆角矩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板包括相互连接的基板和凸块,所述凸块凸设于所述基板的边缘;所述基板盖设所述显示屏,所述凸块容置于所述凹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块具有背离入光镜片的第三外表面,所述凸块包括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所述第一侧面连接于所述第二侧面和所述第三侧面之间,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三侧面相背设置,第一侧面位于所述凸块远离所述基板的末端;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三外表面交汇形成直角。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块具有背离入光镜片的第三外表面,所述凸块包括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所述第一侧面连接于所述第二侧面和所述第三侧面之间,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三侧面相背设置,第一侧面位于所述凸块远离所述基板的末端;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三外表面之间的倒角宽度为0.1mm~0.15mm;所述基板包括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和第四外表面,所述第一侧面连接所述第二侧面和所述第三侧面,所述第四外表面与所述第三外表面共面;所述第二侧面和所述第四外表面之间的倒角宽度为0.1mm~0.15mm,所述第三侧面和所述第三外表面之间的倒角宽度为0.1mm~0.15mm。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块具有背离入光镜片的第三外表面,所述凸块包括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所述第一侧面连接于所述第二侧面和所述第三侧面之间,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三侧面相背设置,第一侧面位于所述凸块远离所述基板的末端;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三外表面的交汇形成直角;所述基板包括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和第四外表面,所述第一侧面连接所述第二侧面和所述第三侧面,所述第四外表面与所述第三外表面共面;所述第二侧面和所述第四外表面之间平滑过渡,所述第三侧面和所述第四外表面之间平滑过渡。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框包括中板,所述框体位于所述中板的外周;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位于所述中板的远离所述显示屏组件的一侧的主板,所述主板开设有缺口,所述摄像头模组穿设所述缺口。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包括位于所述主板的远离所述显示屏组件的一侧的压板,所述压板开设有容纳槽,所述摄像头模组的部分结构容置于所述容纳槽且所述压板抵压所述摄像头模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包括与主板电连接的发光元件;所述框体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贯穿所述第一贴合面,所述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线穿过所述第二通孔照亮所述透光部。本申请的第二方面,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中框,以解决上述设置前置摄像头使得显示屏的边缘到移动终端顶端的距离较大,中框的高度较高,影响美观的技术问题。一种中框,包括透光部和框体,所述框体围成安装空间;所述透光部在参考平面的正投影的边缘形成第一边线,所述框体在参考平面的正投影形成第二边线,所述第一边线所围设的区域部分或全部位于所述第二边线的远离所述安装空间的一侧;所述参考平面为所述框体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定义的平面。上述中框,框体上设有透光部,透光部补全中框的外观结构,透光部的设置能够从视觉上减小中框框的高度,提升移动终端的外观表现力。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框体包括相背设置的底框和衬板,所述衬板的厚度小于所述底框的厚度;所述透光部盖设所述衬板。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框体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外表面和第一贴合面,所述第一贴合面位于所述衬板,所述第一外表面位于所述第一贴合面外周;所述透光部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二外表面和第二贴合面,所述第二外表面的边缘和所述第二贴合面的边缘连接;所述第一贴合面和所述第二贴合面相互贴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外表面和所述第一外表面之间平滑相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衬板包括第一容置块和第二容置块,所述第一容置块和所述第二容置块凸出于所述第一贴合面;所述第二容置块相比所述第一容置块更靠近所述衬板的边缘;所述第一容置块的内腔和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n显示屏组件,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具有平面区域;及/n中框,包括透光部和框体,所述框体围成安装空间,所述显示屏组件设于安装空间;所述透光部在参考平面的正投影的边缘形成第一边线,所述框体在参考平面的正投影形成第二边线,所述第一边线所围设的区域部分或全部位于所述第二边线的远离所述显示屏的一侧;所述参考平面为所述显示屏的平面区域所在的平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屏组件,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具有平面区域;及
中框,包括透光部和框体,所述框体围成安装空间,所述显示屏组件设于安装空间;所述透光部在参考平面的正投影的边缘形成第一边线,所述框体在参考平面的正投影形成第二边线,所述第一边线所围设的区域部分或全部位于所述第二边线的远离所述显示屏的一侧;所述参考平面为所述显示屏的平面区域所在的平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包括相背设置的底框和衬板,所述衬板的厚度小于所述底框的厚度;所述透光部盖设所述衬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外表面和第一贴合面,所述第一贴合面位于所述衬板,所述第一外表面位于所述第一贴合面外周;所述透光部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二外表面和第二贴合面,所述第二外表面的边缘和所述第二贴合面的边缘连接;所述第一贴合面和所述第二贴合面相互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表面和所述第一外表面平滑相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衬板包括第一容置块和第二容置块,所述第一容置块和所述第二容置块凸出于所述第一贴合面;所述第二容置块相比所述第一容置块更靠近所述显示屏组件;所述第一容置块的内腔和所述第二容置块的内腔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置块包括顶表面,所述透光部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容置块配合的通槽,所述通槽贯穿所述第二外表面和所述第二贴合面,所述第一容置块穿设所述通槽,所述顶表面与所述第二外表面之间平滑相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部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容置块配合的凹口,所述凹口贯穿所述第二外表面和所述第二贴合面的边缘,所述第二容置块容置于所述凹口,部分所述第一外表面形成所述第二容置块的前表面,所述前表面与所述第二外表面之间平滑相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摄像头模组,所述摄像头模组包括镜头筒、基座和挠性电路板,所述挠性电路板连接所述基座,所述镜头筒与所述基座连接,所述基座的至少部分结构容置于所述第一容置块,所述镜头筒的至少部分结构容置于所述第二容置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模组包括外露于镜头筒的入光镜片;所述第二容置块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贯穿所述前表面;所述第二容置块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贯穿所述凹槽的槽底,所述入光镜片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外露。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盖,所述电池盖与所述显示屏组件分别位于框体的两侧,所述显示屏组件在朝向电池盖的方向上包括依次设置的盖板、第一光学胶层、偏光片、显示屏、第二光学胶层、泡棉和散热片,所述显示屏为矩形或圆角矩形。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包括相互连接的基板和凸块,所述凸块凸设于所述基板的边缘;所述基板盖设所述显示屏,所述凸块容置于所述凹槽。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具有背离入光镜片的第三外表面,所述凸块包括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所述第一侧面连接于所述第二侧面和所述第三侧面之间,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三侧面相背设置,第一侧面位于所述凸块远离所述基板的末端;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三外表面交汇形成直角。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具有背离入光镜片的第三外表面,所述凸块包括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所述第一侧面连接于所述第二侧面和所述第三侧面之间,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三侧面相背设置,第一侧面位于所述凸块远离所述基板的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臻,温权浩,
申请(专利权)人: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