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通滤波器、接收机及通信装置
本申请涉及通信
,具体涉及一种带通滤波器、接收机及通信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频谱越来越饱和,人们尝试开发各种频谱的新应用,而对于较低频率的通讯,使用高本振信号的超外差结构的收发机。超外差结构的接收机在低噪声放大器的前后都要加上一个带通滤波器,用以抑制非有用信号对接收机带来的干扰,通常使用本振信号低于射频信号的方案,很多特殊干扰信号(诸如镜像频率干扰以及半本振干扰等)的频率也是低于射频信号的,因此在带通滤波器的设计上需要对低频部分的抑制更强,而高频部分的抑制则没那么高的要求,正是因为这样的结构,在本振信号高于射频信号的方案中,它无法满足对大部分特殊干扰信号的抑制。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在长期研发中发现,目前所采用的带通滤波器是针对低本振方案所产生的杂散信号进行抑制的,必须辅以带阻滤波器才能对因使用高本振信号而产生的杂散信号进行有效的抑制,对使用高本振信号的超外差结构的收发机所产生的杂散信号抑制较弱;在高本振方案中使用的滤波器仍是沿用低本振方案的电容耦合带通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匹配电感,分别与信号输入端以及信号输出端连接,用以滤除输入信号中的高频干扰信号;/n谐振器,与所述匹配电感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带通滤波器的通频带范围;/n其中,所述谐振器包括谐振电容,所述谐振电容与电压控制端连接,所述谐振电容的电容值与所述电压控制端输出的电压值成比例,进而使得所述谐振器输出不同的谐振频率,以对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滤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匹配电感,分别与信号输入端以及信号输出端连接,用以滤除输入信号中的高频干扰信号;
谐振器,与所述匹配电感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带通滤波器的通频带范围;
其中,所述谐振器包括谐振电容,所述谐振电容与电压控制端连接,所述谐振电容的电容值与所述电压控制端输出的电压值成比例,进而使得所述谐振器输出不同的谐振频率,以对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滤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谐振电容的电容值与所述电压控制端输出的电压值成反比,所述谐振频率与所述谐振电容的电容值成反比;所述谐振电容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所述匹配电感包括第一电感和第二电感,所述第一电感的一端与所述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二电感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电感的另一端,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三电容接地,所述第二电感的另一端与所述信号输出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电容为变容二极管,所述第三电容的正极接地,所述第三电容的负极与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负极进一步通过第一电阻与所述电压控制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谐振器还包括第三电感,所述第三电感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感的另一端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匹配电感还包括第四电感,所述第四电感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电感的另一端连接至另一谐振器,所述第四电感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信号输出端。
6.一种接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天线,用于接收射频信号;
低噪声放大器,与所述天线连接,用于对所述射频信号进行放大;
第一带通滤波器,与所述低噪声放大器连接,用于对放大后的所述射频信号进行滤波;
振荡器,用于产生本地振荡信号;
混频器,分别与所述第一带通滤波器以及所述振荡器连接,用于对所述本地振荡信号与所述第一带通滤波器输出的信号进行混频;
其中,所述第一带通滤波器包括互相连接的匹配电感和谐振器,所述匹配电感分别与所述低噪声放大器以及所述混频器连接,用以滤除放大后的所述射频信号中的高频干扰信号;所述谐振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带通滤波器的通频带范围,所述谐振器包括谐振电容,所述谐振电容与电压控制端连接,所述谐振电容的电容值与所述电压控制端输出的电压值成比例,进而使得所述谐振器输出不同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顿,曾志雄,
申请(专利权)人: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