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组件防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4336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4: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防雷装置,包括土基层,所述土基层上端开设有凹坑,所述土基层在凹坑的上端设有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凹坑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垂直向上并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上端贯穿底座设置,所述螺杆的外侧设有柱体,所述柱体内开设有与螺杆螺纹连接的螺纹孔,所述柱体的下端设有限位机构,所述柱体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接闪器;所述柱体的外壁对称转动连接有框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机带动螺杆转动,柱体在限位机构的限位下进行垂直向下运动,直至直至柱体的下端与底座的上端相抵时,接闪器降低为初始高度的一半,从而降低了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组件防雷装置
本技术涉及光伏组件
,尤其涉及一种光伏组件防雷装置。
技术介绍
单体太阳电池不能直接做电源使用。作电源必须将若干单体电池串、并联连接和严密封装成组件。光伏组件(也叫太阳能电池板)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分,也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其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送往蓄电池中存储起来,或推动负载工作。在光伏领域中,通常采用接闪器作为防雷装置,保证光伏组件的正常工作,而现有技术中的接闪器安装高度固定,在对接闪器进行维修或更换时,其攀爬高度较高,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而提出一种光伏组件防雷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伏组件防雷装置,包括土基层,所述土基层上端开设有凹坑,所述土基层在凹坑的上端设有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凹坑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垂直向上并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上端贯穿底座设置,所述螺杆的外侧设有柱体,所述柱体内开设有与螺杆螺纹连接的螺纹孔,所述柱体的下端设有限位机构,所述柱体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接闪器;所述柱体的外壁对称转动连接有框架,所述柱体的外壁且在框架的下方对称固定安装有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对应的框架之间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框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挡雨布。优选的,所述底座通过地脚螺栓固定连接在土基层上。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关于螺杆对称固定连接在柱体下端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下端贯穿底座设置,所述底座内开设有与限位杆密封滑动连接的限位孔,所述凹坑的内底壁固定嵌设有与限位杆滑动连接的限位套筒。优选的,所述限位杆的长度大于柱体的长度。优选的,所述柱体的外壁开设有与滑块滑动连接的滑槽。优选的,所述底座通过密封轴承与螺杆转动连接。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光伏组件防雷装置的优点在于:1、电机带动螺杆转动,柱体在限位机构的限位下进行垂直向下运动,直至直至柱体的下端与底座的上端相抵时,接闪器降低为初始高度的一半,方便工作人员对接闪器进行维修或更换,并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安全隐患,提高安全性;2、在雨天或雷雨天气,甚至冰雹天气,伸缩气缸伸长,滑块在滑槽内垂直向上滑动,并通过连接杆带动框架向上转动,直至框架呈水平状态为止,避免因雨滴动能较大,对光伏组件表面造成强大冲击,引起光伏组件损坏的情况,挡雨布对光伏组件进行防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光伏组件防雷装置正面的结构透视图;图2为图1中部分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土基层、2凹坑、3底座、4柱体、5螺纹孔、6螺杆、7电机、8限位杆、9限位孔、10限位套筒、11伸缩气缸、12滑块、13框架、14连接杆、15挡雨布、16接闪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2,一种光伏组件防雷装置,包括土基层1,土基层1上端开设有凹坑2,土基层1在凹坑2的上端设有固定连接有底座3,进一步地,底座3通过地脚螺栓固定连接在土基层1上,凹坑2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电机7,电机7为5IK90A-CF型号减速电机,电机7的输出端垂直向上并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螺杆6,螺杆6的上端贯穿底座3设置,底座3通过密封轴承与螺杆6转动连接,螺杆6的外侧设有柱体4,柱体4内开设有与螺杆6螺纹连接的螺纹孔5,柱体4的下端设有限位机构,柱体4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接闪器16,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接闪器16为现有技术,其内部具体结构、安装方法、工作原理皆为公知技术,因此不作赘;柱体4的外壁对称转动连接有框架13,柱体4的外壁且在框架13的下方对称固定安装有伸缩气缸11,伸缩气缸11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滑块12,滑块12与对应的框架13之间转动连接有连接杆14,框架1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挡雨布15。需要说明的是,螺纹孔5与螺杆6相接触的表面、限位杆8的外表面均涂覆有防锈蚀层,以避免处于雨季发生锈蚀的可能。具体的,限位机构包括关于螺杆6对称固定连接在柱体4下端的限位杆8,限位杆8的下端贯穿底座3设置,底座3内开设有与限位杆8密封滑动连接的限位孔9,凹坑2的内底壁固定嵌设有与限位杆8滑动连接的限位套筒10,进一步地,限位杆8的长度大于柱体4的长度,保持时刻限位,并在限位杆8的下端外壁刻设警示线,提醒工作人员接闪器16已升高至最高位置。柱体4的外壁开设有与滑块12滑动连接的滑槽,对滑块12的移动方向进行限位。本技术中,通常情况下,螺杆6部分留在螺纹孔5内,绝大部分暴露在空气中,此时接闪器16位于最高位置,当需要对接闪器16进行维修或更换时,电机7通过联轴器带动螺杆6转动,柱体4在限位杆8与限位孔9、限位套筒10的限位下不可发生转动,进而随着螺杆6的转动作垂直向下运动,直至柱体4的下端与底座3的上端相抵时,接闪器16降低为初始高度的一半,方便工作人员对接闪器进行维修或更换,并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安全隐患,提高安全性,接闪器16垂直向上升高的工作原理逆向推导即得;在雨天或雷雨天气,伸缩气缸11伸长,滑块12在滑槽内垂直向上滑动,并通过连接杆14带动框架13向上转动,直至框架13呈水平状态为止,请参阅图1,避免因雨滴动能较大,对光伏组件表面造成强大冲击,引起光伏组件损坏的情况,一旦在冰雹天气,此种情况更甚,因此挡雨布15可对光伏组件进行防护,在晴天时,伸缩气缸11缩回,通过连接杆14带动框架13向下转动,框架13与挡雨布15收至柱体4的两侧即可。需要说明的是,电机7与伸缩气缸11在雷电天气均为断电状态,上述操作应在雷雨天气到来之前完成。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组件防雷装置,包括土基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基层(1)上端开设有凹坑(2),所述土基层(1)在凹坑(2)的上端设有固定连接有底座(3),所述凹坑(2)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电机(7),所述电机(7)的输出端垂直向上并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螺杆(6),所述螺杆(6)的上端贯穿底座(3)设置,所述螺杆(6)的外侧设有柱体(4),所述柱体(4)内开设有与螺杆(6)螺纹连接的螺纹孔(5),所述柱体(4)的下端设有限位机构,所述柱体(4)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接闪器(16);所述柱体(4)的外壁对称转动连接有框架(13),所述柱体(4)的外壁且在框架(13)的下方对称固定安装有伸缩气缸(11),所述伸缩气缸(11)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滑块(12),所述滑块(12)与对应的框架(13)之间转动连接有连接杆(14),所述框架(1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挡雨布(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组件防雷装置,包括土基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基层(1)上端开设有凹坑(2),所述土基层(1)在凹坑(2)的上端设有固定连接有底座(3),所述凹坑(2)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电机(7),所述电机(7)的输出端垂直向上并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螺杆(6),所述螺杆(6)的上端贯穿底座(3)设置,所述螺杆(6)的外侧设有柱体(4),所述柱体(4)内开设有与螺杆(6)螺纹连接的螺纹孔(5),所述柱体(4)的下端设有限位机构,所述柱体(4)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接闪器(16);所述柱体(4)的外壁对称转动连接有框架(13),所述柱体(4)的外壁且在框架(13)的下方对称固定安装有伸缩气缸(11),所述伸缩气缸(11)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滑块(12),所述滑块(12)与对应的框架(13)之间转动连接有连接杆(14),所述框架(1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挡雨布(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聪谭威马晓晨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省防雷技术服务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