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光伏逆变器,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安装有逆变器元件,所述壳体后端面通过垂直于后端面的连接板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安装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连接板使壳体的后端面与墙体之间留有间隙,不仅有利于壳体的散热效率,而且避免雨水沿墙体移动时进入壳体内,保证了逆变器的正常稳定工作,保证了光伏发电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光伏逆变器
本技术涉及光伏发电
,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效光伏逆变器。
技术介绍
通常,把将交流电能变成直流电能的过程称为整流,把完成整流功能的电路称为整流电路,把实现整流过程的装置称为整流设备或整流装置。与之相对应的,把直流电能变成交流电能的过程称为逆变,把完成逆变功能的电路称为逆变电路,把实现逆变过程的装置称为逆变设备或逆变器。在太阳能发电系统中,逆变器的效率的高低是决定太阳能电池容量和蓄电池容量大小的重要因素。现有的逆变器一般安装在墙体上,逆变器壳体紧贴墙体,不仅会影响逆变器的散热效率,而且雨水沿墙体流下时容易进入逆变器壳体内,对内部元件造成损伤,影响逆变器正常工作,进而影响逆变器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高效光伏逆变器。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效光伏逆变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安装有逆变器元件,所述壳体后端面通过垂直于后端面的连接板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安装孔。前所述的一种高效光伏逆变器,壳体的后端面设置有散热鳍片,散热鳍片包括若干块垂直于壳体端面的散热片,散热片的宽度等于安装板与壳体后端面之间的间距。前所述的一种高效光伏逆变器,散热片均沿壳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前所述的一种高效光伏逆变器,壳体内上端面安装有散热风扇,散热风扇朝向壳体下端面,壳体的下端面对应于散热风扇的旋转轴线处开设有出风孔。前所述的一种高效光伏逆变器,壳体的前端面开设有开口,壳体上还设置有的盖体,壳体两侧均开设有沿壳体长度方向的滑槽,盖体的两侧对应设置有滑块,滑块滑动安装在滑槽内,盖体可沿滑槽滑动并封闭开口。前所述的一种高效光伏逆变器,壳体的侧面均开设有散热口,盖体的两侧对应于散热口处设置有散热百叶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连接板使壳体的后端面与墙体之间留有间隙,不仅有利于壳体的散热效率,而且避免雨水沿墙体移动时进入壳体内,保证了逆变器的正常稳定工作,保证了光伏发电的效率;(2)本技术在壳体的后端面还设置有散热鳍片,不仅增加了壳体的散热面积,提高了逆变器的散热效率,而且增加了壳体与墙体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壳体的抗冲击能力,保证了壳体与墙体的连接稳定性;另外,散热片均沿壳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沿墙体流下的雨水可有散热片之间的间隙排出,从而避免雨水堆积在散热片上;(3)本技术在壳体内还安装有散热风扇,增加了壳体内空气的流速,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逆变器的散热效率;另外,高温空气受散热风扇的作用由出风孔排出,便于快速散热;(4)本技术中壳体的开口位于壳体的前端面,而盖体可沿壳体升降,来实现打开和关闭开口的目的,开关十分方便,便于对壳体内的元器件进行维护和检修;(5)本技术在壳体的侧面还开设有散热口,进一步增加了散热面积,提高了散热效率;并在盖体的两侧对应设置散热百叶窗,当盖体盖合在壳体上时,散热口位于散热百叶窗内,不仅实现了散热口与散热百叶窗的连通,而且散热百叶窗可对外部的灰尘颗粒进行遮挡,避免其通过散热口直接进入壳体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壳体;2、连接板;3、安装板;4、安装孔;5、散热鳍片;6、散热片;7、散热风扇;8、出风孔;9、开口;10、盖体;11、滑槽;12、散热口;13、散热百叶窗。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效光伏逆变器,包括壳体1,参见图1,在壳体1的前端面开设有开口9。在壳体1内安装有逆变器元件(附图中未画出)。在壳体1内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散热风扇7,该散热风扇7朝向壳体1的下端面。在壳体1的下端面上开设有出风孔8,该出风孔8位于散热风扇7的旋转轴线上。散热风扇7可将逆变器壳体1内的高温空气通过出风孔8排至逆变器壳体1外。在壳体1的后端面上一体成型设置有四块连接板2,四块连接板2分别位于壳体1后端面的边角处,且连接板2均垂直于壳体1的后端面。在连接板2的端部设置有安装板3,安装板3平行于壳体1的后端面。在安装板3上开设有两个安装孔4。该逆变器壳体1在安装时,只需将安装板3贴合在墙体上,并在安装孔4内安装螺钉即可将壳体1固定安装在墙体上。在壳体1的后端面还一体成型设置有散热鳍片5,参见图1,散热鳍片5包括多块沿壳体1长度方向设置的散热片6。相邻散热片6之间留有间隙。每块散热片6的宽度均相等,且等于安装板3与壳体1后端面之间的间距。当壳体1安装在墙体上时,散热片6的端部正好抵接在墙体上。参见图1,在壳体1上安装有盖体10。该盖体10包括依次连接的上端面、左侧面、右侧面和前端面。在壳体1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均开设有沿竖直方向的滑槽11,在盖体10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内均设置有与滑槽11相匹配的滑块,该滑块滑动安装在滑槽11中。通过滑块沿滑槽11上下移动,可带动盖体10沿壳体1上下移动,从而打开或关闭开口9。另外,在壳体1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上均开设有散热口12,对应地在盖体10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上设置有散热百叶窗13,当盖体10完全盖合在壳体1上时,散热百叶窗13与散热口12连通。除上述实施例外,本技术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光伏逆变器,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安装有逆变器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后端面通过垂直于后端面的连接板(2)设置有安装板(3),所述安装板(3)上开设有安装孔(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光伏逆变器,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安装有逆变器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后端面通过垂直于后端面的连接板(2)设置有安装板(3),所述安装板(3)上开设有安装孔(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光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后端面设置有散热鳍片(5),所述散热鳍片(5)包括若干块垂直于壳体(1)端面的散热片(6),所述散热片(6)的宽度等于安装板(3)与壳体(1)后端面之间的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光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6)均沿壳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光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上端面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祥照,吴永金,冷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航微电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