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附着力耐水防锈润滑脂的制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4320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附着力耐水防锈润滑脂的制备装置,涉及润滑脂制备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的润滑脂附着力差,同时不具有防水防锈效果的问题,且普通的润滑脂润容易从润滑场所流失,使器械失去润滑保护,造成设备磨损,寿命减少的问题。所述外壳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搅拌釜,所述搅拌釜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加热板,所述搅拌釜顶部的左端固定安装有温度检测传感器,所述外壳顶部的右端固定安装有抽气泵,所述抽气泵的出气端通过管道与外壳右侧的上端连通,所述外壳左侧的下端开设有出风口,所述外壳外侧的顶部设置有烘干加料机构,所述搅拌釜的顶部设置有加料搅拌机构,所述外壳的右端设置有研磨脱气机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附着力耐水防锈润滑脂的制备装置
本技术涉及润滑脂制备
,具体为一种高附着力耐水防锈润滑脂的制备装置。
技术介绍
润滑脂,稠厚的油脂状半固体,用于机械的摩擦部分,起润滑和密封作用,也用于金属表面,起填充空隙和防锈作用,主要由矿物油和稠化剂调制而成,润滑脂的作用主要是润滑、保护和密封,但现有的润滑脂附着力差,同时不具有防水防锈效果,普通的润滑脂粘性多由基础油决定,基础油粘度的局限性决定了润滑脂只能拥有较低的附着力,某些器械在运动幅度较大、日晒雨淋的工作环境下,普通的润滑脂润容易从润滑场所流失,使器械失去润滑保护,造成设备磨损,寿命减少。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高附着力耐水防锈润滑脂的制备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附着力耐水防锈润滑脂的制备装置,具备附着力好和防水防锈效果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润滑脂附着力差,同时不具有防水防锈效果,普通的润滑脂粘性多由基础油决定,基础油粘度的局限性决定了润滑脂只能拥有较低的附着力,某些器械在运动幅度较大、日晒雨淋的工作环境下,普通的润滑脂润容易从润滑场所流失,使器械失去润滑保护,造成设备磨损,寿命减少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附着力耐水防锈润滑脂的制备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搅拌釜,所述搅拌釜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加热板,所述搅拌釜顶部的左端固定安装有温度检测传感器,所述外壳顶部的右端固定安装有抽气泵,所述抽气泵的出气端通过管道与外壳右侧的上端连通,所述外壳左侧的下端开设有出风口,所述外壳外侧的顶部设置有烘干加料机构,所述搅拌釜的顶部设置有加料搅拌机构,所述外壳的右端设置有研磨脱气机构。优选的,所述烘干加料机构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固定连接于外壳左右两侧的上端,所述支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烘干箱,所述烘干箱内腔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外侧且位于烘干箱内腔的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加热管。优选的,所述加料搅拌机构包括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固定安装于外壳顶部的右端,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左侧啮合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加料管,所述加料管左右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搅拌杆,所述加料管的外侧通过转轴与外壳和搅拌釜的中端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研磨脱气机构包括第一输料泵,所述第一输料泵固定安装于外壳右侧的下端,所述第一输料泵的进料端通过管道与搅拌釜底部的中端连通,所述第一输料泵的出料端通过管道连通有均化设备,所述均化设备右侧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输料泵,所述第二输料泵的进料端通过管道与均化设备底部的中端连通,所述第二输料泵的出料端通过管道连通有脱气罐。优选的,所述抽气泵进气端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防尘罩,所述防尘罩的表面开设有微孔。优选的,所述外壳左侧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显示器,所述显示器表面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器表面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控制按键。优选的,所述外壳底部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设置了温度检测传感器、烘干加料机构、加料搅拌机构、研磨脱气机构、加热板、抽气泵和搅拌釜,起到了可有效的对其进行加工,并使其具有优良的附着力,同时使其具备防水防锈的效果,解决了现有的润滑脂附着力差,同时不具有防水防锈效果,普通的润滑脂粘性多由基础油决定,基础油粘度的局限性决定了润滑脂只能拥有较低的附着力,某些器械在运动幅度较大、日晒雨淋的工作环境下,普通的润滑脂润容易从润滑场所流失,使器械失去润滑保护,造成设备磨损,寿命减少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烘干加料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加料搅拌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研磨脱气机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工作流程图。图中:1外壳、2温度检测传感器、3烘干加料机构、31支架、32加热管、33烘干箱、34隔板、4加料搅拌机构、41伺服电机、42主动齿轮、43从动齿轮、44加料管、45搅拌杆、5研磨脱气机构、51第一输料泵、52均化设备、53第二输料泵、54脱气罐、6加热板、7显示器、8出风口、9支撑腿、10防尘罩、11抽气泵、12搅拌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一种高附着力耐水防锈润滑脂的制备装置,包括外壳1,外壳1左侧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显示器7,显示器7表面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显示屏,显示器7表面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控制按键,外壳1底部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9,支撑腿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垫,外壳1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搅拌釜12,起到了可有效的对其进行加工,并使其具有优良的附着力,同时使其具备防水防锈的效果,解决了现有的润滑脂附着力差,同时不具有防水防锈效果,普通的润滑脂粘性多由基础油决定,基础油粘度的局限性决定了润滑脂只能拥有较低的附着力,某些器械在运动幅度较大、日晒雨淋的工作环境下,普通的润滑脂润容易从润滑场所流失,使器械失去润滑保护,造成设备磨损,寿命减少的问题,搅拌釜12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加热板6,搅拌釜12顶部的左端固定安装有温度检测传感器2,外壳1顶部的右端固定安装有抽气泵11,抽气泵11进气端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防尘罩10,防尘罩10的表面开设有微孔,抽气泵11的出气端通过管道与外壳1右侧的上端连通,外壳1左侧的下端开设有出风口8,外壳1外侧的顶部设置有烘干加料机构3,烘干加料机构3包括支架31,支架31固定连接于外壳1左右两侧的上端,支架3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烘干箱33,烘干箱33内腔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隔板34,隔板34的外侧且位于烘干箱33内腔的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加热管32,搅拌釜12的顶部设置有加料搅拌机构4,加料搅拌机构4包括伺服电机41,伺服电机41固定安装于外壳1顶部的右端,伺服电机4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42,主动齿轮42的左侧啮合连接有从动齿轮43,从动齿轮43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加料管44,加料管44左右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搅拌杆45,加料管44的外侧通过转轴与外壳1和搅拌釜12的中端活动连接,外壳1的右端设置有研磨脱气机构5,研磨脱气机构5包括第一输料泵51,第一输料泵51固定安装于外壳1右侧的下端,第一输料泵51的进料端通过管道与搅拌釜12底部的中端连通,第一输料泵51的出料端通过管道连通有均化设备52,均化设备52右侧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输料泵53,第二输料泵53的进料端通过管道与均化设备52底部的中端连通,第二输料泵53的出料端通过管道连通有脱气罐54。使用时,首先将将甲基硅油,气相二氧化硅和C5石油树脂,3#棕榈蜡分别按比例加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附着力耐水防锈润滑脂的制备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搅拌釜(12),所述搅拌釜(12)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加热板(6),所述搅拌釜(12)顶部的左端固定安装有温度检测传感器(2),所述外壳(1)顶部的右端固定安装有抽气泵(11),所述抽气泵(11)的出气端通过管道与外壳(1)右侧的上端连通,所述外壳(1)左侧的下端开设有出风口(8),所述外壳(1)外侧的顶部设置有烘干加料机构(3),所述搅拌釜(12)的顶部设置有加料搅拌机构(4),所述外壳(1)的右端设置有研磨脱气机构(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附着力耐水防锈润滑脂的制备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搅拌釜(12),所述搅拌釜(12)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加热板(6),所述搅拌釜(12)顶部的左端固定安装有温度检测传感器(2),所述外壳(1)顶部的右端固定安装有抽气泵(11),所述抽气泵(11)的出气端通过管道与外壳(1)右侧的上端连通,所述外壳(1)左侧的下端开设有出风口(8),所述外壳(1)外侧的顶部设置有烘干加料机构(3),所述搅拌釜(12)的顶部设置有加料搅拌机构(4),所述外壳(1)的右端设置有研磨脱气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附着力耐水防锈润滑脂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加料机构(3)包括支架(31),所述支架(31)固定连接于外壳(1)左右两侧的上端,所述支架(3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烘干箱(33),所述烘干箱(33)内腔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隔板(34),所述隔板(34)的外侧且位于烘干箱(33)内腔的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加热管(3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附着力耐水防锈润滑脂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搅拌机构(4)包括伺服电机(41),所述伺服电机(41)固定安装于外壳(1)顶部的右端,所述伺服电机(4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42),所述主动齿轮(42)的左侧啮合连接有从动齿轮(43),所述从动齿轮(43)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加料管(4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建峰林建明曹晓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山立欣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