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自冷式静止无功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42701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块化自冷式静止无功发生器,包括箱体、功率换能单元,所述箱体内分为上下两层,功率换能单元安装于箱体上层,且功率换能单元的IGBT模块位于箱体上层背面;所述箱体下层安装有自冷散热组件,自冷散热组件由散热器、热管以及热管中密封有液态导热介质组成;散热器由上下左右四周光面与中间为互相交错插入的散热翅片构成,且热管采用回字型结构镶嵌在散热器的四周,散热器的上光面与IGBT模块接触,散热器的下光面及左右光面与箱体底壳及左右侧板接触。

A modular self cooling static var gener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化自冷式静止无功发生器
本技术主要涉及电力电子
,尤其涉及一种模块化自冷式静止无功发生器。
技术介绍
模块化静止无功发生器由于电流大、器件开关频率高,模块化的静止无功发生器内每个功率单元的发热需要有效的传热方法,实现功率器件发热有效传导到装置的外部,继而实现有效散热。目前模块化静止无功发生器功率单元因为发热量大,市面上主要采用风冷或水冷方式进行传导功率单元所产生的热量。采用水冷存在以下问题:1、水冷对设备可靠性要求极高,静止无功发生器内电压高,必须使用导电率极低的纯水,要求纯水冷却设备常年不间断运行,冷却设备是否可靠运行直接影响到无功发生器运行可靠性;2、水冷存在渗水风险,水管进水、出水接头的防渗水,即使采用材质优良的配件,优质的工程工艺以及渗水报警手段,使用达到一定年限后,仍存在渗水的风险;3、水冷系统运行维护工作量大,目前变电站均在推行无人值守模式,而水冷系统需要人员不间断监视、维护各运动部件状态,工作量大,在逐渐实施无人值守运行模式的变电站越来越难推广应用。而采用风冷的模块化静止无功发生器,内部安装有大功率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块化自冷式静止无功发生器,包括箱体(9)、功率换能单元(4),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9)内分为上下两层,功率换能单元(4)安装于箱体(9)上层,且功率换能单元(4)的IGBT模块(43)位于箱体(9)上层背面;/n所述箱体(9)下层安装有自冷散热组件(8),自冷散热组件(8)由散热器(81)、热管(83)以及热管(83)中密封有液态导热介质组成;散热器(81)由上下两部分光面与中间为互相交错插入的散热翅片(82)构成,且热管(83)采用回字型结构镶嵌在散热器(81)的四周,散热器(81)的上光面与IGBT模块(43)接触,散热器(81)的下光面与箱体(9)底壳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自冷式静止无功发生器,包括箱体(9)、功率换能单元(4),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9)内分为上下两层,功率换能单元(4)安装于箱体(9)上层,且功率换能单元(4)的IGBT模块(43)位于箱体(9)上层背面;
所述箱体(9)下层安装有自冷散热组件(8),自冷散热组件(8)由散热器(81)、热管(83)以及热管(83)中密封有液态导热介质组成;散热器(81)由上下两部分光面与中间为互相交错插入的散热翅片(82)构成,且热管(83)采用回字型结构镶嵌在散热器(81)的四周,散热器(81)的上光面与IGBT模块(43)接触,散热器(81)的下光面与箱体(9)底壳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模块化自冷式静止无功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81)由两块连接有若干散热翅片(82)的光面板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模块化自冷式静止无功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81)由四面光面的环形板,与环形板内分别上下连接的并互相交错散热翅片(82)构成,环形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海宇李帮家魏平王国安王莉马庆华林武军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得诚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