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4207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污水过滤器,属于污水处理设备领域,所述污水过滤器的过滤器本体底部设置有支脚及滑轮,方便将过滤器移动至指定位置,过滤器本体内部设置有三个过滤槽,过滤槽的底板表面设置有出水孔,三个过滤槽底板表面的出水孔存在孔径差,可实现污水逐级过滤,同时在过滤器本体内侧设置有固定槽,固定槽与过滤槽的顶板两侧匹配,过滤槽可从固定槽处将过滤槽拉出清理过滤槽内部的固体废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方便移动,在污水排放量超出污水过滤设备的负载后可在连通管路将污水引入过滤器本体内部进行污水过滤,在污水排放量较小,不必要启动大型污水过滤设备的情况下,可直接将进水管与排污管连通进行污水过滤。

A sewage fil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过滤器
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污水过滤器。
技术介绍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污水中一般携带有固体废物,固体废物的处理效果好坏,直接影响着后续的处理效果,尤其是是在污水排放量较大,超出污水过滤设备的负载的情况下,可能会发生污水泄漏,同时在污水排放量较小时,启动污水过滤设备可能会造成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过滤器,所述污水过滤器的过滤器本体底部设置有支脚及滑轮,方便将过滤器移动至指定位置,过滤器本体内部设置有三个过滤槽,过滤槽的底板表面设置有出水孔,三个过滤槽底板表面的出水孔存在孔径差,可实现污水逐级过滤,同时在过滤器本体内侧设置有固定槽,固定槽与过滤槽的顶板两侧匹配,过滤槽可从固定槽处将过滤槽拉出清理过滤槽内部的固体废物,本技术方便移动,在污水排放量超出污水过滤设备的负载后可在连通管路将污水引入过滤器本体内部进行污水过滤,在污水排放量较小,不必要启动大型污水过滤设备的情况下,可直接将进水管与排污管连通进行污水过滤,可有效进行污水过滤的同时不会造成资源浪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污水过滤器主要包括过滤器本体、支脚、仓门、进水管、出水管、固定槽、过滤槽,所述过滤器本体为长方体结构,所述支脚设置在过滤器本体底部,仓门设置在过滤器本体正面,进水管设置在过滤器本体顶面,出水管设置在过滤器本体右侧,固定槽设置在过滤器本体内侧,过滤槽设置在过滤器本体内部,所述固定槽焊接在过滤器本体内侧,固定槽正面、背面及侧面敞口,所述过滤槽由槽体、顶板、底板组成,所述槽体为内部中空顶面敞口的长方体结构,顶板设置在槽体顶部,底板设置在槽体底部,底板表面设置有出水孔,所述出水管与槽体连通。所述支脚底部设置有滑轮。所述过滤槽可拆卸,顶板厚度与固定槽敞口高度匹配,顶板与固定槽的接触位置设置有橡胶层。所述过滤槽设置有至少三个,上下并列设置在过滤器本体内部,固定槽的个数与过滤槽匹配。所述出水管与最底部槽体连通。所述出水孔集中设置在底板中心位置。所述三个过滤槽的底板上的出水孔存在孔径差,三个过滤槽由上至下,第一过滤槽底板的出水孔孔径大于第二过滤槽底板的出水孔孔径,第二过滤槽底板出水孔孔径大于第三过滤槽底板出水孔孔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所述污水过滤器的过滤器本体底部设置有支脚及滑轮,方便将过滤器移动至指定位置,过滤器本体内部设置有三个过滤槽,过滤槽的底板表面设置有出水孔,三个过滤槽底板表面的出水孔存在孔径差,可实现污水逐级过滤,同时在过滤器本体内侧设置有固定槽,固定槽与过滤槽的顶板两侧匹配,过滤槽可从固定槽处将过滤槽拉出清理过滤槽内部的固体废物,本技术方便移动,在污水排放量超出污水过滤设备的负载后可在连通管路将污水引入过滤器本体内部进行污水过滤,在污水排放量较小,不必要启动大型污水过滤设备的情况下,可直接将进水管与排污管连通进行污水过滤,可有效进行污水过滤的同时不会造成资源浪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过滤槽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底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过滤器本体、2-支脚、3-仓门、4-进水管、5-出水管、6-固定槽、7-过滤槽、8-槽体、9-顶板、10-底板、11-出水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上述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晰明确,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具体说明。如图1-3所示,所述污水过滤器主要包括过滤器本体1、支脚2、仓门3、进水管4、出水管5、固定槽6、过滤槽7,所述过滤器本体1为长方体结构,所述支脚2设置在过滤器本体1底部,所述支脚2底部设置有滑轮,仓门3设置在过滤器本体1正面,进水管4设置在过滤器本体1顶面,出水管5设置在过滤器本体1右侧,固定槽6设置在过滤器本体1内侧,过滤槽7设置在过滤器本体1内部,所述固定槽6焊接在过滤器本体1内侧,固定槽6正面、背面及侧面敞口,所述过滤槽7由槽体8、顶板9、底板10组成,所述槽体8为内部中空顶面敞口的长方体结构,顶板9设置在槽体8顶部,所述过滤槽7可拆卸,顶板9厚度与固定槽6敞口高度匹配,顶板9与固定槽6的接触位置设置有橡胶层,底板10设置在槽体8底部,底板10表面设置有出水孔11,出水孔11集中设置在底板10中心位置,所述出水管5与槽体8连通,所述过滤槽7设置有至少三个,上下并列设置在过滤器本体1内部,所述三个过滤槽7的底板10上的出水孔11存在孔径差,三个过滤槽7由上至下,第一过滤槽底板的出水孔孔径大于第二过滤槽底板的出水孔孔径,第二过滤槽底板出水孔孔径大于第三过滤槽底板出水孔孔径,固定槽6的个数与过滤槽7匹配,所述出水管5与最底部槽体8连通。所述污水过滤器的过滤器本体1底部设置有支脚2及滑轮,方便将过滤器移动至指定位置,过滤器本体1内部设置有三个过滤槽7,过滤槽7的底板10表面设置有出水孔11,三个过滤槽7的底板10表面的出水孔11存在孔径差,可实现污水逐级过滤,底板10表面的出水孔11集中设置在底板10中心位置,污水下漏时水流集中从底板10中心位置漏下,避免水流溢出,在过滤器本体1内侧设置有固定槽6,固定槽6与过滤槽7的顶板9两侧匹配,过滤槽7可从固定槽6处将过滤槽7拉出清理过滤槽7内部的固体废物,过滤槽7的顶板9与固定槽6的接触位置设置有橡胶层,橡胶层可防止顶板9与固定槽6内壁打滑,同时减小摩擦产生的噪音,本技术方便移动,在污水排放量超出污水过滤设备的负载时,可在排污管处连接三通管,将污水引入过滤器本体1内部进行污水过滤,减轻污水过滤设备的负担,同时避免泄漏,在污水排放量较小,不必要启动大型污水过滤设备的情况下,可直接将进水管4与排污管连通进行污水过滤,可有效进行污水过滤的同时不会造成资源浪费。将本技术用作污水处理操作时,首先根据实际操作需要将过滤器本体1移动至指定位置,进水管4与排污管连通,污水进入后通过三个过滤槽7后从出水管5流出,所述出水管5与最底部槽体8连通,可有效避免污水泄漏,操作过程中,应通过控制阀控制污水流量,避免污水流量过大造成泄漏,使用后,打开仓门3将过滤槽7拉出,清理过滤槽7内残留的固体废物,本技术可应急用作污水过滤操作,使用方便,效果良好。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技术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过滤器主要包括过滤器本体、支脚、仓门、进水管、出水管、固定槽、过滤槽,所述过滤器本体为长方体结构,所述支脚设置在过滤器本体底部,仓门设置在过滤器本体正面,进水管设置在过滤器本体顶面,出水管设置在过滤器本体右侧,固定槽设置在过滤器本体内侧,过滤槽设置在过滤器本体内部,所述固定槽焊接在过滤器本体内侧,固定槽正面、背面及侧面敞口,所述过滤槽由槽体、顶板、底板组成,所述槽体为内部中空顶面敞口的长方体结构,顶板设置在槽体顶部,底板设置在槽体底部,底板表面设置有出水孔,所述出水管与槽体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过滤器主要包括过滤器本体、支脚、仓门、进水管、出水管、固定槽、过滤槽,所述过滤器本体为长方体结构,所述支脚设置在过滤器本体底部,仓门设置在过滤器本体正面,进水管设置在过滤器本体顶面,出水管设置在过滤器本体右侧,固定槽设置在过滤器本体内侧,过滤槽设置在过滤器本体内部,所述固定槽焊接在过滤器本体内侧,固定槽正面、背面及侧面敞口,所述过滤槽由槽体、顶板、底板组成,所述槽体为内部中空顶面敞口的长方体结构,顶板设置在槽体顶部,底板设置在槽体底部,底板表面设置有出水孔,所述出水管与槽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污水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底部设置有滑轮。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污水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崇新张松李玲玲葛敬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科净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