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接头及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41920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转接头及连接器,其中,转接头用于插接到电子设备的充电接口,转接头包括插接部和磁吸部;插接部包括壳体、第一电路板、连接壳体和第一电路板的第一绝缘件及设置于第一电路板相对两端的第一触点组件以及引脚组件;磁吸部包括第一磁性件、第二电路板及第二绝缘件;其中,引脚组件包括引脚,引脚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第一电路板一端连接,第二连接部与第二电路板一侧连接,且第二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呈夹角α设置,且夹角95°≥α≥85°;第二绝缘件设置于第二电路板和第一磁性件之间并与第一绝缘件连接;第二电路板相对另一侧设置有与第二连接部对应电连接的第二触点,且第二触点外露于第二绝缘件。

A kind of adapter and conn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接头及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充电
,尤其涉及一种转接头及连接器。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几乎已成为每个人生活中的必备品。现有电子产品的充电方式也分为了有线充电和无线充电两种模式,在有线充电模式中,又分为接触式充电和插接式充电,其中接触式充电为连接器的转接头和转接装置分离设置,转接头用于插接到电子设备的充电接口内,转接装置与电源连接,并与转接头通过磁性吸附实现电连接以为电子设备充电。在现有磁吸接触式转接头中,如何实现转接头的结构优化,以实现转接头与充电设备之间的稳定电连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目前转接头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转接头及连接器。本技术提供一种转接头用于插接到电子设备的充电接口,所述转接头包括插接部和磁吸部;所述插接部包括壳体、第一电路板、连接所述壳体和所述第一电路板的第一绝缘件及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路板相对两端的第一触点组件以及引脚组件;所述磁吸部包括第一磁性件、第二电路板及第二绝缘件;其中,所述引脚组件包括引脚,所述引脚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电路板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电路板一侧连接,且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呈夹角α设置,且所述夹角95°≥α≥85°;所述第二绝缘件设置于所述第二电路板和所述第一磁性件之间并与所述第一绝缘件连接;所述第二电路板相对另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对应电连接的第二触点,且所述第二触点外露于所述第二绝缘件。优选地,所述夹角为88°-92°。优选地,所述第一电路板沿着第一方向延伸和所述第二电路板沿着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一方向相互垂直。优选地,所述转接头为lighting转接头;所述壳体设置有第一定位件,且形成一容置空间;所述第一电路板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第一电路板收容于所述容置空间并经所述第一定位件与所述定位孔形成定位配合。优选地,所述壳体为导电壳体且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一磁性件电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二触点至少为两个,且呈同心圆布设于所述第二电路板远离所述第一电路板一侧。优选地,所述第二绝缘件包括本体部和延伸部,所述延伸部设置有环形槽,所述第二电路板设置于所述环形槽内,所述第一磁性件套设于所述延伸部的外壁;所述本体部连接所述第一绝缘件和所述延伸部。优选地,所述第一触点组件包括固定件以及多个第一触点,多个所述第一触点分布于所述固定件的相对两侧,所述固定件设置有限位槽,所述第一电路板插接到所述限位槽后,多个所述第一触点与第一电路板电连接。优选地,所述限位槽内设置有第一定位件,所述第一电路板设置有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件和所述第二定位件形成定位配件。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连接器,包括转接装置以及前述的转接头;所述转接装置包括插接头、磁吸头以及设置于磁吸头和插接头之间的线缆;其中,所述插接头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磁吸头与所述转接头磁性吸附电连接。与现有设计相比,本技术所提供的转接头通过设置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并将第一触点组件和引脚组件分别设置在第一电路板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使得第一触点组件和引脚组件的电连接稳定性更强,同时便于装配,提高产品生产良率。同时,引脚组件的引脚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呈夹角连接设计,第一电路板通过折弯的引脚与第二电路板电连接,使得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之间电连接稳定性更优。进一步,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在两个垂直的方向上延伸,从而利用纵向空间,减小连接器转接头的长度尺寸。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连接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连接器的转接头第一状态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连接器的转接头第二状态爆炸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连接器的转接头的第二电路板设置有第二触点一侧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连接器的壳体、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之间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连接器的磁吸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连接器10,该连接器10包括转接头20以及转接装置30,转接头20用于插接到电子设备的充电接口内,并与转接装置30磁性吸附配合,以通过转接装置30与电源电连接时,为电子设备充电和/或传输数据,其中,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MP4、PSP等在此不做限制。该电子设备的充电接口可以是lighting接口、microusb接口或type-c接口,在此不做限制。转接装置30包括插接头303、线缆302以及磁吸头301。其中,插接头303用于与电源适配器连接从而为连接器10提供电源。该插接头303可以是USB插接头、microusb插接头、type-c插接头或lighting插接头,在此不做限制。磁吸头301用于与转接头20磁性吸附配合,以将传统的插接式充电方式转变为磁性吸附的接触式充电。线缆302设置于插接头303和磁吸头301之间,并电连接插接头303和磁吸头301。转接头20包括插接到电子设备的充电接口的插接部201以及与插接部201连接并外露于电子设备的充电接口的磁吸部203,磁吸部203可以与外部的充电设备或转接装置磁性吸附电连接,从而可以通过转接头20位电子设备充电。请参阅图3-6,插接部201包括壳体2011、第一电路板2012、连接壳体2011和第一电路板2012的第一绝缘件2013及设置于第一电路板2012相对两端的第一触点组件2014以及引脚组件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接头,用于插接到电子设备的充电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头包括插接部和磁吸部;/n所述插接部包括壳体、第一电路板、连接所述壳体和所述第一电路板的第一绝缘件及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路板相对两端的第一触点组件以及引脚组件;/n所述磁吸部包括第一磁性件、第二电路板及第二绝缘件;/n其中,所述引脚组件包括引脚,所述引脚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电路板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电路板一侧连接,且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呈夹角α设置,且所述夹角95°≥α≥85°;/n所述第二绝缘件设置于所述第二电路板和所述第一磁性件之间并与所述第一绝缘件连接;/n所述第二电路板相对另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对应电连接的第二触点,且所述第二触点外露于所述第二绝缘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接头,用于插接到电子设备的充电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头包括插接部和磁吸部;
所述插接部包括壳体、第一电路板、连接所述壳体和所述第一电路板的第一绝缘件及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路板相对两端的第一触点组件以及引脚组件;
所述磁吸部包括第一磁性件、第二电路板及第二绝缘件;
其中,所述引脚组件包括引脚,所述引脚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电路板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电路板一侧连接,且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呈夹角α设置,且所述夹角95°≥α≥85°;
所述第二绝缘件设置于所述第二电路板和所述第一磁性件之间并与所述第一绝缘件连接;
所述第二电路板相对另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对应电连接的第二触点,且所述第二触点外露于所述第二绝缘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角为88°-9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路板沿着第一方向延伸和所述第二电路板沿着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一方向相互垂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接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接头为lighting转接头;
所述壳体设置有第一定位件,且形成一容置空间;
所述第一电路板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第一电路板收容于所述容置空间并经所述第一定位件与所述定位孔形成定位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谌辉霞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科秀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