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田径运动用起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4168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田径运动领域,尤其是一种田径运动用起跑装置,针对现有的起跑装置的助跑板往往是通过螺栓进行位置调节和固定,需要借助螺丝刀进行操作,无法随时随地进行调节,降低了实用性,同时,传统的助跑板不具备缓冲助力的效果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的两侧侧壁均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一侧侧壁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上开设有前后贯穿的螺纹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根据需求快速调节两个助跑板的放置位置,直接通过手动操作即可完成,无需借助螺丝刀等工具进行操作,而且能够对助跑板进行自动复位和弹力助跑,同时能够对助跑板下压最低位置进行调节,防止下压过低,导致人员助跑不适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田径运动用起跑装置
本技术涉及田径运动
,尤其涉及一种田径运动用起跑装置。
技术介绍
田径或称田径运动,是田赛、径赛和全能比赛的全称。现代田径运动的分类不同,主要包括竞走、跑、跳跃、投掷以及由跑、跳、跃、投掷的部分项目组成的全能运动,共计四十多项。现有的起跑装置的助跑板往往是通过螺栓进行位置调节和固定,根据每个人的两个脚之间前后放置距离不同进行调节,但这种调节较为麻烦,需要借助螺丝刀进行操作,无法随时随地进行调节,降低了实用性,同时,传统的助跑板不具备缓冲助力的效果,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田径运动用起跑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田径运动用起跑装置,解决了现有的起跑装置的助跑板往往是通过螺栓进行位置调节和固定,根据每个人的两个脚之间前后放置距离不同进行调节,但这种调节较为麻烦,需要借助螺丝刀进行操作,无法随时随地进行调节,降低了实用性,同时,传统的助跑板不具备缓冲助力的效果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田径运动用起跑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两侧侧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田径运动用起跑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1)的两侧侧壁均开设有第一凹槽(2),第一凹槽(2)的一侧侧壁滑动连接有滑块(3),滑块(3)上开设有前后贯穿的螺纹孔,所述第一凹槽(2)的侧壁转动连接有转轴(4),转轴(4)的一端穿过螺纹孔延伸至第一凹槽(2)外部固定有转板(5),所述转板(5)远离转轴(4)的一侧侧壁开设有对称设置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内部滑动套装有固定杆(6),固定杆(6)的一端延伸至第一通孔外部均共同固定有拉板(7),且拉板(7)与转板(5)之间固定有复位弹簧(8),所述滑块(3)延伸至第一凹槽(2)外部的侧壁固定有第二支撑板(9),第二支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田径运动用起跑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1)的两侧侧壁均开设有第一凹槽(2),第一凹槽(2)的一侧侧壁滑动连接有滑块(3),滑块(3)上开设有前后贯穿的螺纹孔,所述第一凹槽(2)的侧壁转动连接有转轴(4),转轴(4)的一端穿过螺纹孔延伸至第一凹槽(2)外部固定有转板(5),所述转板(5)远离转轴(4)的一侧侧壁开设有对称设置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内部滑动套装有固定杆(6),固定杆(6)的一端延伸至第一通孔外部均共同固定有拉板(7),且拉板(7)与转板(5)之间固定有复位弹簧(8),所述滑块(3)延伸至第一凹槽(2)外部的侧壁固定有第二支撑板(9),第二支撑板(9)远离滑块(3)的一侧侧壁开设有第一弧形槽(12),第一弧形槽(12)上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柱(13),第一滑柱(13)上转动连接有支撑杆(14),所述第二支撑板(9)的顶端一侧转动连接有助跑板(10),所述助跑板(10)的底端侧壁与支撑杆(14)远离第一滑柱(13)的一端转动连接,且助跑板(10)与第二支撑板(9)顶端侧壁之间连接有助跑弹簧(11)。


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凯进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