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通用型3型线夹,包括线夹座、压紧块和凹弧槽,所述线夹座内设有线夹槽,所述线夹槽中配合有压紧块,压紧块两侧面设有凹弧槽,所述线夹槽的横截面为3形,所述线夹槽包括主连接板,所述主连接板呈凸弧形,主连接板的两边侧壁经弯曲延伸形成半圆形槽,该半圆形槽与凹弧槽对应构成可供电线或电缆穿过的线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扩大了线夹槽开口后,压紧块的调节方向不再受制于半圆形槽的上边缘,既可以左右调节,还能上下调节,总放线面积不再被设定唯一,提高了调节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因此本领域任意规格组合内的导线都可放置在两个半圆形槽内进行固定,避免了维修人员找不到合适的线夹与两根导线组合匹配的情况。
Universal type 3 cla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通用型3型线夹
本技术属于电线电缆连接用配件
,尤其是一种通用型3型线夹。
技术介绍
C型线夹是导线接续型电力连接金属,主要用在架空绝缘导线、铜芯铝绞线、铝绞线、铜绞线和铜导线非承力位置上T接续或跳线用。目前关于C型线夹的专利有申请号为201710917892.5的一种改进的“C”形电力线夹及夹线方法以及专利号为201720567941.2的一种线沟间距可调的C型线夹,这两种线夹可以通过调节线沟间距适应不同规格的电缆电线之间的压接,但这两种线夹在实际的工作中,有以下不足之处:1、C型线夹槽的侧壁靠着两个半圆形槽的上边缘限制导线滑出,因而上部开口很小,压紧块提起放线或放回压线时都会受到开口的限制被卡住,不便于调整;2、半圆形槽的开口是相对的,因线夹槽开口以及压紧方式的限制,压紧块只能左右移动调节线沟,那么即说明总放线的面积是不能改变的,如果放入的两根线不符合这个线夹的总面积大小,那么就会存在一根导线能放入、另一根导线无法放入或者两根导线均能放入但是有一根导线无法夹紧的情况,这样就需要维护人员携带多个线夹进行多次尝试更换,工作效率很低;3、当遇到老化线路时,线头膨大、松散,C型线夹的压紧方向只存在于左右,容易导致无法把两导线夹紧,存在安全隐患,发展下去会造成严重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适用于任意规格的导线、省时省力、更加安全的通用型3型线夹。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通用型3型线夹,包括线夹座、压紧块和凹弧槽,所述线夹座内设有线夹槽,所述线夹槽中配合有压紧块,压紧块两侧面设有凹弧槽,所述线夹槽的横截面为3形,所述线夹槽包括主连接板,所述主连接板呈凸弧形,主连接板的两边侧壁经弯曲延伸形成半圆形槽,该半圆形槽与凹弧槽对应构成可供电线或电缆穿过的线沟,所述凸弧形与半圆形槽的连接边线相切;所述半圆形槽的下部延伸形成防止电线或电缆滑出的挡壁,所述挡壁与半圆形槽的下部切线方向的夹角α为0~30°;所述压紧块包括主线压块和分线压块,主线压块和分线压块相互对接且可沿线夹槽径向相互移动,主连接板中部设有长槽,长槽中插入有定位螺栓,定位螺栓的螺柱段穿过主线压块和分线压块的对接处后经螺母锁定。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以上所述主线压块包括圆柱状的对接柱,分线压块朝向主线压块的一端设有弧形的对接槽,对接柱与弧形的对接槽配合,且该对接槽具有可供对接柱沿线夹槽方向移动的开口,所述对接柱和对接槽的对接部设有与长槽对应的通孔。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以上所述开口供对接柱外周面的1/3显露在外。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以上所述对接柱朝向半圆形槽的一端延伸有连接壁,连接壁自由端设有凹弧槽与半圆形槽配合,对接槽的另一侧也延伸有加厚端部,该加厚端部设有凹弧槽与半圆形槽配合。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以上所述加厚端部与主连接板的对应面设为与主连接板的凸弧形面相配合的凹弧面。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以上所述连接壁自由端与主连接板的对应面设为与主连接板的凸弧形面相配合的凹弧面。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以上所述分线压块底面与螺母配合的端面为平整端面,螺母与该平整端面之间还设有垫圈。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以上所述主连接板的中心角度θ≥90°并且小于18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的压紧块更容易取出。本技术通过将主连接板设为凸弧形,凸弧形与半圆形槽的连接边线相切,使得原本的两个开口相对的半圆形槽,设为开口斜向上,扩大了整体线夹槽的开口,方便了压紧块的取出与放回;结合挡壁的斜向设置,并且把夹角α限定在0~30°这个范围内,这样压紧块既能顺着挡壁取出,挡壁又能防止导线从半圆形槽内滑出。2、本技术适用于任意规格组合的导线。在扩大了线夹槽开口后,压紧块的调节方向不再受制于半圆形槽的上边缘,既可以左右调节,还能上下调节,总放线面积不再被设定唯一,提高了调节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因此本领域任意规格组合内的导线都可放置在两个半圆形槽内进行固定,避免了维修人员找不到合适的线夹与两根导线组合匹配的情况。3、本技术可节省维修人员的时间,提高维修人员的工作效率。因本技术扩大了线夹槽开口,压紧块的调节方向不再受制于半圆形槽的上边缘,既可以左右调节,还能上下调节,总放线面积不再被设定唯一,一个线夹通用于任意规格组合的导线,减少了维修人员多次更换匹配线夹的时间,还避免了维修人员携带多种规格的线夹到现场,省时省力,提高维修人员的工作效率。4、本技术更加安全。本技术的半圆形槽开口斜向上,导线放置时会自然落入半圆形形成的凹槽内,改变了原本单靠压紧块横向将导线压入半圆形槽内的方式,增加了导线与线夹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导电效率;加上主连接板的凸弧形设计,压紧块的上下方向调整都是在凸弧面上,进而固定好的压紧块在凸弧面上会产生斜向下的力,较原本单一横向压力而言,本技术对半圆槽内的导线产生横向和纵向两种压紧力,压紧效果更好,更加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通用型3型线夹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线夹座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线夹座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压紧块的组合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压紧块的拆解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线夹座,11-主连接板,12-侧壁,13-长槽,14-挡壁,2-主线压块,21-对接柱,22-连接壁,3-分线压块,31-对接槽,32-加厚端部,4-凹弧槽,5-定位螺栓,51-螺帽,52-螺母,53-螺柱,6-垫圈,7-通孔,71-通孔Ⅰ,72-通孔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局限于实施例表示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通用型3型线夹,包括线夹座1、压紧块和凹弧槽4,线夹座1内设有线夹槽,线夹槽中配合有压紧块,压紧块两侧面设有凹弧槽4,线夹槽的横截面为3形,线夹槽包括主连接板11,主连接板11呈凸弧形,主连接板11的两边侧壁12经弯曲延伸形成半圆形槽,该半圆形槽与凹弧槽4对应构成可供电线或电缆穿过的线沟,凸弧形与半圆形槽的连接边线相切;半圆形槽的下部延伸形成防止电线或电缆滑出的挡壁14,挡壁14与半圆形槽的下部切线方向的夹角α为0°;压紧块包括主线压块2和分线压块3,主线压块2和分线压块3相互对接且可沿线夹槽径向相互移动,主连接板11中部设有长槽13,长槽13中插入有定位螺栓5,定位螺栓5的螺柱段穿过主线压块2和分线压块3的对接处后经螺母52锁定。主线压块2包括圆柱状的对接柱21,分线压块3朝向主线压块2的一端设有弧形的对接槽31,对接柱21与弧形的对接槽31配合,且该对接槽31具有可供对接柱21沿线夹槽方向移动的开口,对接柱21和对接槽31的对接部设有与长槽13对应的通孔7,通孔7包括设在对接槽31上的通孔Ⅰ71和对接柱21上的通孔Ⅱ72。开口供对接柱21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用型3型线夹,包括线夹座、压紧块和凹弧槽,所述线夹座内设有线夹槽,所述线夹槽中配合有压紧块,压紧块两侧面设有凹弧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夹槽的横截面为3形,所述线夹槽包括主连接板,所述主连接板呈凸弧形,主连接板的两边侧壁经弯曲延伸形成半圆形槽,该半圆形槽与凹弧槽对应构成可供电线或电缆穿过的线沟,所述凸弧形与半圆形槽的连接边线相切;所述半圆形槽的下部延伸形成防止电线或电缆滑出的挡壁,所述挡壁与半圆形槽的下部切线方向的夹角α为0~30°;所述压紧块包括主线压块和分线压块,主线压块和分线压块相互对接且可沿线夹槽径向相互移动,主连接板中部设有长槽,长槽中插入有定位螺栓,定位螺栓的螺柱段穿过主线压块和分线压块的对接处后经螺母锁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用型3型线夹,包括线夹座、压紧块和凹弧槽,所述线夹座内设有线夹槽,所述线夹槽中配合有压紧块,压紧块两侧面设有凹弧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夹槽的横截面为3形,所述线夹槽包括主连接板,所述主连接板呈凸弧形,主连接板的两边侧壁经弯曲延伸形成半圆形槽,该半圆形槽与凹弧槽对应构成可供电线或电缆穿过的线沟,所述凸弧形与半圆形槽的连接边线相切;所述半圆形槽的下部延伸形成防止电线或电缆滑出的挡壁,所述挡壁与半圆形槽的下部切线方向的夹角α为0~30°;所述压紧块包括主线压块和分线压块,主线压块和分线压块相互对接且可沿线夹槽径向相互移动,主连接板中部设有长槽,长槽中插入有定位螺栓,定位螺栓的螺柱段穿过主线压块和分线压块的对接处后经螺母锁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型3型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线压块包括圆柱状的对接柱,分线压块朝向主线压块的一端设有弧形的对接槽,对接柱与弧形的对接槽配合,且该对接槽具有可供对接柱沿线夹槽方向移动的开口,所述对接柱和对接槽的对接部设有与长槽对应的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河爵,龚春丽,覃运田,
申请(专利权)人:覃河爵,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