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体育教学及训练器材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网球抛球辅助器材;其中所述网球抛球辅助器材包括:姿态传感器组、大臂固定机构、小臂固定机构,以及用于连接大臂固定机构、小臂固定机构的肘部连接机构;所述姿态传感器组包括:分别设置在大臂固定机构、小臂固定机构上的大臂姿态传感器、小臂姿态传感器;以及在肘部连接机构上设置有角度传感器模块;所述大臂姿态传感器、小臂姿态传感器和角度传感器模块均与处理器模块电性连接,以采集大臂、小臂的运动姿态数据以及大臂、小臂的夹角数据,并将运动姿态数据和夹角数据发送至终端;通过大臂固定机构和小臂固定机构的运动间接的检测手臂抛球姿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网球抛球辅助器材
本技术涉及体育教学及训练器材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网球抛球辅助器材。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我国女子网球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出现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著名运动员如:李娜、彭帅、张帅,国内媒体增加了报道和转播网球赛事的份额,网球运动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人尝试拿起球拍学网球。由于网球对各项技术要求较高,涉及动作较复杂,需辅助器材帮助网球爱好者形成正确动作。网球发球过程中,手臂会有多余动作,从而影响抛球的质量和稳定性。网球发球做抛球动作时,首先手臂应该伸直(固定肘关节使之不弯曲),然后通过肩膀发力将直臂举起,当球与眼睛同高时,将球抛出。然而很多练习者在抛球时习惯性地以手臂带动肩膀抛球导致曲肘,这样不仅会破坏抛球的动力链顺序,还会导致抛球失去稳定性,不利于接下来的击球。只有通过练习辅助器材将肘关节固定,体会正确的抛球动力链才能帮助球员纠正错误的抛球动作,提高发球的稳定性与攻击性。所以需要设计一种网球抛球辅助器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网球抛球辅助器材,以检测手臂的大臂和小臂的运动状态,进而实现对抛球姿态的检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网球抛球辅助器材,包括:姿态传感器组、大臂固定机构、小臂固定机构,以及用于连接大臂固定机构、小臂固定机构的肘部连接机构;所述姿态传感器组包括:分别设置在大臂固定机构、小臂固定机构上的大臂姿态传感器、小臂姿态传感器;以及在肘部连接机构上设置有角度传感器模块;所述大臂姿态传感器、小臂姿态传感器和角度传感器模块均与处理器模块电性连接,以采集大臂、小臂的运动姿态数据以及大臂、小臂的夹角数据,并将运动姿态数据和夹角数据发送至终端。进一步,所述大臂固定机构的两端设有与大臂相配合的大臂弧形固定件;以及所述小臂固定机构的两端设有与小臂相配合的小臂弧形固定件。进一步,所述大臂弧形固定件和小臂弧形固定件的端部均设有连接部,以安装绑带。进一步,所述肘部连接机构设有一连接铰链;所述连接铰链的一端连接大臂固定机构,另一端连接小臂固定机构。进一步,所述大臂固定机构和小臂固定机构的外壁均设有配重安装部,以放置配重块。进一步,所述大臂固定机构和小臂固定机构的内部均设有内衬层,以适配贴合大臂和小臂的形状。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采集大臂、小臂的运动姿态数据以及大臂、小臂的夹角数据,精准检测抛球时手臂的姿态。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网球抛球辅助器材所提供的原理框图;图2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网球抛球辅助器材所提供的机构示意图;图中:1为大臂固定机构,101为大臂姿态传感器,2为小臂固定机构,201为小臂姿态传感器,3为肘部连接机构,301为角度传感器模块,4为大臂弧形固定件,5为小臂弧形固定件,6为连接部,7为连接铰链,8为配重块,9为内衬层。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实施例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网球抛球辅助器材所提供的原理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网球抛球辅助器材所提供的机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球抛球辅助器材,包括:姿态传感器组、大臂固定机构1、小臂固定机构2,以及用于连接大臂固定机构1、小臂固定机构2的肘部连接机构3;所述姿态传感器组包括:分别设置在大臂固定机构1、小臂固定机构2上的大臂姿态传感器101、小臂姿态传感器201;以及在肘部连接机构3上设置有角度传感器模块301;所述大臂姿态传感器101、小臂姿态传感器201和角度传感器模块301均与处理器模块电性连接,以采集大臂、小臂的运动姿态数据以及大臂、小臂的夹角数据,并将运动姿态数据和夹角数据发送至终端;通过将大臂固定机构1、小臂固定机构2和肘部连接机构3套设在手臂上,从而能够间接的检测手臂抛球姿态。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模块可以但不限于采用STM32系列处理器如STM32F407;大臂姿态传感器101、小臂姿态传感器201可以但不限于采用MPU92509DOF九轴/9轴姿态加速度陀螺仪;所述处理器模块可以与蓝牙模块例如CC2541低功率蓝牙模块板,所述终端可以但不限于是手机、ipad等能够与处理器模块蓝牙通讯的终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大臂固定机构1的两端可以设有与大臂相配合的大臂弧形固定件4;以及所述小臂固定机构2的两端设有与小臂相配合的小臂弧形固定件5;通过大臂弧形固定件4和小臂弧形固定件5以贴合人体的大臂和小臂。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大臂弧形固定件4和小臂弧形固定件5的端部均设有连接部6,以安装绑带;通绑带将大臂弧形固定件4和小臂弧形固定件5与人体的大臂和小臂紧密固定,从而准确的检测大臂和小臂的运动姿态。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肘部连接机构3设有一连接铰链7;所述连接铰链7的一端连接大臂固定机构1,另一端连接小臂固定机构2;通过连接铰链7,使大臂固定机构1和小臂固定机构2在同一水平面运动;所述连接铰链7与角度传感器连接,当大臂和小臂运动时,连接铰链7带动角度传感器的测量端旋转,以检测大臂和小臂的夹角。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角度传感器模块301可以但不限于采用旋转角度传感器SV01A103AEA01R0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大臂固定机构1和小臂固定机构2的外壁均设有配重安装部,以放置配重块8;根据不同的使用者调整配重块8的数量,便于使用者更好的训练。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大臂固定机构1和小臂固定机构2的内部均设有内衬层9,以适配贴合大臂和小臂的形状;通过内衬层9提高使用者佩戴的舒适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衬层9可以但不限于采用海绵、乳胶等亲和人体皮肤的材质。综上所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球抛球辅助器材,通过大臂固定机构1、小臂固定机构2套设在大臂和小臂上;且通过大臂弧形固定件4和小臂弧形固定件5以及内衬层9与大臂和小臂贴合;通过设置在大臂固定机构1、小臂固定机构2上的大臂姿态传感器101、小臂姿态传感器201;以及在肘部连接机构3上设置有角度传感器模块301;采集大臂、小臂的运动姿态数据以及大臂、小臂的夹角数据,并将运动姿态数据和夹角数据发送至终端;从而能够间接的检测手臂抛球姿态。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网球抛球辅助器材,其特征在于,包括:/n姿态传感器组、大臂固定机构、小臂固定机构,以及用于连接大臂固定机构、小臂固定机构的肘部连接机构;/n所述姿态传感器组包括:分别设置在大臂固定机构、小臂固定机构上的大臂姿态传感器、小臂姿态传感器;以及/n在肘部连接机构上设置有角度传感器模块;/n所述大臂姿态传感器、小臂姿态传感器和角度传感器模块均与处理器模块电性连接,以采集大臂、小臂的运动姿态数据以及大臂、小臂的夹角数据,并将运动姿态数据和夹角数据发送至终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网球抛球辅助器材,其特征在于,包括:
姿态传感器组、大臂固定机构、小臂固定机构,以及用于连接大臂固定机构、小臂固定机构的肘部连接机构;
所述姿态传感器组包括:分别设置在大臂固定机构、小臂固定机构上的大臂姿态传感器、小臂姿态传感器;以及
在肘部连接机构上设置有角度传感器模块;
所述大臂姿态传感器、小臂姿态传感器和角度传感器模块均与处理器模块电性连接,以采集大臂、小臂的运动姿态数据以及大臂、小臂的夹角数据,并将运动姿态数据和夹角数据发送至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网球抛球辅助器材,其特征在于,
所述大臂固定机构的两端设有与大臂相配合的大臂弧形固定件;以及
所述小臂固定机构的两端设有与小臂相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晓杰,叶一诺,商燕劼,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