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滤波器的转接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4139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滤波器的转接机构,属于滤波器技术领域。一种滤波器的转接机构,包括主箱体和腔盖,腔盖固定连接在主箱体顶部,主箱体外壁连接有输入机构和输出机构,主箱体底部内壁连接有第一金属谐振柱、第二金属谐振柱、介质谐振柱、第一音叉辅助谐振柱和第二音叉辅助谐振柱,主箱体侧壁连接有第一折弯音叉和第二折弯音叉,第一音叉辅助谐振柱与第一折弯音叉相配合,第二音叉辅助谐振柱与第二折弯音叉相配合,第一折弯音叉两支脚分别连通第一金属谐振柱和介质谐振柱,第二折弯音叉两支脚分别连通第二金属谐振柱和介质谐振柱,折弯音叉为45度折弯钣金件,音叉辅助谐振柱的直径为折弯音叉总宽度的四分之一。

A transfer mechanism of fil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滤波器的转接机构
本技术涉及滤波器
,尤其涉及一种滤波器的转接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微波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滤波器作为一种频率选择被广泛应用于通信
、尤其是射频通信
;在金属+介质混模滤波器设计过程中多采用在金属谐振器上焊接一根细长的铜丝将金属腔的谐振模式转换到介质腔中实现谐振模式的统一,然后通过调节金属腔与介质(陶瓷)的窗口耦合量从而达到所需指标,但由于此种方式要求装配精度高,尺寸相对难控制而且工艺稳定性很差,所以一种不受制于谐振模式可调试的金属腔与介质腔转换的装置便成为所需,更进一步的是要在简化装配的同时又可以提升产品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出的一种滤波器的转接机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滤波器的转接机构,包括主箱体和腔盖,所述腔盖固定连接在主箱体顶部,所述主箱体外壁连接有输入机构和输出机构,所述主箱体底部内壁连接有第一金属谐振柱、第二金属谐振柱、介质谐振柱、第一音叉辅助谐振柱和第二音叉辅助谐振柱,所述主箱体侧壁连接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滤波器的转接机构,包括主箱体(1)和腔盖(2),所述腔盖(2)固定连接在主箱体(1)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箱体(1)外壁连接有输入机构和输出机构,所述主箱体(1)底部内壁连接有第一金属谐振柱(301)、第二金属谐振柱(401)、介质谐振柱(501)、第一音叉辅助谐振柱(601)和第二音叉辅助谐振柱(604),所述主箱体(1)侧壁连接有第一折弯音叉(603)和第二折弯音叉(606),所述第一音叉辅助谐振柱(601)与第一折弯音叉(603)相配合,所述第二音叉辅助谐振柱(604)与第二折弯音叉(606)相配合,所述第一折弯音叉(603)两支脚分别连通第一金属谐振柱(301)和介质谐振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滤波器的转接机构,包括主箱体(1)和腔盖(2),所述腔盖(2)固定连接在主箱体(1)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箱体(1)外壁连接有输入机构和输出机构,所述主箱体(1)底部内壁连接有第一金属谐振柱(301)、第二金属谐振柱(401)、介质谐振柱(501)、第一音叉辅助谐振柱(601)和第二音叉辅助谐振柱(604),所述主箱体(1)侧壁连接有第一折弯音叉(603)和第二折弯音叉(606),所述第一音叉辅助谐振柱(601)与第一折弯音叉(603)相配合,所述第二音叉辅助谐振柱(604)与第二折弯音叉(606)相配合,所述第一折弯音叉(603)两支脚分别连通第一金属谐振柱(301)和介质谐振柱(501),所述第二折弯音叉(606)两支脚分别连通第二金属谐振柱(401)和介质谐振柱(5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滤波器的转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箱体(1)内部开设有第一金属腔(3)、第二金属腔(4)和介质腔(5),所述第一金属谐振柱(301)、第二金属谐振柱(401)和介质谐振柱(501)分别连接在第一金属腔(3)、第二金属腔(4)和介质腔(5)底部内壁,所述腔盖(2)上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调谐螺钉(302)、第二调谐螺钉(402)、第三调谐螺钉(502),所述第一调谐螺钉(302)、第二调谐螺钉(402)和第三调谐螺钉(502)分别与第一金属谐振柱(301)第二金属谐振柱(401)和介质谐振柱(501)相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滤波器的转接机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作毅梁文超汪亭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诺泰信通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