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珂专利>正文

一种可调式新生儿回流灌肠体位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4072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式新生儿回流灌肠体位固定装置,它包含一块供新生儿平躺下来的定位板(1),该定位板(1)整体为长方形的条状结构,其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固定新生儿的上肢固定架和下肢固定架,所述定位板(1)上顶面处开设有与新生儿臀部对应的臀凹槽(2),所述定位板(1)的上顶面开设有污水槽(3),所述臀凹槽(2)与污水槽(3)之间通过通道(4)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单个护理人员可实现安全、有效的新生儿回流灌肠作业;可适用于不同大小、体重的新生儿,设置有调节的装置;装置可折叠,便于收纳;实现了粪水收集,避免体温下降及全身污染,杜绝了操作过程中体温的降低及全身感染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式新生儿回流灌肠体位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的是新生儿科护理的相关
,具体涉及一种可调式新生儿回流灌肠体位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回流灌肠是将洗肠液通过肛管注入结肠,利用虹吸作用,帮助大便排出、缓解腹胀、促进肠蠕动的一种临床操作,常用于新生儿期大便不能自行排出、腹胀的患儿,包括:先天性巨结肠、胎粪性肠梗阻、胃肠功能紊乱、直肠会阴瘘及压迫结直肠骶尾部畸胎瘤等。在新生儿回流灌肠过程中,需要暴露下腹部及会阴部,灌注的液体每次为100ml/kg,同时要求出量要大于入量,灌注的时间相对均较长,最长超过半个小时,容易导致患儿体温丢失过多,甚至出现硬肿症、酸碱失衡;同时灌肠污液除了注射器抽出及肛管内排出外,经常沿着肛管从结直肠内流出、喷出,容易浸泡、污染患儿下肢及会阴部甚至躯干部,增加全身感染的风险;目前我国新生儿病房基本都为没有家属陪护的病房,新生儿患儿在灌肠过程中,容易扭动不配合,往往需要第二个护理人员配合。为避免新生儿回流洗肠可能出现的低体温及粪水污染,一般传统的处理方式:增加人力相对固定患儿,给予检查垫尽量吸收灌肠污物。但这种方式除了增加护理人力资源外,仍然不能很好地规避低体温及粪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式新生儿回流灌肠体位固定装置,它能有效地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存在的问题。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存在的问题,它包含一块供新生儿平躺下来的定位板1,该定位板1整体为长方形的条状结构,其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固定新生儿的上肢固定架和下肢固定架,所述定位板1上顶面处开设有与新生儿臀部对应的臀凹槽2,所述定位板1的上顶面开设有污水槽3,所述臀凹槽2与污水槽3之间通过通道4相连通,所述污水槽3的下底面处贯通开设有排污孔5;所述上肢固定架包含分别固定安装在定位板1两侧的上肢固定板6,该上肢固定板6端部的两侧分别固定有第一定位带7和用于收紧第一定位带7的第一日子扣8;所述下肢固定架包含两个分别位于污水槽3两侧的定位条板13,该定位条板13上分别设置有小腿托架14和大腿托架15,所述小腿托架14与大腿托架15之间通过连板16联接固定成一体,所述连板16与大腿托架15之间固定连接成一体,所述连板16与小腿托架14之间通过铰轴转动连接配合,所述大腿托架15与连板16相对一端的端部通过耳座与定位条板13转动连接配合,所述定位条板13上固定有数个等距排列的定位条17,所述的小腿托架14的两侧分别固定有用于固定小腿部的第二定位带18和用于收紧第二定位带18的第二日子扣19。所述定位条板13的端部开设有螺孔,该螺孔内设置有与其旋接配合的螺栓21,所述螺栓21的端部穿过定位条板13与定位板1旋接连接。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单个护理人员可实现安全、有效的新生儿回流灌肠作业;可适用于不同大小、体重的新生儿,设置有调节的装置;装置可折叠,便于收纳;实现了粪水收集,避免体温下降及全身污染,杜绝了操作过程中体温的降低及全身感染发生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下面将结合附图对实施例作简单的介绍。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小腿托架和大腿托架部分的侧面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底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1参看图1-3,本实施例它包含一块供新生儿平躺下来的定位板1,该定位板1整体为长方形的条状结构,其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固定新生儿的上肢固定架和下肢固定架,所述定位板1上顶面处开设有与新生儿臀部对应的臀凹槽2,所述定位板1的上顶面开设有污水槽3,所述臀凹槽2与污水槽3之间通过通道4相连通,所述污水槽3的下底面处贯通开设有排污孔5;所述上肢固定架包含分别固定安装在定位板1两侧的上肢固定板6,该上肢固定板6端部的两侧分别固定有第一定位带7和用于收紧第一定位带7的第一日子扣8;所述下肢固定架包含两个分别位于污水槽3两侧的定位条板13,该定位条板13上分别设置有小腿托架14和大腿托架15,所述小腿托架14与大腿托架15之间通过连板16联接固定成一体,所述连板16与大腿托架15之间固定连接成一体,所述连板16与小腿托架14之间通过铰轴转动连接配合,所述大腿托架15与连板16相对一端的端部通过耳座与定位条板13转动连接配合,所述定位条板13上固定有数个等距排列的定位条17,所述的小腿托架14的两侧分别固定有用于固定小腿部的第二定位带18和用于收紧第二定位带18的第二日子扣19。所述定位条板13的端部开设有螺孔,该螺孔内设置有与其旋接配合的螺栓21,所述螺栓21的端部穿过定位条板13与定位板1旋接连接。实施例2首先将患儿的臀部置于臀凹槽2内,接着将患儿的上肢置于上肢固定板6上,接着将第一定位带7穿过第一日子扣8将患儿的手部收紧固定在上肢固定板6上,接着依次将患儿的大腿置于大腿托架15上,将患儿的小腿置于小腿托架14上,接着将第二定位带18穿过第二日子扣19将患儿的小腿收紧固定在小腿托架14上即可实现固定患儿的目的,接着即可进行回流灌肠作业,在回流灌肠作业的过程中产生的粪水等污物会通过通道4流入到污水槽3内,并可最终通过排污孔5最终排出,有效的杜绝了粪水收集,避免体温下降及全身污染的现象,杜绝了操作过程中体温的降低及全身感染发生率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式新生儿回流灌肠体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一块供新生儿平躺下来的定位板(1),该定位板(1)整体为长方形的条状结构,其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固定新生儿的上肢固定架和下肢固定架,所述定位板(1)上顶面处开设有与新生儿臀部对应的臀凹槽(2),所述定位板(1)的上顶面开设有污水槽(3),所述臀凹槽(2)与污水槽(3)之间通过通道(4)相连通,所述污水槽(3)的下底面处贯通开设有排污孔(5);/n所述上肢固定架包含分别固定安装在定位板(1)两侧的上肢固定板(6),该上肢固定板(6)端部的两侧分别固定有第一定位带(7)和用于收紧第一定位带(7)的第一日子扣(8);/n所述下肢固定架包含两个分别位于污水槽(3)两侧的定位条板(13),该定位条板(13)上分别设置有小腿托架(14)和大腿托架(15),所述小腿托架(14)与大腿托架(15)之间通过连板(16)联接固定成一体,所述连板(16)与大腿托架(15)之间固定连接成一体,所述连板(16)与小腿托架(14)之间通过铰轴转动连接配合,所述大腿托架(15)与连板(16)相对一端的端部通过耳座与定位条板(13)转动连接配合,所述定位条板(13)上固定有数个等距排列的定位条(17),所述的小腿托架(14)的两侧分别固定有用于固定小腿部的第二定位带(18)和用于收紧第二定位带(18)的第二日子扣(1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式新生儿回流灌肠体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一块供新生儿平躺下来的定位板(1),该定位板(1)整体为长方形的条状结构,其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固定新生儿的上肢固定架和下肢固定架,所述定位板(1)上顶面处开设有与新生儿臀部对应的臀凹槽(2),所述定位板(1)的上顶面开设有污水槽(3),所述臀凹槽(2)与污水槽(3)之间通过通道(4)相连通,所述污水槽(3)的下底面处贯通开设有排污孔(5);
所述上肢固定架包含分别固定安装在定位板(1)两侧的上肢固定板(6),该上肢固定板(6)端部的两侧分别固定有第一定位带(7)和用于收紧第一定位带(7)的第一日子扣(8);
所述下肢固定架包含两个分别位于污水槽(3)两侧的定位条板(13),该定位条板(13)上分别设置有小腿托架(14)和大腿托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珂张九鸿张镟
申请(专利权)人:李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