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艳琴专利>正文

一种手足外科护理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4015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2:56
一种手足外科护理支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底座左端的内部设有空腔,空腔内部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主动轮和从动轮,主动轮和从动轮上端的转动轴上均固定有螺杆,螺杆的上端插设在内螺纹管内,外箱体内部的上方悬设有弧形板,弧形板下表面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前后两侧内螺纹管的上端固定连接,主动轮下端的转动轴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外箱体上侧右侧壁上的开口内插设有盖板,需护理的肢体可放置在弧形板上,根据需要调节弧形板的高度,从而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外箱体上的盖板是滑动设置在其上端内,在换药时,可将医疗器械放置在盖板上,从而医护人员可随手拿到医疗器械,减少治疗时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A kind of hand and foot surgical nursing st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足外科护理支架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手足外科护理支架。
技术介绍
目前,在医院的手足外科对患者进行护理时,通常需要将患者的手臂或腿部进行支撑固定,以方便医护人员对手足外科患者进行护理,在实际护理时,必须将需护理的肢体放在固定的治疗桌或治疗床上,这种诊疗方式不仅不利于医护人员换药,同时患者也不舒适,再者在给患者换药时,医护人员需要不断更换医疗器械,而医疗器械的不能随手可得会延缓治疗时间,给患者和医护人员带来不便,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的手足外科护理支架,需护理的肢体可放置在弧形板上,根据需要调节弧形板的高度,从而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外箱体上的盖板是滑动设置在其上端内,在换药时,可将医疗器械放置在盖板上,从而医护人员可随手拿到医疗器械,减少治疗时间。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它包含底座、万向轮、外箱体、弧形板、内螺纹管、螺杆、主动轮、从动轮和电机,所述底座下表面的四角均固定有万向轮,底座左端的内部设有空腔,该空腔内部的前后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足外科护理支架,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底座(1)、万向轮(2)、外箱体(3)、弧形板(4)、内螺纹管(5)、螺杆(6)、主动轮(7)、从动轮(8)和电机(9),所述底座(1)下表面的四角均固定有万向轮(2),底座(1)左端的内部设有空腔(10),该空腔(10)内部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主动轮(7)和从动轮(8),主动轮(7)通过传送带与从动轮(8)连接,主动轮(7)和从动轮(8)上端的转动轴上均固定有螺杆(6),该螺杆(6)的上端分别依次穿过底座(1)的上侧壁、外箱体(3)的下侧壁后,插设在内螺纹管(5)内,且通过螺纹旋接,内螺纹管(5)设置于外箱体(3)内,外箱体(3)固定在底座(1)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足外科护理支架,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底座(1)、万向轮(2)、外箱体(3)、弧形板(4)、内螺纹管(5)、螺杆(6)、主动轮(7)、从动轮(8)和电机(9),所述底座(1)下表面的四角均固定有万向轮(2),底座(1)左端的内部设有空腔(10),该空腔(10)内部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主动轮(7)和从动轮(8),主动轮(7)通过传送带与从动轮(8)连接,主动轮(7)和从动轮(8)上端的转动轴上均固定有螺杆(6),该螺杆(6)的上端分别依次穿过底座(1)的上侧壁、外箱体(3)的下侧壁后,插设在内螺纹管(5)内,且通过螺纹旋接,内螺纹管(5)设置于外箱体(3)内,外箱体(3)固定在底座(1)上,外箱体(3)内部的上方悬设有弧形板(4),该弧形板(4)下表面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前后两侧内螺纹管(5)的上端固定连接,主动轮(7)下端的转动轴穿过底座(1)的下侧壁后,与电机(9)的输出轴固定连接,该电机(9)与外部电源连接,且其固定在底座(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外箱体(3)上侧右侧壁上的开口内插设有盖板(11),该盖板(11)的左端穿过外箱体(3)的右侧壁后,插设在外箱体(3)左侧的内侧壁上,盖板(11)的前后两端分别滑动设置在外箱体(3)前后两侧的内侧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足外科护理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板(11)由一号板(11-1)和二号板(11-2)构成,一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艳琴周晓娜黄仲琴
申请(专利权)人:罗艳琴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