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龚贝贝专利>正文

一种俯卧位通气气垫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4004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俯卧位通气气垫床,包括床架和床板,床板设于床架顶部,床板一端活动铰接有头部放置板,头部放置板的两侧通过连接杆与床架的支腿连接,头部放置板两侧分别通过连接杆与床架滑动连接,头部放置板开设有圆形的通孔;床板一端的两侧边缘设有置手凹槽,另一端设有伸缩置板,伸缩置板底端与床板上端滑动连接,且伸缩置板边缘设有置脚凹槽;床板上部、位于置手凹槽之间设有胸部减压凹槽,床板下部设有腹部减压凹槽和会阴部减压凹槽;所述胸部减压凹槽、腹部减压凹槽、会阴部减压凹槽内均设有可充、放气的气囊,所述床架上安装有充气泵,所述充气泵与气囊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造成本低,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A kind of air cushion bed in prone posi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俯卧位通气气垫床
本技术涉及一种俯卧位通气气垫床。
技术介绍
机械通气患者行俯卧位通气时,为避免人工气道及患者腹部、会阴部受压,临床中使用3-4个枕头放置于患者头部、胸部及腿部,以将头面部、腹部及会阴部保持悬空,需要很多人手才能完成,费时费力,而且增大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而且病人需要长时间保持这种体位,很容易造成身体局部血液流通不畅而出现局部供血不足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俯卧位通气气垫床。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的俯卧位通气气垫床,包括床架和床板,所述床板设于床架顶部,床板一端活动铰接有头部放置板,头部放置板的两侧通过连接杆与床架的支腿连接,所述头部放置板两侧分别通过连接杆与床架滑动连接,头部放置板开设有圆形的通孔;所述床板靠近通孔的一端的两侧边缘设有置手凹槽,另一端设有伸缩置板,所述伸缩置板底端与床板上端滑动连接,且伸缩置板边缘设有置脚凹槽;所述床板上部、位于置手凹槽之间设有胸部减压凹槽,床板下部设有腹部减压凹槽和会阴部减压凹槽;所述胸部减压凹槽、腹部减压凹槽、会阴部减压凹槽内均设有可充、放气的气囊,所述床架上安装有充气泵,所述充气泵通过气管分别与胸部减压凹槽、腹部减压凹槽、会阴部减压凹槽内的气囊连通。优选地,所述胸部减压凹槽、腹部减压凹槽、会阴部减压凹槽分别设有槽盖I、槽盖II、槽盖III。优选地,床板内位于胸部减压凹槽、腹部减压凹槽、会阴部减压凹槽的两侧,均设有滑动凹槽,所述槽盖I、槽盖II、槽盖III的两侧分别与胸部减压凹槽、腹部减压凹槽、会阴部减压凹槽的滑动凹槽滑动连接。优选地,所述通孔边缘设有圆环形的硅胶垫。优选地,所述床架的支腿上沿其轴向均布有多个插孔,所述连接杆一端与头部放置板活动铰接,另一端设有与插孔直径大小相适应的插杆,所述插杆可插入插孔,从而固定支腿和头部放置板的相对位置。使用时,患者俯卧在本技术上,脸部对准通孔,方便呼吸或佩戴呼吸机,患者双手可放在置手凹槽内,根据患者的身高,调整伸缩置板与床板的相对位置,使患者的脚背正好可以置于置脚凹槽内,即可使患者以较固定的姿势俯卧在本技术上,避免因其乱动导致身上外接医疗设备脱落的可能。启动充气泵,使充气泵分别对胸部减压凹槽、腹部减压凹槽、会阴部减压凹槽内的气囊充气至合适气压,使气囊又可托住患者的胸部、腹部和会阴部,又不会压迫到上述位置,提高患者俯卧的舒适度。当病床较紧张时,还可将槽盖I、槽盖II、槽盖III盖上,本技术即可做为普通病床使用。通孔周围设有圆环状的硅胶垫,使患者的面部得到缓冲。当患者的头部长时间处于一个角度后,可利用连接杆的插杆插到不同高度的插孔内,头部放置板和床板活动铰接,这样即可调整头部放置板的水平度,使患者的颈椎可以调整角度,避免同一个体位保持时间过长导致颈椎僵硬。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在对应人体俯卧时胸部、腹部、会阴部等位置设置凹槽,凹槽内设置有气囊,并使用充气泵对各个气囊独立控制充气,避免患者的胸部、腹部、会阴部承受俯卧位时的压力,避免受压产生压疮。同时利于俯卧位通气时的人工气道管理及尿管管理,保持引流通畅。减轻人力物力,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2、本技术的床板两侧设有置手凹槽,便于让患者放置手臂,床板的一端设有伸缩置板,可以根据不同身高的患者调节长度,伸缩置板的边沿设有还置脚凹槽,整个床板可以让患者固定手脚位置,避免因其乱动导致身上外接医疗设备脱落的可能。3、本技术的头部放置板与床板活动铰接,可以调整头部放置板的水平度,使患者的颈椎可以调整角度,避免同一个体位保持时间过长导致颈椎僵硬;而头部放置板设置通孔,便于患者呼吸,也可暴露患者的面部,便于观察病人,当病床较紧张时,还可将槽盖I、槽盖II、槽盖III盖上,本技术即可做为普通病床使用。由此可见,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简便,应用广泛,制造成本低,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床板的局部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床架上支腿和连接杆的局部放大视图。附图中:1-床架;2-床板;3-头部放置版;4-支腿;5-通孔;6-置手凹槽;7-置脚凹槽;8-胸部减压凹槽;9-腹部减压凹槽;10-会阴部减压凹槽;11-气囊;121-槽盖I;122-槽盖II;123-槽盖III;13-硅胶垫;14-插孔;15-连接杆;16-插杆;17-充气泵;18-伸缩置板。附图中未体现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滑动槽滑动凹槽、合页、气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出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然而,需要说明的是,说明书中列出的许多细节仅仅是为了使读者对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有一个透彻的理解,即便没有这些特定的细节也可以实现本技术的这些方面。如图所示,本技术的俯卧位通气气垫床,包括床架1和床板2,所述床板2设于床架1顶部,床板2一端通过市面上可购买的合页活动铰接有头部放置板3,头部放置板3的两侧通过连接杆15与床架1的支腿4连接,所述头部放置板3两侧分别通过连接杆4与床架1连接,所述床架1的支腿4上沿其轴向均布有多个插孔14,所述连接杆15一端与头部放置板3活动铰接,另一端设有与插孔14直径大小相适应的插杆16,所述插杆16可插入插孔14,从而固定支腿4和头部放置板3的相对位置;头部放置板3开设有圆形的通孔5,所述通孔5边缘设有圆环形的硅胶垫13;所述床板2靠近通孔5的一端的两侧边缘设有置手凹槽6,另一端设有伸缩置板18,所述伸缩置板18底端与床板2上端滑动连接,且伸缩置板18边缘设有置脚凹槽7;所述床板2上部、位于置手凹槽6之间设有胸部减压凹槽8,床板2下部设有腹部减压凹槽9和会阴部减压凹槽10;所述胸部减压凹槽8、腹部减压凹槽9、会阴部减压凹槽10内均设有可充、放气的气囊11,所述床架1上安装有充气泵17,所述充气泵17通过气管分别与胸部减压凹槽8、腹部减压凹槽9、会阴部减压凹槽10内的气囊11连通。所述胸部减压凹槽8、腹部减压凹槽9、会阴部减压凹槽10分别设有槽盖I121、槽盖II122、槽盖III123,床板2内位于胸部减压凹槽8、腹部减压凹槽9、会阴部减压凹槽10的两侧,均设有滑动凹槽,所述槽盖I121、槽盖II122、槽盖III123的两侧分别与胸部减压凹槽8、腹部减压凹槽9、会阴部减压凹槽10的滑动凹槽滑动连接,当槽盖I121、槽盖II122、槽盖III123分别沿着滑动凹槽滑动时,可分别盖住胸部减压凹槽8、腹部减压凹槽9、会阴部减压凹槽10。使用时,患者俯卧在本技术上,脸部对准通孔5,方便呼吸或佩戴呼吸机,患者双手可放在置手凹槽6内,根据患者的身高,调整伸缩置板18与床板2的相对位置,使患者的脚背正好可以置于置脚凹槽7内,即可使患者以较固定的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俯卧位通气气垫床,包括床架和床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设于床架顶部,床板一端活动铰接有头部放置板,头部放置板的两侧通过连接杆与床架的支腿连接,所述头部放置板两侧分别通过连接杆与床架滑动连接,头部放置板开设有圆形的通孔;/n所述床板靠近通孔的一端的两侧边缘设有置手凹槽,另一端设有伸缩置板,所述伸缩置板底端与床板上端滑动连接,且伸缩置板边缘设有置脚凹槽;/n所述床板上部、位于置手凹槽之间设有胸部减压凹槽,床板下部设有腹部减压凹槽和会阴部减压凹槽;/n所述胸部减压凹槽、腹部减压凹槽、会阴部减压凹槽内均设有可充、放气的气囊,所述床架上安装有充气泵,所述充气泵通过气管分别与胸部减压凹槽、腹部减压凹槽、会阴部减压凹槽内的气囊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俯卧位通气气垫床,包括床架和床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设于床架顶部,床板一端活动铰接有头部放置板,头部放置板的两侧通过连接杆与床架的支腿连接,所述头部放置板两侧分别通过连接杆与床架滑动连接,头部放置板开设有圆形的通孔;
所述床板靠近通孔的一端的两侧边缘设有置手凹槽,另一端设有伸缩置板,所述伸缩置板底端与床板上端滑动连接,且伸缩置板边缘设有置脚凹槽;
所述床板上部、位于置手凹槽之间设有胸部减压凹槽,床板下部设有腹部减压凹槽和会阴部减压凹槽;
所述胸部减压凹槽、腹部减压凹槽、会阴部减压凹槽内均设有可充、放气的气囊,所述床架上安装有充气泵,所述充气泵通过气管分别与胸部减压凹槽、腹部减压凹槽、会阴部减压凹槽内的气囊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俯卧位通气气垫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贝贝朱凤梅韦小英黄金萍黄雪梅
申请(专利权)人:龚贝贝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