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缘玲专利>正文

一种结膜囊微泵灌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3981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结膜囊微泵灌洗装置,其组成包括:微推泵,微推泵前表面底部设置有注射器卡槽和芯杆推动器,微推泵右端设置有微推泵电源线,注射器卡槽上卡接注射器空筒右端,注射器空筒与芯杆推动器之间固定安装注射器芯杆,注射器空筒左端通过注射器连接头与冲洗管一连接,冲洗管一与断端二连接,断端二与断端一螺纹连接,断端二上固定安装控制阀,断端一左端通过断端连接部与冲洗管二连接,冲洗管二与冲洗环连接,冲洗环上开设有冲洗孔,冲洗管二上设置有固定带。该装置在抢救角膜炎时维持结膜囊内药物浓度,避免污染,减少人力,使用方法简单,有利于角膜炎的危急抢救,同时可批量生产,广泛应用于眼科急诊中,具有广大的市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结膜囊微泵灌洗装置
本技术涉及结膜囊灌洗
,具体为一种结膜囊微泵灌洗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抢救危急重症角膜炎的方法是人工频点抗生素滴眼液,即人为地频繁地滴眼药水。方法:病人平卧位或坐位,头稍后仰,一手拇、食、中三指持眼药瓶,瓶口距眼2-3cm,另一手食指置于下睑缘,轻轻拉开下睑,暴露结膜囊,将眼药滴入结膜囊内,轻提上睑,使眼药均匀分布在结膜囊内,嘱病人闭眼3-5min。缺点有:结膜囊内药品浓度无法维持;高度不易掌握,高了,难以保证滴入结膜囊的准确性,低了,又极易触碰到睫毛造成瓶口污染;滴不准而重复再滴,致使眼药浪费大;药瓶口前端易触及眼睛,眼药污染机会大。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设计了一种可持续泵入滴眼液的装置--结膜囊微泵灌洗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膜囊微泵灌洗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结膜囊微泵灌洗装置,其组成包括:微推泵,所述微推泵前表面底部设置有注射器卡槽和芯杆推动器,所述微推泵右端设置有微推泵电源线,所述注射器卡槽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结膜囊微泵灌洗装置,其组成包括:微推泵(26),其特征是:所述微推泵(26)前表面底部设置有注射器卡槽(14)和芯杆推动器(16),所述微推泵(26)右端设置有微推泵电源线(22),所述注射器卡槽(14)上卡接注射器空筒(13)右端,所述注射器空筒(13)与芯杆推动器(16)之间固定安装注射器芯杆(15),所述注射器空筒(13)左端通过注射器连接头(12)与冲洗管一(11)连接,所述冲洗管一(11)与断端二(8)连接,所述断端二(8)与断端一(7)螺纹连接,所述断端二(8)上固定安装控制阀(9),所述控制阀(9)上固定安装控制阀开关(10),所述断端一(7)左端通过断端连接部(6)与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膜囊微泵灌洗装置,其组成包括:微推泵(26),其特征是:所述微推泵(26)前表面底部设置有注射器卡槽(14)和芯杆推动器(16),所述微推泵(26)右端设置有微推泵电源线(22),所述注射器卡槽(14)上卡接注射器空筒(13)右端,所述注射器空筒(13)与芯杆推动器(16)之间固定安装注射器芯杆(15),所述注射器空筒(13)左端通过注射器连接头(12)与冲洗管一(11)连接,所述冲洗管一(11)与断端二(8)连接,所述断端二(8)与断端一(7)螺纹连接,所述断端二(8)上固定安装控制阀(9),所述控制阀(9)上固定安装控制阀开关(10),所述断端一(7)左端通过断端连接部(6)与冲洗管二(25)连接,所述冲洗管二(25)与冲洗环(2)连接,所述冲洗环(2)上开设有冲洗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庆民杨缘玲李秀兰高莹莹
申请(专利权)人:杨缘玲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