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肩部约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3973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肩部约束装置,包括背板、两个肩带和两个扣带,所述背板设有约束带或用于约束带连接的固定端部,两个肩带固定于背板的两侧,肩带均设开口,开口处设有可活动对接的第一插扣,扣带与肩带连接,两侧肩带上的扣带位置相对应,两个扣带之间设有可活动对接的第二插扣。通过肩带将背板同患者的肩部进行固定,后通过背板上的约束带再对背板进行固定,对患者的肩部起到约束限制,使得患者难以通过肩部发力而挣脱束缚,使得肩部的固定更为牢固,保证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肩部约束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用约束带,具体为一种肩部约束装置。
技术介绍
谵妄是ICU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临床发生率较高,患者基本表现为意识混淆、躁动不安、妄想,通常注意力不够集中,思维混乱,此类患者若不加强约束,有可能造成拔管、坠床等不良事件发生,严重者危及生命。约束带,主要是约束因心理或生理因素而具有自伤或伤人风险的患者行为,确保患者及其他人员的安全,为患者提供安全、有序、周到的医疗服务。目前,临床上的约束带对于肩部的固定较少,且约束带的固定端与肩部之间存在较大的距离,因此肩部肌肉(三角肌、斜方肌等)缺乏限制,当患者使用肩部和肩背部肌肉发力时,依旧存在挣扎时的晃动,若患者体能较强,则还有挣脱约束带束缚的风险。故如何针对肩部进行约束固定,是本申请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肩部约束装置,通过肩带将背板同患者的肩部进行固定,后通过背板上的约束带再对背板进行固定,对患者的肩部起到约束限制,使得患者难以通过肩部发力而挣脱束缚,使得肩部的固定更为牢固,保证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肩部约束装置,包括背板、两个肩带和两个扣带,所述背板设有约束带或用于约束带连接的固定端部,两个肩带固定于背板的两侧,肩带均设开口,开口处设有可活动对接的第一插扣,扣带与肩带连接,两侧肩带上的扣带位置相对应,两个扣带之间设有可活动对接的第二插扣。优选的,所述肩带的顶部设有用于同肩膀上方接触的上垫体,上垫体包裹肩带的两边并形成卷边。优选的,所述肩带的下方设有用于同腋下接触的下垫体,下垫体包裹肩带的两边并形成卷边。优选的,所述上垫体/下垫体由多孔乳胶制成。优选的,所述卷边与肩带包裹的间隙内填充有胶粘剂。优选的,所述肩带由内至外依次包括基布、海绵层和外层,所述基布为高分子纤维网格布,海绵层贴合于基布的上下表面,外层包裹海绵层外表面。优选的,所述外层为多孔的透气棉质面料。优选的,所述第一插扣/第二插扣带有用于调节肩带/扣带长度的调节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肩部约束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采用本技术的肩部约束装置,通过肩带上的第一插扣,使得肩带可以打开并固定在患者的肩膀上,再通过扣带和第二插扣对接,使得背板、扣带和两个肩带牢牢的固定在患者的躯干周围,使得整个约束装置将患者躯干周向捆绑牢固,提高整个约束装置固定的牢固性,使得患者难以通过肩部发力而挣脱束缚,使得肩部的固定更为牢固,保证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最后通过约束带将约束装置固定在椅子、床板等承载物表面,即可完成患者约束,约束带可以直接与背板连接,也可以在背板预留固定端部,通过约束带连接在固定端部,实现约束带和背板的连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肩部约束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中肩带和扣带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中约束带和背板的连接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中肩带和上/下垫体的剖视图。附图标记:1、肩带;10、基布;11、海绵层;2、扣带;31、第一插扣;32、第二插扣;40、卷边;41、上垫体;42、下垫体;5、背板;50、约束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至3所示的肩部约束装置,包括背板5、两个肩带1和两个扣带2,背板5设有约束带50,两个肩带1固定于背板5的两侧,肩带1均设开口,开口处设有可活动对接的第一插扣31,通过第一插扣31打开,可以将肩带1固定在患者肩膀处,实现穿脱。扣带2与肩带1连接,两侧肩带1上的扣带2位置相对应,两个扣带2之间设有可活动对接的第二插扣32,通过第二插扣32,将肩带1前方位置对接牢固,通过配合背板5使得约束装置将患者上半身躯干围牢,约束装置牢牢的固定在患者肩膀和胸背上。第一插扣31和第二插扣32带有用于调节肩带1和扣带2长度的调节机构,通过调节机构可以适当的增减肩带1和扣带2的长度,以适用于不同体型的患者,同时对勒紧的力度进行控制。如图4所示,肩带1设有上垫体41和下垫体42,上垫体41位于肩带1上方,避免肩带过紧压到肩胛骨而带来不适;下垫体42位于肩带1下方,主要同腋下接触,避免肩带1勒紧时勒住腋下。上垫体41和下垫体42均由多孔乳胶制成,其相对柔软且透气,在紧贴皮肤时不易使得皮肤因缺氧而红肿瘙痒。上垫体41和下垫体42包裹肩带1的两边并形成卷边40,当患者挣扎时柔软的卷边40可以接触患者皮肤(腋下和肩颈部),避免皮肤刮伤或蹭破,卷边40与肩带1包裹的间隙内填充有胶粘剂,通过胶粘剂固定卷边40。如图4所示,肩带1由内至外依次包括一层基布10、两层海绵层11和两层外层,基布10为高分子纤维网格布主要用于海绵层11的固定,通过胶粘等方式使得海绵层11固定在基布10上下表面,外层同样以胶粘的方式包裹海绵层11外表面,实现海绵层11的固定。海绵层11起到的主要作用为柔性缓冲及透气,避免肩带1过渡压紧皮肤,同时让肩带1更透气,避免红肿瘙痒。在本实施例中,外层为多孔的透气棉质面料,外层更为亲肤舒适。以上所述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肩部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板(5)、两个肩带(1)和两个扣带(2),所述背板(5)设有约束带(50)或用于约束带(50)连接的固定端部,两个肩带(1)固定于背板(5)的两侧,肩带(1)均设开口,开口处设有可活动对接的第一插扣(31),扣带(2)与肩带(1)连接,两侧肩带(1)上的扣带(2)位置相对应,两个扣带(2)之间设有可活动对接的第二插扣(3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肩部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板(5)、两个肩带(1)和两个扣带(2),所述背板(5)设有约束带(50)或用于约束带(50)连接的固定端部,两个肩带(1)固定于背板(5)的两侧,肩带(1)均设开口,开口处设有可活动对接的第一插扣(31),扣带(2)与肩带(1)连接,两侧肩带(1)上的扣带(2)位置相对应,两个扣带(2)之间设有可活动对接的第二插扣(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肩部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肩带(1)的顶部设有用于同肩膀上方接触的上垫体(41),上垫体(41)包裹肩带(1)的两边并形成卷边(4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肩部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肩带(1)的下方设有用于同腋下接触的下垫体(42),下垫体(42)包裹肩带(1)的两边并形成卷边(4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肩部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垫体(41)由多孔乳胶制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小萍杨湘英朱明丽夏柳勤胡玲琳马建萍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