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腔镜模拟器以及模拟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3936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腔镜模拟器以及模拟组件,模拟器包括仿人体箱体、摄像装置和光源,所述摄像装置和所述光源分别安装在所述仿人体箱体内,所述仿人体箱体上表面开设有单孔器械操作孔和腹腔镜器械操作孔,所述仿人体箱体侧壁上开设有电切镜操作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仿人体箱体上表面与侧壁上分别开设单孔器械操作孔、腹腔镜器械操作孔和电切镜操作孔,使得训练更加多面化,满足不同用户训练需求;单孔器械操作孔、腹腔镜器械操作孔和电切镜操作孔均为模拟真实手术开孔位置,仿真度高;单孔器械操作孔的设置,能够集胸腔镜和单孔腹腔镜训练于一体;仿人体箱体可以独立放置在任意工作台面上实时训练。

A multifunctional cavity mirror simulator and simulation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腔镜模拟器以及模拟组件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腔镜一体模拟器以及模拟组件。
技术介绍
随着医疗技术、医疗器械的发展完善,在我国腹腔镜以及宫腔镜技术已经有很大提高,因腹腔镜手术有切口微小、手术对身体损伤小、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医疗成本低廉等优点,目前已经深得医生与患者的喜爱。目前,国内的腹腔镜及宫腔镜培训技术以理论学习为主,即使通过常规的培训后也很难立即进行临床手术操作。目前市场上存在的腹腔镜模拟器多为双孔腹腔镜模拟器与宫腔镜模拟器,用户只能购买两种模拟器才能完成不同的训练内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功能腔镜模拟器以及模拟组件。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功能腔镜模拟器,包括仿人体箱体、摄像装置和光源,所述摄像装置和所述光源分别安装在所述仿人体箱体内,所述仿人体箱体上表面开设有单孔器械操作孔和双孔器械操作孔,所述仿人体箱体侧壁上开设有宫腔操作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仿人体箱体上表面与侧壁上分别开设单孔器械操作孔、双孔器械操作孔和宫腔操作孔,使得训练更加多面化,满足不同用户训练需求;单孔器械操作孔、双孔器械操作孔和宫腔操作孔均为模拟真实手术开孔位置,仿真度高;宫腔操作孔的设置,能够集胸腹腔镜和宫腔镜训练于一体;仿人体箱体可以独立放置在任意工作台面上实时训练。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双孔器械操作孔包括第一孔和第二孔,所述第一孔和所述第二孔分别位于所述单孔器械操作孔的两侧;所述单孔器械操作孔和双孔器械操作孔内分别设有腹腔镜操作硅胶圈;所述单孔器械操作孔上安装有单孔腹腔镜操作炮头。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将双孔器械操作孔分别设置在单孔器械操作孔两侧,模拟真实手术开孔位置,方便操作。进一步,所述仿人体箱体采用ABS材质制成。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仿人体箱体采用ABS材质制成,重量轻,容易安装和携带,能够满足不同场景环境训练。进一步,所述仿人体箱体上分别安装有电源和开关,所述电源分别与所述摄像装置和光源连接,所述开关安装在所述仿人体箱体上并与所述光源连接。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电源和开关的设置,使仿人体箱体可以独立放置在任意工作台面上进行实时训练,方便安装和携带,能满足不同场景环境训练。进一步,所述摄像装置包括直杆摄像头和/或内置摄像头,所述内置摄像头安装在所述仿人体箱体上壳体的内侧壁上;所述直杆摄像头穿过所述单孔器械操作孔并伸入所述仿人体箱体内,所述直杆摄像头位于所述仿人体箱体外的一端通过支架支撑在所述仿人体箱体上。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内置摄像头可以对仿人体箱体内操作过程进行成像以及录像回放;直杆摄像头的设置,方便受训者操作直杆摄像头的位置来适应不同的训练环境要求。进一步,所述仿人体箱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通过阻尼转轴铰接,所述上壳体为与人体腹部曲线相同的曲面结构,所述单孔器械操作孔和双孔器械操作孔开设在所述上壳体上,所述宫腔操作孔开设在所述下壳体的侧壁上并与所述阻尼转轴相对设置。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上下壳体采用阻尼转轴铰接,方便打开来对操作模块等进行设置更换等。上壳体采用与人体腹部适配的曲面结构,可以更加真实的模拟真实的手术环境;将宫腔操作孔开设在下壳体侧壁上并与阻尼转轴相对,避免阻尼转轴对宫腔操作孔造成干扰。进一步,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安装在所述上壳体的内侧面上并与所述上壳体之间围成一容纳空间,所述挡板上开设有视野操作孔;所述光源安装在所述挡板下表面上。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挡板的设置,为光源提供有效的安装支撑;也可将仿人体箱体内的电子器件以及线束等收纳到容纳空间内,避免对操作造成干扰,在打开上壳体时,也不会使电子器件以及线束等外露,更加安全可靠。进一步,所述上壳体内侧壁上设有第一限位沿,所述视野操作孔边缘延伸形成第二限位沿,所述第一限位沿与所述第二限位沿交错限位设置以将所述挡板定位安装在所述上壳体上。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一限位沿和第二限位沿的设置,可当挡板安装在上壳体上时,起到有效的定位作用,安装更加方便;而且挡板安装后,了将容纳空间进行遮挡等,避免电子器件以及线束等外露。进一步,所述仿人体箱体底部安装有硅胶吸盘垫脚,所述硅胶吸盘垫脚靠近设有所述宫腔操作孔的一侧设置。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硅胶吸盘垫脚的设置,可将整个仿人体箱体为倾斜的操作角度,尽可能还原实际手术中人体的位置和角度,达到高还原度的模拟操作场景。一种宫腹腔镜一体模拟组件,包括所述的一体模拟器和训练装置,所述训练装置设置在所述仿人体箱体内,并分别与所述单孔器械操作孔和双孔器械操作孔对应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仿人体箱体上表面与侧壁上分别开设单孔器械操作孔、双孔器械操作孔和宫腔操作孔,使得训练更加多面化,满足不同用户训练需求;单孔器械操作孔、双孔器械操作孔和宫腔操作孔均为模拟真实手术开孔位置,仿真度高;宫腔操作孔的设置,能够集腹腔镜和宫腔镜训练于一体;仿人体箱体可以独立放置在任意工作台面上实时训练。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多功能腔镜模拟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多功能腔镜模拟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多功能腔镜模拟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多功能腔镜模拟器的立体爆炸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仿人体箱体;11、上壳体;111、单孔器械操作孔;112、双孔器械操作孔;113、单孔腹腔镜操作炮头;114、扣手;12、下壳体;121、硅胶吸盘垫脚;122、宫腔操作孔;14、支架安装孔;2、光源;3、直杆摄像头;31、支架;4、内置摄像头;5、挡板;51、视野操作孔;52、第二限位沿;53、固定孔;54、线束定位夹;6、夹豆套圈一体化训练装置;7、操作器械;8、腹腔镜操作硅胶圈;9、开关;10、阻尼转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多功能腔镜模拟器,包括仿人体箱体1、摄像装置和光源2,所述摄像装置和所述光源2分别安装在所述仿人体箱体1内,所述仿人体箱体1上表面开设有单孔器械操作孔111和双孔器械操作孔112,所述仿人体箱体1侧壁上开设有宫腔操作孔122。操作器械7可从所述单孔器械操作孔111或双孔器械操作孔112穿过来对仿人体箱体1内的训练装置进行操作。本实施例在仿人体箱体上表面与侧壁上分别开设单孔器械操作孔、双孔器械操作孔和宫腔操作孔,使得训练更加多面化,满足不同用户训练需求;单孔器械操作孔、双孔器械操作孔和宫腔操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腔镜模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仿人体箱体、摄像装置和光源,所述摄像装置和所述光源分别安装在所述仿人体箱体内,所述仿人体箱体上表面开设有单孔器械操作孔和腹腔镜器械操作孔,所述仿人体箱体侧壁上开设有电切镜操作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腔镜模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仿人体箱体、摄像装置和光源,所述摄像装置和所述光源分别安装在所述仿人体箱体内,所述仿人体箱体上表面开设有单孔器械操作孔和腹腔镜器械操作孔,所述仿人体箱体侧壁上开设有电切镜操作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功能腔镜模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腹腔镜器械操作孔包括第一孔和第二孔,所述第一孔和所述第二孔分别位于所述单孔器械操作孔的两侧;所述单孔器械操作孔和腹腔镜器械操作孔内分别设有腹腔镜操作硅胶圈;所述单孔器械操作孔上安装有单孔腹腔镜操作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功能腔镜模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仿人体箱体采用ABS材质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功能腔镜模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仿人体箱体上分别安装有电源和开关,所述电源分别与所述摄像装置和光源连接,所述开关安装在所述仿人体箱体上并与所述光源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功能腔镜模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装置包括直杆摄像头和/或内置摄像头,所述内置摄像头安装在所述仿人体箱体上壳体的内侧壁上;所述直杆摄像头穿过所述单孔器械操作孔并伸入所述仿人体箱体内,所述直杆摄像头位于所述仿人体箱体外的一端通过支架支撑在所述仿人体箱体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帅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博医时代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