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股线外科缝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3920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股线外科缝针,包括双股凤尾线、外科缝针组成;所述的双股凤尾线由三根双股可吸收缝线和结合部组成;所述结合部的侧面设有一圈半圆形卡槽,所述结合部的左端固定连接三根双股可吸收缝线;所述的外科缝针整体呈月牙状,在所述外科缝针的尾部设有尾线连接孔;所述尾线连接孔的内壁上设有一圈半圆形凸起;所述的结合部插入所述的尾线连接孔,所述的半圆形卡槽和所述的半圆形凸起结合,将双股凤尾线和外科缝针连接在一起。其优点表现在:适用于骨折块捆扎以及其他需要双股线缝合的伤口处;节约了手术时间,提高了手术效率,减轻了患者痛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股线外科缝针
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具
,具体地说,是一种双股线外科缝针。
技术介绍
适合双股单锁结外科线结的把持力对于维持创口对合确保组织愈合都是必不可少的。线结松脱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尤其对于一些张力较高的缝合操作,如肌腱修补,最近甚至有报道线结松脱的比率高达86%。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通常推荐增加线结的数量,然而,线结数量增加以后,形成一个较大的异物团块,本身会侵占一些空间。比如在屈肌腱的修复过程中,腱鞘的空间相对固定,难以容纳较大的线结。并且大的线结作为异物也会影响肌腱的愈合过程,降低修复强度。为了提高线结的强度,减少线结的个数,Mayo医学中心的ChunfengZhao教授设计了一种新的打结方法,由三个结组成:双股单结加两个普通单结,即双股单锁结(two-strand-overhandlockingknot,TSOL)。并对不同缝合材料和打结方法的力学性能进行了评价,相关结论发表在近期的JBJS上。附图5为TSOL结的打结方法。持针器在两股缝线的下方开始,绕线360度(1),然后用持针器夹持近端的缝线(两股缝线的末端)(2),在持针器抽出线圈之前插入镊子,使环形的线圈保持开放,并将线圈滑向基底部打结(3)。如果线圈拉紧(闭合),线结就无法滑到接近缝合组织的位置。如果打结的张力不高,助手将线结维持在合适的位置,然后再抽出镊子使线圈闭合打结(4[a])。另外,如果使用的缝合材料比较硬摩擦力较小,如编织的复合高聚物(braidedpolyblend),打完第一个双股单结以后,可以反向牵拉两根缝线使线结收紧(4[b])。打完上述的第一个双股单结以后,然后再打两个单股单结,便是TSOL结(F)。中国专利文献:CN207666629U,公开日:2018.07.31,公开了一种新型可吸收外科缝线,包括缝线本体,缝线本体上设置多个第一标记和第二标记,所述第一标记和第二标记为环绕缝线本体的环形,所述第一标记和第二标记的颜色不同且都与缝线本体的颜色不同。所述的第一标记和第二标记采用的是天然可降解色素。中国专利文献:CN206729923U,公开日:2017.12.12,公开了一种带针的不锈钢外科缝线,包括缝线和缝合针,所述缝线采用不锈钢制成,所述缝合针一端开设有盲孔,所述缝线一端插设在所述盲孔中并通过压合的方式与所述缝合针固定连接。本带针的不锈钢外科缝线包括缝线和缝合针,缝线采用不锈钢制成,缝线一端插设在所述盲孔中并通过压合的方式与缝合针固定连接。中国专利文献:CN206964650U,公开日:2018.02.06,公开了一种外科手术用可吸收标记缝线,其设有缝线主体和缝针,所述的缝线主体尾端设有标识体,所述的标识体表面设有标识;所述的缝针尾端设有固定槽,所述的固定槽尾端内部设有环形的凸棱,所述的缝线主体端部嵌合于固定槽内。但是关于本技术的一种双股线外科缝针目前还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股线外科缝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股线外科缝针,所述的双股线外科缝针包括双股凤尾线(1)、外科缝针(2)组成;所述的双股凤尾线(1)由三根双股可吸收缝线(11)和结合部(12)组成;所述结合部(12)的侧面设有一圈半圆形卡槽(13),所述结合部(12)的左端固定连接三根双股可吸收缝线(11);所述的外科缝针(2)整体呈月牙状,在所述外科缝针(2)的尾部设有尾线连接孔(21);所述尾线连接孔(21)的内壁上设有一圈半圆形凸起(22);所述的结合部(12)插入所述的尾线连接孔(21),所述的半圆形卡槽(13)和所述的半圆形凸起(22)结合,将双股凤尾线(1)和外科缝针(2)连接在一起。所述的双股可吸收缝线(11)和所述的结合部(12)为一体成型连接。所述的半圆形卡槽(13)和所述的半圆形凸起(22)相吻合。本技术优点在于:1、本技术的双股线外科缝针,适用于骨折块捆扎以及其他需要双股线缝合的伤口处。2、本技术的双股线外科缝针,节约了手术时间,提高了手术效率,减轻了患者痛苦。附图说明附图1是一种双股线外科缝针的平面示意图。附图2是一种双股线外科缝针的双股凤尾线平面示意图。附图3是一种双股线外科缝针的外科缝针平面示意图。附图4是一种双股线外科缝针的局部示意图。附图5为TSOL结的打结方法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1、双股凤尾线11、双股可吸收缝线12、结合部13、半圆形卡槽2、外科缝针21、尾线连接孔22、半圆形凸起实施例1请参照附图1,附图1是本实施例的一种双股线外科缝针的平面示意图。所述的双股线外科缝针包括双股凤尾线(1)、外科缝针(2)组成;请参照附图2,附图2是本实施例的一种双股线外科缝针的双股凤尾线平面示意图。所述的双股凤尾线(1)由三根双股可吸收缝线(11)和结合部(12)组成;所述结合部(12)的侧面设有一圈半圆形卡槽(13),所述结合部(12)的左端固定连接三根双股可吸收缝线(11);请参照附图3,附图3是本实施例的一种双股线外科缝针的外科缝针平面示意图。所述的外科缝针(2)整体呈月牙状,在所述外科缝针(2)的尾部设有尾线连接孔(21);所述尾线连接孔(21)的内壁上设有一圈半圆形凸起(22);请参照附图4,附图4是本实施例的一种双股线外科缝针的局部示意图。所述的结合部(12)插入所述的尾线连接孔(21),所述的半圆形卡槽(13)和所述的半圆形凸起(22)结合,将双股凤尾线(1)和外科缝针(2)连接在一起。所述的双股可吸收缝线(11)和所述的结合部(12)为一体成型连接。所述的半圆形卡槽(13)和所述的半圆形凸起(22)相吻合。实施例2请参照附图1,附图1是本实施例的一种双股线外科缝针的平面示意图。所述双股线外科缝针的使用过程及方法:当需要适用于骨折块捆扎以及其他需要双股线缝合的伤口处,可以直接用所述的外科缝针(2)进行伤口穿刺,由于外科缝针(2)上连接的双股凤尾线(1)有三根双股可吸收缝线(11);所以直接用双股凤尾线(1)固定即可。节约了手术时间,提高了手术效率,减轻了患者痛苦。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股线外科缝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股线外科缝针包括双股凤尾线(1)、外科缝针(2)组成;所述的双股凤尾线(1)由三根双股可吸收缝线(11)和结合部(12)组成;所述结合部(12)的侧面设有一圈半圆形卡槽(13),所述结合部(12)的左端固定连接三根双股可吸收缝线(11);所述的外科缝针(2)整体呈月牙状,在所述外科缝针(2)的尾部设有尾线连接孔(21);所述尾线连接孔(21)的内壁上设有一圈半圆形凸起(22);所述的结合部(12)插入所述的尾线连接孔(21),所述的半圆形卡槽(13)和所述的半圆形凸起(22)结合,将双股凤尾线(1)和外科缝针(2)连接在一起;双股凤尾线(1)用于骨折块捆扎以及需要双股线缝合的伤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股线外科缝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股线外科缝针包括双股凤尾线(1)、外科缝针(2)组成;所述的双股凤尾线(1)由三根双股可吸收缝线(11)和结合部(12)组成;所述结合部(12)的侧面设有一圈半圆形卡槽(13),所述结合部(12)的左端固定连接三根双股可吸收缝线(11);所述的外科缝针(2)整体呈月牙状,在所述外科缝针(2)的尾部设有尾线连接孔(21);所述尾线连接孔(21)的内壁上设有一圈半圆形凸起(22);所述的结合部(12)插入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作冲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