耦合剂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3910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检测的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耦合剂加热装置,其中本耦合剂加热装置包括:包括:带有加热端头的套管支架,所述套管支架的底部设置有主控模块;以及所述套管支架的两侧设置有适于箍紧耦合剂瓶身的抱箍;在耦合剂瓶身装入所述套管支架后,耦合剂瓶身前端的挤出头的侧面紧贴在加热端头的加热面;所述主控模块控制加热端头将流出挤出头的耦合剂加热至近似人体表面皮肤温度,减少了冬天使用耦合剂的不适感,提高了耦合剂的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耦合剂加热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检测的
,特别地涉及一种耦合剂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医用耦合剂是一种由新一代水性高分子凝胶组成的医用产品。它的PH值为中性,对人体无毒无害,不易干燥,不易酸败,超声显像清晰,粘稠性适宜,无油腻性,探头易于滑动,可湿润皮肤,消除皮肤表面空气,润滑性能好,易于展开;对超声探头无腐蚀、无损伤;市面上出现了具有杀菌消毒功能的超声耦合剂,相对于传统的普通型耦合剂,对于生产环境的更加严格,适用的范围也更广泛。但是现有的耦合剂在冬天使用时,由于环境温度比较低,较冷的耦合剂直接涂抹在人体表面由于温差较大给人不适感,使用起来比较不舒服,刺激较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设计一种新的耦合剂加热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耦合剂加热装置,以对流出的耦合剂进行加温,提高人体的舒适度。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耦合剂加热装置,包括:带有加热端头的套管支架,所述套管支架的底部设置有主控模块;以及所述套管支架的两侧设置有适于箍紧耦合剂瓶身的抱箍;在耦合剂瓶身装入所述套管支架后,耦合剂瓶身的挤出头的侧面紧贴在加热端头的加热面,所述挤出头呈圆锥形;所述主控模块控制加热端头将流出挤出头的耦合剂加热至近似人体表面皮肤温度。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端头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主控模块电性连接,以采集挤出头的端部温度。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端头的内壁布设有电热丝;以及在所述套管支架的底部还设置有电池组;所述电池组适于为电热丝提供电能,且通过所述主控模块输出PWM信号经驱动电路控制电热丝调温。进一步地,所述耦合剂加热装置还包括:充电底座;所述充电底座外接电源,且设置有与套管支架的底部相适配的直流供电接插件;所述充电底座内设置有AC-DC转换电路,输出直流电给电池组充电。进一步地,所述套管支架的外壁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与主控模块电性连接,以控制电热丝通断电。进一步地,所述套管支架的外壁沿长度方向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滑动连接有适于挤压耦合剂瓶的挤出机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耦合剂加热装置,通过加热端头1将流出挤出头的耦合剂加热至近似人体表面皮肤温度,涂抹在用户皮肤上使用时,耦合剂的温度贴近人体表面皮肤温度,减少了耦合剂使用的不适感,提高了耦合剂的用户体验。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耦合剂加热装置的优选实施例的半剖图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耦合剂加热装置的优选实施例的俯视图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耦合剂加热装置的优选实施例的控制结构框图。图中:100-加热端头,110-电热丝,200-套管支架,220-抱箍,300-耦合剂瓶身,310-挤出头,400-温度传感器,500-充电底座,510-电池组,520-接插件,600-控制开关。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图1是本技术的耦合剂加热装置的优选实施例的半剖图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耦合剂加热装置的优选实施例的俯视图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耦合剂加热装置的优选实施例的控制结构框图。如图1到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提及的耦合剂加热装置包括:带有加热端头100的套管支架200,所述套管支架200的底部设置有主控模块;以及所述套管支架200的两侧设置有适于箍紧耦合剂瓶身300的抱箍220;在耦合剂瓶身300装入所述套管支架200后,耦合剂瓶身300的挤出头310的侧面紧贴在加热端头100的加热面;所述主控模块控制加热端头100将流出挤出头310的耦合剂加热至近似人体表面皮肤温度,涂抹在用户皮肤上使用时,耦合剂的加热温度贴近人体表面皮肤温度,减少了耦合剂使用的不适感,提高了耦合剂的用户体验。所述挤出头呈圆锥形。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端头100设有温度传感器400;所述温度传感器400与主控模块电性连接,以采集挤出头310的端部温度,进而保证挤出的耦合剂的温度范围。在本实施例中,近似相同是指耦合剂的加热温度不低于人体皮肤表面温度3℃,且不高于人体表面温度2℃。可以设置人体表面温度为33℃,则近似温度范围为30℃-35℃,该温度值可以预设在主控模块中,通过对加热端头100的控制使耦合剂的温度接近人体温度。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加热端头100的内壁布设有电热丝110;以及在所述套管支架200的底部还设置有电池组510;所述电池组510可以为电热丝110提供电能,且通过所述主控模块输出PWM信号经驱动电路控制电热丝110调温;在本实施例中,驱动电路可以采用开关管实现,驱动电路为加热电路十分常见的电路,本实施例未对上述加热电路做出改进。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耦合剂加热装置还包括:充电底座500;所述充电底座500外接电源,且设置有与套管支架200的底部相适配的直流供电接插件520;所述充电底座500内设置有AC-DC转换电路,可以输出直流电给电池组510充电,进而增强了耦合剂加热装置的适用性,可以脱离外接电源短时工作,使用起来更加灵活。AC-DC转换电路为成品电路可以通过市场采购获得,本技术未对AC-DC转换电路做出改进,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套管支架200的外壁设置有控制开关600;所述控制开关600与主控模块电性连接,以控制电热丝110通断电,进一步提高了耦合剂加热装置的实用性,当需要使用耦合剂的时候,拿起套管支架200并按下控制开关600,则电热丝110通电发热,当不需要加热的时候断电。由于抱箍并未完全覆盖耦合剂瓶身300,因此,由于耦合剂瓶身300是软的,因此可以通过加压耦合剂瓶身300的方式将耦合剂挤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控模块可以采用STM32单片机,以及通过STM32单片机采集控制开关600的通断电信号,以及温度传感器400的信号,同时通过PWM信号控制电热丝110的温度;并且STM32单片机可以连接显示屏以显示挤出头310的温度,均是本领域常用的电路结构,本技术未对上述电路结构做出改进,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现有知识实现上述控制方案。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所涉及的耦合剂加热装置,将耦合剂瓶身300装入套管支架200中并通过抱箍220箍紧耦合剂瓶身300,以使挤出头310的侧面紧贴在加热端头100的加热面,按下控制开关600通过主控模块控制电热丝110通电发热,以对挤出头310中的耦合剂加热,通过温度传感器400采集挤出头310的端部温度信号发送给主控模块,主控模块根据温度信号调整加热丝110将耦合剂加热至33℃左右,减少了冬天使用耦合剂带来的不适感,提高了耦合剂的用户体验。以上述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耦合剂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带有加热端头的套管支架,所述套管支架的底部设置有主控模块,以及所述套管支架的两侧设置有适于箍紧耦合剂瓶身的抱箍;/n在耦合剂瓶身装入所述套管支架后,耦合剂瓶身的挤出头的侧面紧贴在加热端头的加热面,所述挤出头呈圆锥形;/n所述主控模块控制加热端头将流出挤出头的耦合剂加热至近似人体表面皮肤温度;/n所述加热端头设有温度传感器;/n所述温度传感器与主控模块电性连接,以采集挤出头的端部温度;/n所述加热端头的内壁布设有电热丝;以及在所述套管支架的底部还设置有电池组;/n所述电池组适于为电热丝提供电能,且通过所述主控模块输出PWM信号经驱动电路控制电热丝调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耦合剂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带有加热端头的套管支架,所述套管支架的底部设置有主控模块,以及所述套管支架的两侧设置有适于箍紧耦合剂瓶身的抱箍;
在耦合剂瓶身装入所述套管支架后,耦合剂瓶身的挤出头的侧面紧贴在加热端头的加热面,所述挤出头呈圆锥形;
所述主控模块控制加热端头将流出挤出头的耦合剂加热至近似人体表面皮肤温度;
所述加热端头设有温度传感器;
所述温度传感器与主控模块电性连接,以采集挤出头的端部温度;
所述加热端头的内壁布设有电热丝;以及在所述套管支架的底部还设置有电池组;
所述电池组适于为电热丝提供电能,且通过所述主控模块输出PWM信号经驱动电路控制电热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中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