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肛肠测压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39072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肛肠测压管,包括主导管和支撑层,所述主导管外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球囊,所述球囊下方支撑层的内部依次固定安装有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三压力传感器,所述主导管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分叉接头,所述进液管外侧分叉接头的底部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分支导管、排液管、第二分支导管和第三分支导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和第三压力传感器使装置在肛肠内部能在定点的位置进行测压,设置的刻度使医务人员能随时观测到装置进入肛肠内部的深度,设置的支撑层使装置进入肛肠内部的过程更加简单,设置的调节阀门使进入装置内部的液体保持一个较为稳定的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肛肠测压管
本技术涉及医疗
,具体为一种肛肠测压管。
技术介绍
肛管直肠测压是利用压力测定装置置人直肠内,令肛门收缩与放松,检查内外括约肌、盆底、直肠功能与协调情况,对分辨出口型便秘的类型提供帮助的一种检查方法,肛门内、外括约肌是构成肛管压力的解剖学基础,在静息状态下,肛管压力的约80%是由内括约肌张力收缩所形成,其余20%是外括约肌张力收缩所构成,在主动收缩肛门括约肌的情况下,肛管压力显著升高,其产生的压力主要由外括约肌收缩所形成,因此,在静息及收缩状态下测定肛管压力,可了解肛门内、外括约肌的功能状态,在测定肛管直肠压力的同时,还可测定直肠肛管抑制反射、肛管高压区长度(亦称肛管功能长度)、直肠感觉容量及最大容量、直肠顺应性等多项指标,肛门失禁患者肛管静息压及收缩压显著下降,肛管高压区长度变短或消失;直肠肛管周围有刺激性病变,如肛裂、括约肌间脓肿等,可引起肛管静息压升高;先天性巨结肠患者直肠肛管抑制反射消失,直肠脱垂者该反射可缺乏或迟钝;巨直肠患者直肠感觉容量、最大容量及顺应性显著增加;直肠炎症性疾病、放疗后的组织纤维化均可引起直肠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肛肠测压管,包括主导管(1)和支撑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导管(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支撑层(2),所述主导管(1)外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球囊(7),所述球囊(7)下方支撑层(2)的内部依次固定安装有第二压力传感器(8)、第一压力传感器(3)和第三压力传感器(10),所述主导管(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分叉接头(11),所述分叉接头(11)底部的中央位置处固定安装有进液管(13),且进液管(13)的顶部延伸进支撑层(2)的内部,所述进液管(1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密封盖(5),所述密封盖(5)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导液头(4)和增压块(6),所述进液管(13)外侧分叉接头(11)的底部分别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肛肠测压管,包括主导管(1)和支撑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导管(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支撑层(2),所述主导管(1)外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球囊(7),所述球囊(7)下方支撑层(2)的内部依次固定安装有第二压力传感器(8)、第一压力传感器(3)和第三压力传感器(10),所述主导管(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分叉接头(11),所述分叉接头(11)底部的中央位置处固定安装有进液管(13),且进液管(13)的顶部延伸进支撑层(2)的内部,所述进液管(1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密封盖(5),所述密封盖(5)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导液头(4)和增压块(6),所述进液管(13)外侧分叉接头(11)的底部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分支导管(12)、排液管(14)、第二分支导管(19)和第三分支导管(20),且第一分支导管(12)、排液管(14)、第二分支导管(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玉琴孙立峰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市欧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