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式交错充绒羽绒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3785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分区式交错充绒羽绒被,包括上下层设置的上被体和下被体;所述上被体被横向设置的上横衬条分隔成上颈肩区、上胸腹区和上腿脚区,所述下被体被横向设置的下横衬条分隔成下颈肩区、下胸腹区和下腿脚区;所述上被体和下被体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分区式结构,能够适应人体不同部位的需求,提高羽绒被的舒适度。

Sectional staggered down filled duv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区式交错充绒羽绒被
本技术涉及家纺
,尤其涉及分区式交错充绒羽绒被。
技术介绍
羽绒被的填充物主要是羽绒,由于羽绒是一种动物性蛋白质纤维,比棉花(植物性纤维素)保温性高,且羽绒球状纤维上密布千万个三角形的细小气孔,能随气温变化而收缩膨胀,产生调温功能,可吸收人体散发流动的热气,隔绝外界冷空气的入侵,因此羽绒被被广泛推广和应用。对于人体而言,身体的各个部位对温度的感觉及保暖的需求是不同的,但是现有的羽绒被一般采用单独区域的设计理念,也就是一条被子的各处设计及充绒方式均相同,未进行区分,因此不能很好地满足人身体不同部位的保暖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分区式交错充绒羽绒被,分区式结构,能够适应人体不同部位的需求,提高羽绒被的舒适度。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分区式交错充绒羽绒被,包括上下层设置的上被体和下被体;所述上被体被横向设置的上横衬条分隔成上颈肩区、上胸腹区和上腿脚区,所述上颈肩区、上胸腹区、上腿脚区分别被分隔成多个独立的第一上填充腔、多个独立的第二上填充腔、多个独立的第三上填充腔,其中第三上填充腔被多个第三上纵衬条分隔而成;所述下被体被横向设置的下横衬条分隔成下颈肩区、下胸腹区和下腿脚区;所述下颈肩区、下胸腹区、下腿脚区分别被分隔成多个独立的第一下填充腔、多个独立的第二下填充腔、多个独立的第三下填充腔,其中第三下填充腔被多个第三下纵衬条分隔而成;所述第一上填充腔和第一下填充腔,以及第三上填充腔和第三下填充腔上下一一对应;所述第二上填充腔和第二下填充腔上下交错设置;所述第三上纵衬条和第三下纵衬条均为外展式走向;所述上被体和下被体可拆卸连接。作为优选,第一上填充腔被多个纵向设置的第一上纵衬条分隔而成;第二上填充腔被多个纵向设置的第二上纵衬条分隔而成;第一下填充腔被多个纵向设置的第一下纵衬条分隔而成;第二下填充腔被多个纵向设置的第二下纵衬条分隔而成。作为优选,所述上横衬条、下横衬条、第一上纵衬条、第二上纵衬条、第三上纵衬条、第一下纵衬条、第二下纵衬条和第三下纵衬条均为尼龙纱材质。作为优选,在每个第一上填充腔、第二上填充腔、第三上填充腔、第一下填充腔、第二下填充腔和第三下填充腔内均填充羽绒。作为优选,所述上被体和下被体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具体为拉链连接。可以根据季节不同,选择将上被体和下被体拆开使用或连接起来使用。作为优选,在上被体和下被体的两侧、上被体和下被体腿脚区边缘分别对应的通过拉链连接,形成一端开口的睡袋式结构。在使用时,可根据需要选择将上被体和下被体整体覆盖在身体之上,或者身体躺在上被体和下被体之间做睡袋使用,做睡袋使用时可以有效预防儿童踢被问题。作为优选,在上被体和下被体之间或上被体上方可拆卸连接加厚层。作为优选,所述可拆卸连接具体为在上被体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对应设置多个纽扣,在加厚层上设置多个连接扣,所述连接扣与纽扣一一对应,所述纽扣能被栓入连接扣内。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扣为弹性环状橡皮筋。将连接扣与纽扣连接可实现上被体和下被体的连接,在比较寒冷的季节,可以将加厚层连接在上被体上,实现羽绒被的整体加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结构简单,分区式结构,能够适应人体不同部位的需求,提高羽绒被的舒适度;可以通过拆卸改变厚度,能够适应不同季节对羽绒被厚度的需求;既可以作为羽绒被使用,还可以作为睡袋使用,适用范围广。2、本技术能够实现羽绒被的分区,根据人体需要多元化设计,能够分别适应人体不同部位的需求,同时能够方便将羽绒被的首尾区分开,干净卫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上被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下被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上被体和下被体连接后在胸腹区的纵向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上被体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加厚层的俯视图。图中所示:1、上颈肩区,2、上胸腹区,3、上腿脚区,4、第一上填充腔,5、第二上填充腔,6、第三上填充腔,7、下颈肩区,8、下胸腹区,9、下腿脚区,11、第一下填充腔,12、第二下填充腔,13、第三下填充腔,14、第一上纵衬条,15、第二上纵衬条,16、第三上纵衬条,17、第一下纵衬条,18、第二下纵衬条,19、第三下纵衬条,20、上横衬条,21、下横衬条,22、拉链,23、加厚层,24、纽扣,25、连接扣。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如图1、2所示,本技术包括上下层设置的上被体和下被体;所述上被体被横向设置的上横衬条20分隔成上颈肩区1、上胸腹区2和上腿脚区3,所述上颈肩区1被多个纵向设置的第一上纵衬条14分隔形成多个独立的第一上填充腔4,所述上胸腹区2被多个纵向设置的第二上纵衬条15分隔形成多个独立的第二上填充腔5,所述上腿脚区3被多个第三上纵衬条16分隔形成多个独立的第三上填充腔6。所述下被体被横向设置的下横衬条21分隔成下颈肩区7、下胸腹区8和下腿脚区9。所述下颈肩区7被多个纵向设置的第一下纵衬条17分隔形成多个独立的第一下填充腔11,所述下胸腹区8被多个纵向设置的第二下纵衬条18分隔形成多个独立的第二下填充腔12,所述下腿脚区9被多个第三下纵衬条19分隔形成多个独立的第三下填充腔13。在每个第一上填充腔4、第二上填充腔5、第三上填充腔6、第一下填充腔11、第二下填充腔12和第三下填充腔13内均填充羽绒。所述上横衬条20、下横衬条21、第一上纵衬条14、第二上纵衬条15、第三上纵衬条16、第一下纵衬条17、第二下纵衬条18和第三下纵衬条19均为尼龙纱材质。由于人体颈肩部和脚部容易出汗,因此为了方便颈肩部和脚部的透气,所述第一上填充腔4和第一下填充腔11上下一一对应,所述第三上填充腔6和第三下填充腔13上下一一对应,在第一上纵衬条14和第一下纵衬条17对应部位,以及第三上纵衬条16和第三下纵衬条19对应部位形成透气部,具有一定的透气性,在保证一定保暖性的前提下,方便人体颈肩部和脚部的透气。由于人体胸腹部对保暖性要求较高,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上填充腔5和第二下填充腔12上下交错设置,使羽绒被在胸腹区充绒更加均匀,避免出现充绒空白区域,提高保暖效果,适应人体胸腹部保暖性要求高的需求。所述第三上纵衬条16和第三下纵衬条19均为外展式走向,使形成的第三上填充腔6和第三下填充腔13内的充绒方向迎合人体睡眠自然伸展状态,舒适度更高。本技术通过上述结构能够实现羽绒被的分区,根据人体需要多元化设计,能够分别适应人体不同部位的需求,同时能够方便将羽绒被的首尾区分开,干净卫生。所述上被体和下被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可拆卸连接具体为拉链22连接,如图4所示,在上被体和下被体的两侧、上被体和下被体腿脚区边缘分别对应的通过拉链22连接,形成一端开口的睡袋式结构,在使用时,可根据需要选择将上被体和下被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分区式交错充绒羽绒被,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层设置的上被体和下被体;所述上被体被横向设置的上横衬条(20)分隔成上颈肩区(1)、上胸腹区(2)和上腿脚区(3),所述上颈肩区(1)、上胸腹区(2)、上腿脚区(3)分别被分隔成多个独立的第一上填充腔(4)、多个独立的第二上填充腔(5)、多个独立的第三上填充腔(6),其中第三上填充腔(6)被多个第三上纵衬条(16)分隔而成;/n所述下被体被横向设置的下横衬条(21)分隔成下颈肩区(7)、下胸腹区(8)和下腿脚区(9);所述下颈肩区(7)、下胸腹区(8)、下腿脚区(9)分别被分隔成多个独立的第一下填充腔(11)、多个独立的第二下填充腔(12)、多个独立的第三下填充腔(13),其中第三下填充腔(13)被多个第三下纵衬条(19)分隔而成;/n所述第一上填充腔(4)和第一下填充腔(11),以及第三上填充腔(6)和第三下填充腔(13)上下一一对应;所述第二上填充腔(5)和第二下填充腔(12)上下交错设置;所述第三上纵衬条(16)和第三下纵衬条(19)均为外展式走向;所述上被体和下被体可拆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分区式交错充绒羽绒被,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层设置的上被体和下被体;所述上被体被横向设置的上横衬条(20)分隔成上颈肩区(1)、上胸腹区(2)和上腿脚区(3),所述上颈肩区(1)、上胸腹区(2)、上腿脚区(3)分别被分隔成多个独立的第一上填充腔(4)、多个独立的第二上填充腔(5)、多个独立的第三上填充腔(6),其中第三上填充腔(6)被多个第三上纵衬条(16)分隔而成;
所述下被体被横向设置的下横衬条(21)分隔成下颈肩区(7)、下胸腹区(8)和下腿脚区(9);所述下颈肩区(7)、下胸腹区(8)、下腿脚区(9)分别被分隔成多个独立的第一下填充腔(11)、多个独立的第二下填充腔(12)、多个独立的第三下填充腔(13),其中第三下填充腔(13)被多个第三下纵衬条(19)分隔而成;
所述第一上填充腔(4)和第一下填充腔(11),以及第三上填充腔(6)和第三下填充腔(13)上下一一对应;所述第二上填充腔(5)和第二下填充腔(12)上下交错设置;所述第三上纵衬条(16)和第三下纵衬条(19)均为外展式走向;所述上被体和下被体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区式交错充绒羽绒被,其特征在于:第一上填充腔(4)被多个纵向设置的第一上纵衬条(14)分隔而成;第二上填充腔(5)被多个纵向设置的第二上纵衬条(15)分隔而成;第一下填充腔(11)被多个纵向设置的第一下纵衬条(17)分隔而成;第二下填充腔(12)被多个纵向设置的第二下纵衬条(18)分隔而成。


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华权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鸿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