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草原碳循环检测用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3666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1: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草原碳循环检测用收集装置,包括底盖、内箱、氧气浓度检测器、二氧化碳浓度检测器、电灯和蓄电池,所述内箱的外端面固定连接有两组滑块,所述内箱的外端面滑嵌有外保温套,且外保温套靠近滑块的一侧开设有配合滑块使用的滑槽,所述内箱的顶部中心处安装有蓄电池,所述内箱的顶部位于蓄电池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氧气浓度检测器和二氧化碳浓度检测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首先,通过下压推拉把手,将内箱压入土壤中取出土壤,保证土壤的完整性,通过电灯模拟光合作用,保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便于碳循环的检测,其次,通过设置的氧气浓度检测器与二氧化碳浓度检测器,检测出箱体内部碳分子的变化,以直观的观测生态圈的碳循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草原碳循环检测用收集装置
本技术涉及碳循环
,尤其涉及一种草原碳循环检测用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地球上的生物圈、岩石圈、水圈及大气圈中交换,并随地球的运动循环不止的现象。生物圈中的碳循环主要表现在绿色植物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在水的参与下经光合作用转化为葡萄糖并释放出氧气,有机体再利用葡萄糖合成其他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经食物链传递,又成为动物和细菌等其他生物体的一部分。生物体内的碳水化合物一部分作为有机体代谢的能源经呼吸作用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其中储存的能量。然而现有的草原碳循环检测用收集装置仍存在不足之处:首先,现有的草原碳循环检测用收集装置收集时大多会破坏所收集草坪的一个生态圈完整性,使得收集的样本的生态圈碳循环系统遭到破坏,难以实现对碳循环的一个检测,其次,现有的草原碳循环检测用收集装置大多不能对碳循环做出直观的检测观察,功能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破坏生物圈碳循环系统和功能性差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草原碳循环检测用收集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草原碳循环检测用收集装置,包括底盖、内箱、氧气浓度检测器、二氧化碳浓度检测器、电灯和蓄电池,所述内箱的外端面固定连接有两组滑块,所述内箱的外端面滑嵌有外保温套,且外保温套靠近滑块的一侧开设有配合滑块使用的滑槽,所述内箱的顶部中心处安装有蓄电池,所述内箱的顶部位于蓄电池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氧气浓度检测器和二氧化碳浓度检测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氧气浓度检测器和二氧化碳浓度检测器的检测端贯穿内箱并延伸至内箱的内部,所述氧气浓度检测器和二氧化碳浓度检测器的检测端开设有多组吸收孔。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外保温套的外端面底部通过螺纹旋合有底盖,所述底盖与外保温套的底部之间设置有第一垫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电线贯穿并延伸至内箱的内部,且输出电线的末端安装有电灯。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内箱的顶部位于氧气浓度检测器和二氧化碳浓度检测器的外侧安装有推拉把手。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保温套内侧与内箱外端面之间安装有密封垫圈,且密封垫圈的内表面与内箱的外表面紧密贴合。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通过旋合打开底盖,向下挤压推拉把手,将内箱底部压入土壤中后,再向上拉动推拉把手将内箱取出,再将底盖旋合密封好,这样的取土方式,保证了这一片土壤内的水、植物,土壤层和生物体的完整性,再通过内箱内设置的电灯模拟光合作用,以及外保温套对温度的保持,完整的模拟了一个生态圈,保证了生态圈内的碳循环系统的完整性。2、本技术中,通过氧气浓度检测装置与二氧化碳浓度检测装置的检测,通过观测二氧化碳浓度与氧气浓度的变化,直观的观测收集装置中生态圈的碳循环,提升了装置的功能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草原碳循环检测用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简图;图2为本技术剖面图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俯视图的示意图。图例说明:1、底盖;2、滑块;3、外保温套;4、内箱;5、氧气浓度检测器;6、二氧化碳浓度检测器;7、蓄电池;8、推拉把手;9、螺纹;10、吸收孔;11、电灯;12、第一垫圈;13、滑槽;14、密封垫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草原碳循环检测用收集装置,包括底盖1、内箱4、氧气浓度检测器5、二氧化碳浓度检测器6、电灯11和蓄电池7,内箱4的外端面固定连接有两组滑块2,内箱4的外端面滑嵌有外保温套3,且外保温套3靠近滑块2的一侧开设有配合滑块2使用的滑槽13,通过滑块2与滑槽13的配合使用,便于内箱4的滑动,内箱4的顶部中心处安装有蓄电池7,蓄电池7为电灯11提供电能,内箱4的顶部位于蓄电池7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氧气浓度检测器5和二氧化碳浓度检测器6,由此实现对氧气与二氧化碳浓度的检测。具体的,如图2所示,氧气浓度检测器5和二氧化碳浓度检测器6的检测端贯穿内箱4并延伸至内箱4的内部,氧气浓度检测器5和二氧化碳浓度检测器6的检测端开设有多组吸收孔10,便于的内箱4内部气体的采集。具体的,如图2所示,外保温套3的外端面底部通过螺纹9旋合有底盖1,底盖1与外保温套3的底部之间设置有第一垫圈12,保证外保温套3底部的密封性。具体的,如图2所示,蓄电池7的输出电线贯穿并延伸至内箱4的内部,且输出电线的末端安装有电灯11,通过电灯11模拟光合作用。具体的,如图1-3所示,内箱4的顶部位于氧气浓度检测器5和二氧化碳浓度检测器6的外侧安装有推拉把手8,便于内箱4的上下推拉。具体的,如图2和图3所示,保温套3内侧与内箱4外端面之间安装有密封垫圈14,且密封垫圈14的内表面与内箱4的外表面紧密贴合,保证保温套3与内箱4之间的密封性。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旋开底盖1,向下挤压推拉把手8,将内箱4压入土壤中,向上拉动推拉把手8,使得内箱4的底部位于外保温套3的上方,旋合好底盖1,打开电灯11,通过氧气浓度检测器5和二氧化碳浓度检测器6对内箱4内的气体浓度进行检测观察生态圈的碳循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草原碳循环检测用收集装置,包括底盖(1)、内箱(4)、氧气浓度检测器(5)、二氧化碳浓度检测器(6)、电灯(11)和蓄电池(7),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箱(4)的外端面固定连接有两组滑块(2),所述内箱(4)的外端面滑嵌有外保温套(3),且外保温套(3)靠近滑块(2)的一侧开设有配合滑块(2)使用的滑槽(13),所述内箱(4)的顶部中心处安装有蓄电池(7),所述内箱(4)的顶部位于蓄电池(7)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氧气浓度检测器(5)和二氧化碳浓度检测器(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草原碳循环检测用收集装置,包括底盖(1)、内箱(4)、氧气浓度检测器(5)、二氧化碳浓度检测器(6)、电灯(11)和蓄电池(7),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箱(4)的外端面固定连接有两组滑块(2),所述内箱(4)的外端面滑嵌有外保温套(3),且外保温套(3)靠近滑块(2)的一侧开设有配合滑块(2)使用的滑槽(13),所述内箱(4)的顶部中心处安装有蓄电池(7),所述内箱(4)的顶部位于蓄电池(7)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氧气浓度检测器(5)和二氧化碳浓度检测器(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草原碳循环检测用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浓度检测器(5)和二氧化碳浓度检测器(6)的检测端贯穿内箱(4)并延伸至内箱(4)的内部,所述氧气浓度检测器(5)和二氧化碳浓度检测器(6)的检测端开设有多组吸收孔(10)。


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永恒周国英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青海;6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