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膜双垄沟播田除草剂局部施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35098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除草剂施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全膜双垄沟播田除草剂局部施用装置,包括支撑架,支撑架的上表面通过焊接设有储液筒,支撑架的底面架设有喷管,喷管的内部通过注塑设有隔板,喷管的底面通过胶水粘接连接有喷头,支撑架的内部设有第一三通阀,第一三通阀的上表面连接有排液管,排液管的顶端与储液筒的内部相连通;支撑架的内部增设有第一三通阀与第二三通阀,第一三通阀与第二三通阀将液体排出管道分为三条管线,三条管线均与喷管相连通,喷管的内部增设有隔板,隔板对喷管的内部进行封堵,使得液体在喷管内部局部流通,便于对田地进行局部除草。

A local application device of herbicide in full film double ridge and furrow fie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膜双垄沟播田除草剂局部施用装置
本技术属于除草剂施用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全膜双垄沟播田除草剂局部施用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农业种植过程中会使用到除草剂对田中的杂草进行清除,以此来改善农产品的种植环境;在除草剂喷洒过程中有时会因为地面原因(局部地面上并没有长出杂草),或因为部分种植农产品不能够使用除草剂的因素,故除草剂在喷洒过程中需要进行局部喷洒,目前的除草剂施用设备均不能够实现局部喷洒操作,这就需要工作人员对此地区进行手动喷洒作业,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劳动量且工作人员工作效率不够高,针对目前的除草剂使用设备使用过程中所暴露的问题,有必要对施用装置进行结构上的优化与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全膜双垄沟播田除草剂局部施用装置,具有能够对地面进行局部喷洒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膜双垄沟播田除草剂局部施用装置,包括支撑架,支撑架的上表面通过焊接设有储液筒,支撑架的底面架设有喷管,喷管的内部通过注塑设有隔板,喷管的底面通过胶水粘接连接有喷头,支撑架的内部设有第一三通阀,第一三通阀的上表面连接有排液管,排液管的顶端与储液筒的内部相连通,第一三通阀的一端与喷管通过管道相连接,第一三通阀的一侧设有第二三通阀,第一三通阀与第二三通阀通过管道相连通,第二三通阀的两侧与喷管分别通过两个管道相连通。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全膜双垄沟播田除草剂局部施用装置优选技术方案,储液筒的下方位于支撑架的内部架设有马达电机,马达电机的输出轴贯穿储液筒的底面到达储液筒的内部,马达电机的输出轴上套接有搅拌桨叶。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全膜双垄沟播田除草剂局部施用装置优选技术方案,储液筒为空心的圆柱体构件,储液筒的内部放置有过滤筒。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全膜双垄沟播田除草剂局部施用装置优选技术方案,过滤筒为一端密封的空心圆柱体构件,过滤筒的侧表面均匀开设有过滤孔,过滤筒的顶端向外延伸有膨胀环。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全膜双垄沟播田除草剂局部施用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支撑架的下端架设有两组驱动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全膜双垄沟播田除草剂局部施用装置优选技术方案,喷管的内部均匀设有两个隔板,隔板为圆盘构件,隔板对喷管进行密封。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全膜双垄沟播田除草剂局部施用装置优选技术方案,喷头为空心的半球状构件,喷头的外侧表面均匀开设有通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支撑架的内部增设有第一三通阀与第二三通阀,第一三通阀与第二三通阀将液体排出管道分为三条管线,三条管线均与喷管相连通,喷管的内部增设有隔板,隔板对喷管的内部进行封堵,使得液体在喷管内部局部流通,便于对田地进行局部除草。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的喷管仰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的调节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架;2、储液筒;3、过滤筒;4、驱动轮;5、喷管;6、喷头;7、隔板;8、马达电机;9、搅拌桨叶;10、排液管;11、第一三通阀;12、第二三通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全膜双垄沟播田除草剂局部施用装置,包括支撑架1,支撑架1的上表面通过焊接设有储液筒2,支撑架1的底面架设有喷管5,喷管5的内部通过注塑设有隔板7,喷管5的底面通过胶水粘接连接有喷头6,支撑架1的内部设有第一三通阀11,第一三通阀11的上表面连接有排液管10,排液管10的顶端与储液筒2的内部相连通,第一三通阀11的一端与喷管5通过管道相连接,第一三通阀11的一侧设有第二三通阀12,第一三通阀11与第二三通阀12通过管道相连通,第二三通阀12的两侧与喷管5分别通过两个管道相连通,本实施方案中,第一三通阀11与第二三通阀12在调节的过程中控制三截喷管5内部液体的有无,使得液体从喷管5底端的喷头6处喷出,同时对地面进行局部除草。具体的,储液筒2的下方位于支撑架1的内部架设有马达电机8,马达电机8的输出轴贯穿储液筒2的底面到达储液筒2的内部,马达电机8的输出轴上套接有搅拌桨叶9,本实施例中搅拌桨叶9对液体进行搅拌,使得液体中的颗粒物快速的溶解。具体的,储液筒2为空心的圆柱体构件,储液筒2的内部放置有过滤筒3,本实施例中过滤筒3对液体进行初步过滤,避免大颗粒物体进入管道。具体的,过滤筒3为一端密封的空心圆柱体构件,过滤筒3的侧表面均匀开设有过滤孔,过滤筒3的顶端向外延伸有膨胀环,本实施例中膨胀环使得过滤筒3在储液筒2的内部保持稳定,避免过滤筒3的底端与搅拌桨叶9接触。具体的,支撑架1的下端架设有两组驱动轮4,本实施例中两组驱动轮4滚动过程中使得支撑架1在双垄沟上行走。具体的,喷管5的内部均匀设有两个隔板7,隔板7为圆盘构件,隔板7对喷管5进行密封,本实施例中隔板7使得喷管5内部有三截空间,便于对地面进行局部喷洒除草剂。具体的,喷头6为空心的半球状构件,喷头6的外侧表面均匀开设有通孔,本实施例中通孔使得从喷头6处喷出的液体保持圆锥形,便于对地面进行喷洒除草药剂。本实施例中马达电机8、第一三通阀11与第二三通阀12为已经公开的广泛运用于日常生活的已知技术,马达电机8采用东莞市宏艾传动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SST43D2120的伺服马达电机;第一三通阀11与第二三通阀12采用上海轩衢机电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DZT01的电磁三通阀。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技术中该设备使用过程中将除草剂液体倒入储液筒2的内部,液体通过过滤筒3过滤之后进入排液管10的内部,再通过第一三通阀11进行调节排出路径,液体可以通过第一三通阀11与管道直接到达喷管5的内部,还可以通过管道到达第二三通阀12处,由第二三通阀12调节之后通过管道排到喷管5的内部,之后的除草剂液体通过喷头6侧面的通孔喷出;设备使用过程中马达电机8通电运行,并通过其输出轴转动来带动搅拌桨叶9转动,搅拌桨叶9转动过程中对液体进行搅拌,对除草剂液体内部的颗粒物进行搅拌,并使得溶入液体,避免颗粒物堵塞喷头6侧表面的通孔,驱动轮4在滚动过程中带动支撑架1在双垄沟上行走,喷头6中喷出的液体对田地进行除草。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膜双垄沟播田除草剂局部施用装置,包括支撑架(1),其特征在于:支撑架(1)的上表面通过焊接设有储液筒(2),支撑架(1)的底面架设有喷管(5),喷管(5)的内部通过注塑设有隔板(7),喷管(5)的底面通过胶水粘接连接有喷头(6),支撑架(1)的内部设有第一三通阀(11),第一三通阀(11)的上表面连接有排液管(10),排液管(10)的顶端与储液筒(2)的内部相连通,第一三通阀(11)的一端与喷管(5)通过管道相连接,第一三通阀(11)的一侧设有第二三通阀(12),第一三通阀(11)与第二三通阀(12)通过管道相连通,第二三通阀(12)的两侧与喷管(5)分别通过两个管道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膜双垄沟播田除草剂局部施用装置,包括支撑架(1),其特征在于:支撑架(1)的上表面通过焊接设有储液筒(2),支撑架(1)的底面架设有喷管(5),喷管(5)的内部通过注塑设有隔板(7),喷管(5)的底面通过胶水粘接连接有喷头(6),支撑架(1)的内部设有第一三通阀(11),第一三通阀(11)的上表面连接有排液管(10),排液管(10)的顶端与储液筒(2)的内部相连通,第一三通阀(11)的一端与喷管(5)通过管道相连接,第一三通阀(11)的一侧设有第二三通阀(12),第一三通阀(11)与第二三通阀(12)通过管道相连通,第二三通阀(12)的两侧与喷管(5)分别通过两个管道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膜双垄沟播田除草剂局部施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储液筒(2)的下方位于支撑架(1)的内部架设有马达电机(8),马达电机(8)的输出轴贯穿储液筒(2)的底面到达储液筒(2)的内部,马达电机(8)的输出轴上套接有搅拌桨叶(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德成姜延军史广亮李青梅柳建伟韩菊红
申请(专利权)人:平凉市农业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