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旱半干旱区土壤与植被恢复滴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3434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干旱半干旱区土壤与植被恢复滴灌装置,属于滴灌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垫板、收集桶和毛管,收集桶底部焊接有排放管,垫板上通过螺栓安装有机箱,机箱内通过螺栓安装有离心泵,离心泵通过水管分别与排放管和毛管连接,收集桶内顶部焊接有网孔板,收集桶内焊接有隔板,网孔板与隔板之间由上而下依次设置有卵石垫层、石英砂层和活性炭层,毛管上熔接有接头,接头内卡设有微管,微管一端通过螺纹啮合有喷头,机箱上设置有接线插头和泵体开关,接线插头通过电线与泵体开关连接,泵体开关通过电线分别与接线插头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能够收集、过滤并储存雨水,防止堵塞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干旱半干旱区土壤与植被恢复滴灌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干旱半干旱区土壤与植被恢复滴灌装置,属于滴灌装置

技术介绍
滴灌是利用塑料管道将水通过直径约10mm毛管上的孔口或滴头送到作物根部进行局部灌溉,它是目前干旱缺水地区最有效的一种节水灌溉方式,水的利用率可达95%。滴灌较喷灌具有更高的节水增产效果,同时可以结合施肥,提高肥效一倍以上。可适用于果树、蔬菜、经济作物以及温室大棚灌溉,在干旱缺水的地方也可用于大田作物灌溉,在干旱半干旱区安装滴灌装置存在一些问题,干旱半干旱区雨水较少,水源成为十分严重的问题,滴灌装置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微管容易堵塞,严重时会使整个系统无法正常工作,甚至报废,所以现在需要一种干旱半干旱区土壤与植被恢复滴灌装置来帮助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干旱半干旱区土壤与植被恢复滴灌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本技术结构新颖,能够收集、过滤并储存雨水,防止堵塞的情况发生。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干旱半干旱区土壤与植被恢复滴灌装置,包括垫板、收集桶和毛管,所述收集桶底部焊接有排放管,所述垫板上通过螺栓安装有机箱,所述机箱内通过螺栓安装有离心泵,所述离心泵通过水管分别与所述排放管和所述毛管连接,所述收集桶内顶部焊接有网孔板,所述收集桶内焊接有隔板,所述网孔板与所述隔板之间由上而下依次设置有卵石垫层、石英砂层和活性炭层,所述毛管上熔接有接头,所述接头内卡设有微管,所述微管一端通过螺纹啮合有喷头,所述机箱上设置有接线插头和泵体开关,所述接线插头通过电线与所述泵体开关连接,所述泵体开关通过电线分别与接线插头连接。进一步而言,所述隔板上设置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内焊接有J形状的导水管,所述导水管一端焊接有过滤网。进一步而言,所述喷头内卡设有海绵块,所述喷头上设置有喷孔。进一步而言,所述收集桶与所述垫板之间焊接有支架。进一步而言,所述喷头一端内焊接有透网。进一步而言,所述收集桶顶部焊接有集水斗。本技术有益效果:本技术能够通过收集桶收集雨水并进行储存,并且具有过滤功能,从而能够将雨水中的颗粒过滤掉,方便后续滴灌,防止出现微管内部堵塞的情况发生;本技术由于喷头内设置有海绵块,因此能够防止灰尘从外界进入微管内,并且海绵块方便更换,因此能够最大程度上减少微管堵塞的情况。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是本技术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收集桶剖面视图。图3是本技术喷头剖面视图。图4是本技术机箱剖面视图。图中标号:1、垫板;2、收集桶;3、毛管;4、排放管;5、机箱;6、离心泵;7、网孔板;8、隔板;9、卵石垫层;10、石英砂层;11、活性炭层;12、接头;13、微管;14、喷头;15、接线插头;16、泵体开关;17、排水孔;18、导水管;19、过滤网;20、海绵块;21、喷孔;22、支架;23、透网。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4所示,一种干旱半干旱区土壤与植被恢复滴灌装置,包括垫板1、收集桶2和毛管3,收集桶2底部焊接有排放管4,垫板1上通过螺栓安装有机箱5,机箱5内通过螺栓安装有离心泵6,离心泵6通过水管分别与排放管4和毛管3连接,收集桶2内顶部焊接有网孔板7,收集桶2内焊接有隔板8,网孔板7与隔板8之间由上而下依次设置有卵石垫层9、石英砂层10和活性炭层11,毛管3上熔接有接头12,接头12内卡设有微管13,微管13一端通过螺纹啮合有喷头14,机箱5上设置有接线插头15和泵体开关16,接线插头15通过电线与泵体开关16连接,泵体开关16通过电线分别与接线插头15连接。隔板8上设置有排水孔17,排水孔17内焊接有J形状的导水管18,导水管18一端焊接有过滤网19,因此能够通过过滤网19过滤掉颗粒残渣,并将残渣滞留在导水管18内;喷头14内卡设有海绵块20,喷头14上设置有喷孔21,海绵块20能够阻挡外界的尘土进入微管13内,从而能够避免堵塞;收集桶2与垫板1之间焊接有支架22,因此能够保证收集桶2稳固;喷头14一端内焊接有透网23,透网23能够阻挡外界的尘土进入微管13内;收集桶2顶部焊接有集水斗,从而能够扩大集水面积。本技术工作原理:本技术在使用时,出现降雨时雨水能够流入收集桶2内,雨水穿过网孔板7、卵石垫层9、石英砂层10和活性炭层11,卵石垫层9和石英砂层10能够过滤掉雨水中的大小颗粒杂质,并且活性炭层11能够吸附掉雨水中的有害物质,之后雨水通过排水孔能够流入导水管18内,由于导水管18一端焊接有过滤网19,因此能够通过过滤网19过滤掉颗粒残渣,并且由于导水管18为J形状,因此残渣能够滞留在导水管18内,最终过滤后的雨水会存储在收集桶2内,当需要进行滴灌时,将接线插头15接入外接电源,通过泵体开关16启动离心泵6,因此离心泵6能够将收集桶2内的水抽入毛管3内通过微管13和喷头14喷到植被根部,由于喷头14内设置有海绵块20,因此能够防止灰尘从外界进入微管13内,海绵块20内吸收大量灰尘后,拧下喷头14能够更换海绵块20,本技术结构新颖,能够收集、过滤并储存雨水,防止堵塞的情况发生。以上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本技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干旱半干旱区土壤与植被恢复滴灌装置,包括垫板(1)、收集桶(2)和毛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桶(2)底部焊接有排放管(4),所述垫板(1)上通过螺栓安装有机箱(5),所述机箱(5)内通过螺栓安装有离心泵(6),所述离心泵(6)通过水管分别与所述排放管(4)和所述毛管(3)连接,所述收集桶(2)内顶部焊接有网孔板(7),所述收集桶(2)内焊接有隔板(8),所述网孔板(7)与所述隔板(8)之间由上而下依次设置有卵石垫层(9)、石英砂层(10)和活性炭层(11),所述毛管(3)上熔接有接头(12),所述接头(12)内卡设有微管(13),所述微管(13)一端通过螺纹啮合有喷头(14),所述机箱(5)上设置有接线插头(15)和泵体开关(16),所述接线插头(15)通过电线与所述泵体开关(16)连接,所述泵体开关(16)通过电线分别与接线插头(15)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旱半干旱区土壤与植被恢复滴灌装置,包括垫板(1)、收集桶(2)和毛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桶(2)底部焊接有排放管(4),所述垫板(1)上通过螺栓安装有机箱(5),所述机箱(5)内通过螺栓安装有离心泵(6),所述离心泵(6)通过水管分别与所述排放管(4)和所述毛管(3)连接,所述收集桶(2)内顶部焊接有网孔板(7),所述收集桶(2)内焊接有隔板(8),所述网孔板(7)与所述隔板(8)之间由上而下依次设置有卵石垫层(9)、石英砂层(10)和活性炭层(11),所述毛管(3)上熔接有接头(12),所述接头(12)内卡设有微管(13),所述微管(13)一端通过螺纹啮合有喷头(14),所述机箱(5)上设置有接线插头(15)和泵体开关(16),所述接线插头(15)通过电线与所述泵体开关(16)连接,所述泵体开关(16)通过电线分别与接线插头(15)连接。


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缑倩倩王国华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师范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