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底壳组件和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34297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底壳组件,包括底壳和底壳泡沫,所述底壳上固定设有泡沫压板,所述底壳和泡沫压板通过转动配合结构可拆卸地连接,所述泡沫压板将泡沫扣合在底壳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包括以上所述的底壳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计一种新的底壳泡沫装配方式,泡沫通过泡沫压板固定在底壳上,泡沫压板与底壳通过转动部件配合连接,泡沫压板代替传统的泡沫打胶固定方式,一方面改变泡沫底壳的装配方式,提高装配效率,缩短工时,另一方面摒弃传统打胶固定方式,无胶味气体,改善操作人员的劳动环境。

A kind of bottom shell assembly and air conditio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底壳组件和空调器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
,特别涉及一种底壳组件和空调器。
技术介绍
空调器是热量转换的家用电器,在空调器的底壳风道背部都要粘贴一层较厚的泡沫,此泡沫的作用是防止在底壳风道背部因冷热气流交汇产生凝结水,若有凝结水会导致用户墙壁泛潮发霉。而现有的空调器的底壳背部的泡沫在生产过程中是通过打胶粘贴的方式进行固定在底壳风道背部。在底壳上均匀打胶,将泡沫精确定位并按压在底壳上,现有技术中这种底壳泡沫装配生产方式过程复杂,耗时耗力,装配效率低。传统打胶固定方式中的胶体会散发气味,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恶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底壳组件和空调器,解决底壳组件底壳泡沫装配过程及装配方式复杂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底壳组件和空调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底壳组件,包括底壳和底壳泡沫,所述底壳上固定设有泡沫压板,所述底壳和泡沫压板通过转动配合结构可拆卸地连接,所述泡沫压板将泡沫扣合在底壳内。进一步,所述泡沫压板呈长方形板状结构,所述泡沫压板的横截面形状与底壳泡沫的横截面形状相同呈弧线状结构,从而所述泡沫压板将底壳泡沫扣合在底壳内。进一步,所述转动配合结构包括设置在泡沫压板上的转动部件和设置在底壳上的转轴部件。进一步,所述转动部件包括弹臂、转动杆和板状结构,所述弹臂和转动杆固定连接,所述弹臂通过板状结构与泡沫压板固定连接。进一步,弹臂呈Z字型杆状结构,所述Z字型杆状结构包括两个横杆和一个竖杆,所述转动杆设置在竖杆中下部平行于下部横杆,所述下部横杆顶端设有凸台,从而与转轴部件配合转动。进一步,所述转动杆的长度长于下部横杆的长度。进一步,所述转轴部件包括转轴和卡环,所述转轴和卡环分别固定在底壳上,所述转轴为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下部开设有水平方向的通孔供转动杆穿过该孔。进一步,所述卡环为环形板状结构设置在连接块一侧,所述卡环的通孔使转动部件的转动杆和弹臂下部横杆穿过。进一步,所述弹臂下部横杆设有凸台,所述凸台与卡环侧壁扣合连接,从而防止泡沫压板左右窜动。进一步,所述泡沫压板的下侧边缘设有卡扣,所述底壳的筋板上设置有与卡扣相配合的卡槽。进一步,所述泡沫压板的打开角度范围为30°~90°。一种空调器,包括如以上所述的底壳组件。本技术的一种底壳组件和空调器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通过设计一种新的底壳泡沫装配方式,泡沫通过泡沫压板固定在底壳上,泡沫压板与底壳通过转动部件可拆卸地配合连接,泡沫压板代替传统的泡沫打胶固定方式,一方面改变泡沫底壳的装配方式,提高装配效率,缩短工时,另一方面摒弃传统打胶固定方式,无胶味气体,改善操作人员的劳动环境。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的泡沫压板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局部放大图。图中标号说明:1、底壳;2、底壳泡沫;3、泡沫压板;4、卡扣;5、卡槽;6、转动配合结构;7、转动部件;71、弹臂;72、转动杆;8、转轴部件;81、转轴;82、卡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一种底壳组件和空调器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如图1和图2所示,底壳组件包括底壳泡沫2和底壳1,底壳泡沫2通过泡沫压板3将底壳泡沫2固定在底壳1内。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的底壳泡沫2的装配方式,如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传统打胶固定底壳泡沫2的方式,步骤复杂,装配效率低,本实施例中提出增加一个配件泡沫压板3,通过泡沫压板3将底壳泡沫2固定在底壳1内,即泡沫压板3与底壳1装配,底壳泡沫2装配在泡沫压板3与底壳1中间,底壳1和泡沫压板3通过转动配合结构可拆卸地连接,泡沫压板3把底壳泡沫2压紧装配在底壳1上。如图4所示,泡沫压板3整体结构呈长方形板状结构,泡沫压板3能够完全覆盖底壳泡沫2,泡沫压板3的横截面形状与底壳泡沫2的横截面形状相同,呈弧线状结构,为了能够将泡沫压板3与底壳泡沫2之间配合间隙均匀,底壳泡沫2能够受力均匀的压紧在底壳1背部。如图3所示,为了将底壳泡沫2装配在泡沫压板3与底壳1中间,首先将泡沫压板3与底壳1固定连接。优选地,泡沫压板3与底壳1通过转动部件7配合连接,在底壳1的背部设有与泡沫压板3转动活页配合的结构。泡沫压板3上的转动部件7与底壳1上的转轴部件8转动配合结构6,从而泡沫压板3打开将底壳泡沫2放入其中扣合固定在底壳1上。为了将泡沫压板3的打开角度至少能够放入底壳泡沫2,泡沫压板3的打开角度范围为30°~90°。作为优选,泡沫压板3的打开角度范围为45°~60°。基于上述实施例,转动配合结构6包括设置在泡沫压板3上的转动部件7,转动部件7包括弹臂71和转动杆72,弹臂71和转动杆72固定连接。弹臂71通过板状结构与泡沫压板3固定连接,弹臂71呈Z字型杆状结构固定在泡沫压板3上,Z字型杆状结构包括两个横杆和一个竖杆,转动杆72设置在竖杆中下部平行于下部横杆,下部横杆顶端设有凸台,与转轴部件8配合连接,转动杆72的长度长于下部横杆的长度,从而与转轴部件8配合转动。如图5和图6所示,转动配合结构6还包括设置在底壳1上的转轴部件8,转轴部件8包括转轴81和卡环82,转轴81和卡环82分别固定在底壳1上,转轴81为一连接块,连接块的下部开设有水平方向的通孔,连接块的长度与转动部件7转动杆72的长度相同或略大于转动杆72的长度,使得转动杆72通过连接块的通孔形成间隙配合。卡环82为环形板状结构以固定距离设置在连接块的一侧,卡环82的通孔能够使转动部件7的转动杆72和弹臂71下部横杆穿过,弹臂71下部横杆的凸台与卡环82侧壁扣合连接,防止泡沫压板3左右窜动。转动配合结构6通过将转动部件7的弹臂71和转动杆72共同穿过卡环82,弹臂71与底壳1上的卡环82相配合,转动部件7的转动杆72与转轴81间隙配合,从而泡沫压板3绕转轴81转动。进一步,转动配合结构6设置在泡沫压板3和底壳1的上部。优选地,在泡沫压板3顶部两端分别设有转动部件7,相应地在底壳1底部两端分别设有转轴部件8与泡沫压板3转动配件相配合转动。进一步,泡沫压板3与底壳1转动打开时通过转动配合结构6,当泡沫压板3将底壳泡沫2固定在底壳1上,需要将泡沫压板3扣合在底壳1上,泡沫压板3通过卡扣4配合结构将泡沫压板3扣合在底壳1上。基于上述实施例,泡沫压板3的下侧边缘设有卡扣4,底壳1的筋板上设置有与卡扣4相配合的卡槽5,使得泡沫压板3扣合在底壳1上。作为优选,泡沫压板3上的卡扣4是和泡沫压板3一体成型结构,或泡沫压板3上设有多个卡扣4,相对应地,底壳1的筋板上设有与之相配合的卡扣4,从而泡沫压板3扣合在底壳1上。作为优选,泡沫压板3与底壳1的底部扣合方式不局限于卡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底壳组件,包括底壳(1)和底壳泡沫(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1)上固定设有泡沫压板(3),所述底壳(1)和泡沫压板(3)通过转动配合结构(6)可拆卸地连接,所述泡沫压板(3)将泡沫扣合在底壳(1)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底壳组件,包括底壳(1)和底壳泡沫(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1)上固定设有泡沫压板(3),所述底壳(1)和泡沫压板(3)通过转动配合结构(6)可拆卸地连接,所述泡沫压板(3)将泡沫扣合在底壳(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压板(3)呈长方形板状结构,所述泡沫压板(3)的横截面形状与底壳泡沫(2)的横截面形状相同呈弧线状结构,从而所述泡沫压板(3)将底壳泡沫(2)扣合在底壳(1)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配合结构(6)包括设置在泡沫压板(3)上的转动部件(7)和设置在底壳(1)上的转轴部件(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底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件(7)包括弹臂(71)、转动杆(72)和板状结构,所述弹臂(71)和转动杆(72)固定连接,所述弹臂(71)通过板状结构与泡沫压板(3)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底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臂(71)呈Z字型杆状结构,所述Z字型杆状结构包括两个横杆和一个竖杆,所述转动杆(72)设置在竖杆中下部平行于下部横杆,所述下部横杆顶端设有凸台,从而与转轴部件(8)配合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全华王富安曹伟徐进炜李如强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