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种植花箱雨水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3398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种植花箱雨水收集装置,包括花箱主体,所述花箱主体的下部作为储水区,所述花箱主体上储水区的上部设置有种植槽和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具有贯通孔且贯通孔上安装有上下贯通的下水杆,所述下水杆的顶端设置有集雨槽,所述集雨槽上设置有两个后支杆和两个前支杆,后集雨件和前集雨件的末端合围形成集雨孔,所述集雨孔位于所述集雨槽的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兼具有雨水收集、存水和种植箱的功能,雨水经前后集雨件收集后通过收集孔流经下水杆流入并存储在储水区中,在需要使用储水区中的水的时候,直接连通出水管进行浇灌即可,节约了水资源,节省了搬运浇灌用水的麻烦,节省了浇灌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种植花箱雨水收集装置
本技术属于种植花箱,具体涉及一种种植花箱雨水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人们对城市绿化工程的要求正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提高,城市美化和绿化的规模也日益增大。城市的道路两旁,庭院的门口,经常使用种植花箱布置绿化,但现有的种植花箱,多是纯粹的大花盆,需要绿化人员定时定量的浇水,在浇水时,通常使用的是从水源处拉水管、或是用盛水的器皿搬运过来浇水,较为不便。将雨水收集后进行植物的浇灌是一种很好的节约淡水资源的方法,中国专利201220013956.1公开了一种扇形花盆集雨器,其特征是配合花盆使用的一种扇形集雨器,所述集雨器在展开时上部开敞,下部通过固定带、固定扣装置围绕着花茎与花盆的顶面相连接,与花盆顶部形状相适应。该技术可以实现雨水的收集,但若将扇形的集雨器应用于种植花箱上显然会增大种植花箱的占地面积,影响行人的通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不阻碍行人通行且能够集雨并储存雨水的种植花箱雨水收集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种植花箱雨水收集装置,包括花箱主体,所述花箱主体的下部作为储水区,所述花箱主体上储水区的上部设置有种植槽和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位于种植槽的宽边一侧,所述安装板具有贯通孔且贯通孔上安装有上下贯通的下水杆,所述下水杆的顶端设置有集雨槽,所述集雨槽上设置有两个后支杆和两个前支杆,所述后支杆和前支杆分别倾斜向上设置,所述后支杆上安装有后集雨件,所述前支杆上安装有前集雨件,且后集雨件和前集雨件的末端合围形成集雨孔,所述集雨孔位于所述集雨槽的上方。进一步的,所述集雨槽的侧壁上布设有4个支件,所述支件包括固定设置在集雨槽上的固定部和倾斜固定在固定部顶端的插杆部,所述后支杆和前支杆分别可拆卸的设置在支件上。进一步的,相邻两个插杆部之间的距离沿支件的延伸方向从下到上逐渐增加。进一步的,所述支件分为后支件和前支件,所述后支件的插杆部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所述前支件的插杆部与水平面的夹角。进一步的,所述后集雨件的两侧弯折并形成后侧翼,所述前集雨件的两侧弯折形成前侧翼,所述后侧翼的一侧与前侧翼的一侧连接。进一步的,还包括侧集雨件,所述侧集雨件的相对两侧面分别与后集雨件和前集雨件连接,所述侧集雨件、后集雨件和前集雨件共同形成大口在上小口在下的扩口结构。进一步的,所述花箱主体内部在种植槽的一侧、下水杆的正下方设置有过滤部件。进一步的,所述花箱主体的下部或底部设置有出水管,所述花箱主体的箱底朝向所述出水管倾斜向下设置。进一步的,所述出水管上安装有出水阀。进一步的,所述花箱主体的一侧对应过滤部件上方的位置上设置有允许过滤部件通过的更换门。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13)上还设置有额外加水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兼具有雨水收集、存水和种植箱的功能,雨水经前后集雨件收集后通过收集孔流经下水杆流入并存储在储水区中,在需要使用储水区中的水的时候,直接连通出水管进行浇灌即可,节约了水资源,节省了搬运浇灌用水的麻烦,节省了浇灌时间;本技术充分利用了花箱主体的结构,可以无需另设储水槽,结构简单,实用,成本较低,集雨件面积大,能够收集到较大面积的雨水,且集雨件位于花箱主体的上方,不会影响到路上行人的走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集雨槽的装配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集雨槽以及支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前集雨件与后集雨件的俯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前集雨件与后集雨件的立体示意图。图中,后支杆1、后集雨件2、前支杆3、前集雨件4、花箱主体5、种植槽6、出水阀7、出水管8、箱底9、储水区10、过滤部件11、更换门12、安装板13、下水杆14、集雨槽15、后支件16、前支件17、侧集雨件18、集雨孔19、后侧翼20、前侧翼21、支撑件2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种植花箱雨水收集装置,包括花箱主体5,花箱主体5的下部作为储水区10,花箱主体5上储水区10的上部设置有种植槽6和安装板13,安装板13位于种植槽6的宽边一侧,安装板13具有贯通孔且贯通孔上安装有上下贯通的下水杆14,下水杆14的顶端设置有集雨槽15,集雨槽15上设置有两个后支杆1和两个前支杆3,后支杆1和前支杆3分别倾斜向上设置,后支杆1上安装有后集雨件2,前支杆3上安装有前集雨件4,且后集雨件2和前集雨件4的末端合围形成集雨孔19,集雨孔19位于集雨槽15的上方;其中,种植槽6是一个长方形的槽体结构,种植槽6的长度略小于花箱主体5的长度,从而预留出安装板13的安装位置,花箱主体5的中部架设有支撑件22,支撑件22可以是角钢、方管或长板,种植槽6通过放置在支撑件22上实现固定,当然也可以在种植槽6的侧边上设置侧宽边并上辅以螺钉固定于花箱主体5上。安装板13的宽边两侧设置有竖着的安装部并通过安装部与花箱主体5螺钉螺母固定。后支杆1和前支杆3粘接或焊接或螺钉固定在集雨槽15上;前集雨件4和后集雨件2的材质相同,为防水部或塑料板或塑料膜或铁皮板等等不漏水的板材;前集雨件4和后集雨件2的材质相同通过设置在各自本体上的套环套设或粘接或螺钉或汽钉的方式固定在支杆上;集雨槽15大致为类似现有技术中的雨水斗。如图1至图4所示,具体的,集雨槽15的侧壁上布设有4个支件,支件包括固定设置在集雨槽15上的固定部和倾斜固定在固定部顶端的插杆部,后支杆1和前支杆3分别螺纹连接或插接在支件上;优选的,相邻两个插杆部之间的距离沿支件的延伸方向从下到上逐渐增加,即插杆部所连接形成的立体形状大致是朝天的喇叭形状或底面在上的梯形的形状,这样子雨水落在前集雨件4和后集雨件2上后就能随各集雨件的表面流到集雨孔9处。优选的,如图1至图3所示,支件分为后支件16和前支件17,后支件16的插杆部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前支件17的插杆部与水平面的夹角,从而在前集雨件4和后集雨件2固定在各自的支件上时,在前集雨件4与后集雨件2之间有高度上的错位,同时,前集雨件4的尺寸大于后集雨件2的尺寸,从而达到视觉上的自然、飘逸、美观,优选的,如图1至图4所示,前集雨件4的长度大于后集雨件2的长度且前集雨件4对应设置在种植槽6的上方,这样就能避免大量的雨水直接打在植物上,保持植物枝叶的完整形态。优选的,如图1、图4所示,后集雨件2的两侧弯折并形成后侧翼20,前集雨件4的两侧弯折形成前侧翼21,后侧翼20的一侧与前侧翼21的一侧密封连接,以利于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种植花箱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花箱主体(5),所述花箱主体(5)的下部作为储水区(10),所述花箱主体(5)上储水区(10)的上部设置有种植槽(6)和安装板(13),所述安装板(13)位于种植槽(6)的宽边一侧,所述安装板(13)具有贯通孔且贯通孔上安装有上下贯通的下水杆(14),所述下水杆(14)的顶端设置有集雨槽(15),所述集雨槽(15)上设置有两个后支杆(1)和两个前支杆(3),所述后支杆(1)和前支杆(3)分别倾斜向上设置,所述后支杆(1)上安装有后集雨件(2),所述前支杆(3)上安装有前集雨件(4),且后集雨件(2)和前集雨件(4)的末端合围形成集雨孔(19),所述集雨孔(19)位于所述集雨槽(15)的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种植花箱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花箱主体(5),所述花箱主体(5)的下部作为储水区(10),所述花箱主体(5)上储水区(10)的上部设置有种植槽(6)和安装板(13),所述安装板(13)位于种植槽(6)的宽边一侧,所述安装板(13)具有贯通孔且贯通孔上安装有上下贯通的下水杆(14),所述下水杆(14)的顶端设置有集雨槽(15),所述集雨槽(15)上设置有两个后支杆(1)和两个前支杆(3),所述后支杆(1)和前支杆(3)分别倾斜向上设置,所述后支杆(1)上安装有后集雨件(2),所述前支杆(3)上安装有前集雨件(4),且后集雨件(2)和前集雨件(4)的末端合围形成集雨孔(19),所述集雨孔(19)位于所述集雨槽(15)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花箱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雨槽(15)的侧壁上布设有4个支件,所述支件包括固定设置在集雨槽(15)上的固定部和倾斜固定在固定部顶端的插杆部,所述后支杆(1)和前支杆(3)分别可拆卸的设置在支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种植花箱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插杆部之间的距离沿支件的延伸方向从下到上逐渐增加。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丹张茂王亚明许文阁许家祺徐媛媛杨小利申新刚王军超陈冲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城市园丁园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