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灯罩、车灯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3336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0:5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具有紫外线防护能力的灯罩及使用该种灯罩的车灯及汽车。本申请提供一种灯罩,灯罩本体的内表面和/或外表面和/或内部设有具有防紫外线功能的保护膜;所述保护膜为聚酰亚胺膜。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地减少了紫外光进入到灯罩内,对紫外线(UV射线)的透过率在1%以下,保护了灯罩内的光源,提高了灯的使用寿命;尤其当聚酰亚胺膜在设定的厚度范围内的时候,其抗紫外线的能力更强,效果更显著。

A kind of lampshade, lamp and automobi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灯罩、车灯及汽车
本公开一般涉及光
,具体涉及一种灯罩、车灯及汽车。
技术介绍
LED作为汽车后灯的首选光源,已被广泛且成熟应用于各种功能的汽车信号灯上。但LED作为点光源,应用于汽车后灯中的某一功能的信号灯时,一般需要多颗LED来实现一个功能,多颗LED的发光效果,不依靠良好的光学反射系统及配光镜的配合使用,很难达到良好的发光均匀性。另一方面,由于点光源发光效果的限制,很难在LED光源电路控制上设计一种动态效果控制电路,来达到良好的视觉效果。而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产品拥有两大优势:一方面其自发光的特性,不需要任何光源系统的支持,且OLED发光体的厚度只有1.4毫米,未来的尾灯甚至可以做到像贴纸一样粘贴在车尾,无需占用后备箱的空间,在体积上与普通LED产品相比拥有更大的优势;另一方面,与LED的点光源相比,OLED拥有面光源和漫反射的特点,光质均匀,可实现无级调光,不会投射任何阴影,使它非常适合用来制作汽车尾灯产品。室外用灯,例如车灯需要长时间暴露于太阳下;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属于高能量光线,会对车灯中的元器件造成影响。例如电路在高能量光线下可能会发生异常。目前固态半导体光源车灯使用量正在大幅增加,半导体光源有LED和OLED,LED和OLED在高能量光线下会有不同程度的损害,从而影响正常工作。总之,太阳光中的高能量光线将影响车灯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具有紫外线防护能力的灯罩及使用该种灯罩的车灯及汽车。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灯罩,包括灯罩本体,所述灯罩本体的内表面和/或外表面和/或内部设有具有防紫外线功能的保护膜。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灯罩本体包括包括叠加设置的内罩体和外罩体;所述保护膜位于所述内罩体和外罩体之间。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灯罩本体内设有中空的腔体;所述腔体设有连通到灯罩本体外部的开口;所述保护膜从所述开口插入所述腔体内。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保护膜中掺入有近紫外光吸收剂;所述近紫外光吸收剂对波长为400nm-500nm范围内的近紫外光的透过率小于等于1%。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保护膜中掺入有红外吸收剂。保护膜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保护膜为聚酰亚胺膜。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聚酰亚胺膜的厚度为1nm-10mm,优选为10um-500um。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聚酰亚胺膜对波长为200nm-400nm范围内的UV射线的透过率小于等于1%。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保护膜通过静电吸附或光学胶粘贴的方式固定在所述灯罩本体的内表面和/或外表面和/或内部。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光学胶为OCA胶。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聚酰亚胺膜通过以下任意一种方式在所述灯罩本体的内表面和/或外表面和/或内部形成:狭缝涂布聚酰亚胺溶液并烘干或,喷涂聚酰亚胺溶液并烘干或,浸渍提拉聚酰亚胺溶液并烘干或,3D打印聚酰亚胺溶液。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聚酰亚胺膜由混合有散射粒子或微透镜数组的聚酰亚胺胶体在所述灯罩本体的内表面和/或外表面和/或内部直接涂布烘干形成。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聚酰亚胺膜的表面涂布有树脂层,所述树脂层中分布有散射粒子或微透镜数组。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使用上述任意一种灯罩的车灯,所述光源为LED和/或OLED。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使用上述车灯的汽车。本申请设计的灯罩,尤其适用于室外灯,例如车灯、路灯;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灯罩的内侧和/或外侧和/或内部设置具有防紫外线功能的保护膜,优选为聚酰亚胺膜,有效地减少了紫外线光-高能量光线进入到灯罩内,对紫外线(UV射线)的透过率在1%以下,对可见光的穿透率在85%以上;保护了灯罩内的光源,提高了灯的使用寿命;尤其当聚酰亚胺膜在设定的厚度范围内的时候,其抗紫外线的能力更强,效果更显著。根据本申请某些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聚酰亚胺膜内掺入近紫外光吸收剂,例如蓝光吸收剂,使得灯罩对近紫外光线也起到了阻挡的效果,对灯内的元件起到了更全面的防护作用。根据本申请某些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聚酰亚胺膜内掺入红外吸收剂,可降低灯罩内的温度,进一步提高车灯的使用寿命。根据本申请某些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聚酰亚胺膜中掺入散射粒子或微透镜数组,可以提高灯罩内光的提取率。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是本申请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第二种、第三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第四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第五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第六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第七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0、灯罩本体;20、聚酰亚胺膜;30、散射粒子;11、内罩体;12、外罩体;13、腔体;14、开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专利技术,而非对该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一:请参考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灯罩的厚度方向的部分切面结构示意图,该灯罩包括灯罩本体10,所述灯罩本体10的外表面设有具有防紫外线功能的保护膜,保护膜为喷涂制作形成的一层10um厚的聚酰亚胺膜20。在制作过程中,在灯罩本体10的外表面喷涂聚酰亚胺溶液后烘干,即可形成聚酰亚胺膜。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内表面”指的是灯罩本体10的朝向灯光的一面;“外表面”指的是灯罩本体10的朝向户外的一面,也即直接被太阳光照射的一面。实验发现,实施例一的灯罩使用在车灯上,对波长范围为200nm-400nm的紫外线的透过率为0.8%,而对波长为550nm-650nm波段的光源的穿透率为90%。实施例二:请参考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灯罩的厚度方向的部分切面结构示意图,该灯罩包括灯罩本体10,所述灯罩本体10的内表面喷涂制作有一层100um厚的聚酰亚胺膜20。在本实施例中,聚酰亚胺膜20中掺入有蓝光吸收剂。实验发现,实施例二的灯罩使用在车灯上,对波长范围为200nm-500nm的紫外线的透过率为0.87%,而对波长为550nm-650nm波段的光源的的穿透率为88%。本实施例中的蓝光吸收剂的掺入,使得聚酰亚胺膜的阻挡波段扩展到了近紫外波段,也即400nm-5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灯罩,其特征在于,包括灯罩本体,所述灯罩本体的内表面和/或外表面和/或内部设有具有防紫外线功能的保护膜;/n所述灯罩本体包括叠加设置的内罩体和外罩体;所述保护膜位于所述内罩体和外罩体之间,或,/n所述灯罩本体内设有中空的腔体;所述腔体设有连通到灯罩本体外部的开口;所述保护膜从所述开口插入所述腔体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灯罩,其特征在于,包括灯罩本体,所述灯罩本体的内表面和/或外表面和/或内部设有具有防紫外线功能的保护膜;
所述灯罩本体包括叠加设置的内罩体和外罩体;所述保护膜位于所述内罩体和外罩体之间,或,
所述灯罩本体内设有中空的腔体;所述腔体设有连通到灯罩本体外部的开口;所述保护膜从所述开口插入所述腔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膜中掺入有近紫外光吸收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膜中掺入有红外吸收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膜为聚酰亚胺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灯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亚胺膜的厚度为1nm-10m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灯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亚胺膜的厚度为10um-500um。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灯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亚胺膜对波长为200nm-400nm范围内的光线的透过率小于等于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立雪李育豪朱映光张国辉胡永岚
申请(专利权)人:固安翌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