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源线过线结构及电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30782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风扇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电源线过线结构及电风扇,包括支撑座、连接板、旋转驱动机构、过线套,所述旋转驱动机构设置于连接板上用于驱动连接板相对于支撑座旋转,所述过线套上设有过线管,所述支撑座上设有过线套定位孔,所述连接板上设有过线套安装孔,所述过线套不可转动的设置于支撑座上,且过线套定位孔、过线管、过线套安装孔同轴布置供线路穿过,所述旋转驱动机构与过线套连接进而带动连接板转动,所述过线套采用POM材料,能有效降低电源线磨线噪音,且所述过线套作为支撑座与旋转驱动机构之间的连接件,实现一种零件多种用途,简化零件数量、节省组装装配工时,降低整机成本。

A kind of power line structure and electric fa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源线过线结构及电风扇
本技术涉及风扇
,具体的涉及一种电源线过线结构及电风扇。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带左右摇头功能的台扇,电源线多从机身中心过线,机身在左右摇头过程中带动电源线转动,电源线和中间过线零件壁产生摩擦,产生磨线噪音,且风扇的左右摇头功能需要多个零件与同步电机配合实现,其零件数量多,组装的装配工时长,整机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电源线过线结构及电风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源线过线结构,括支撑座、连接板、旋转驱动机构,所述旋转驱动机构设置于连接板上用于驱动连接板相对于支撑座旋转,还包括过线套,所述过线套上设有过线管,所述支撑座上设有过线套定位孔,所述连接板上设有过线套安装孔,所述过线套不可转动的设置于支撑座上,且过线套定位孔、过线管、过线套安装孔同轴布置供线路穿过,所述旋转驱动机构与过线套连接进而带动连接板转动。进一步的,所述过线套采用POM材料。进一步的,所述过线管两端采用倒大圆角的方式向内壁过度。进一步的,所述过线套上设有限位槽,所述支撑座上设有与限位槽相适配的限位块,所述限位槽与限位块相适配时阻挡过线套在支撑座上转动。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座上设有过线柱,所述过线套上设有与过线柱相适配的过线柱限位槽。进一步的,所述过线柱由过线套定位孔向连接板方向延伸,所述过线柱限位槽与过线管同轴布置。进一步的,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传动部件,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传动部件与过线套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传动部件包括曲柄和连杆,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曲柄连接,连杆两端分别与曲柄和过线套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过线套上设有与曲柄连接的连杆限位柱。一种电风扇,包括机身,还包括上述电源线过线结构,电源线过线结构设置在机身上。由上述对本技术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源线过线结构及电风扇,在内部设有采用POM材料制成的过线套,POM材料润滑性好,当过线套和电源线之间产生相对运动时,两者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小,能有效降低电源线磨线噪音;且过线套两端采用倒大圆角的方式,电源线通过时顺滑过渡,可防止电源线过线时折弯角度过大、摩擦力增加,导致磨线噪音增大,同时,所述过线套作为支撑座与旋转驱动机构的连接件,能带动连接板相对于支撑座转动,实现一种零件多种用途,简化零件数量,节省组装装配工时,降低整机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电源线过线结构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电源线过线结构旋转驱动机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电源线过线结构截面图;图4为本技术电源线过线结构去除连接板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电源线过线结构过线套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电源线过线结构支撑座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电源线过线结构连接板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电源线过线结构连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参照图1-8所示,一种电源线过线结构,括支撑座1、连接板2、旋转驱动机构3、过线套4,所述旋转驱动机构3设置于连接板2上用于驱动连接板2相对于支撑座1旋转,所述过线套4上设有过线管41,所述支撑座1上设有过线套定位孔11,所述连接板2上设有过线套安装孔21,所述过线套不可转动的设置于支撑座上,且过线套定位孔11、过线管41、过线套安装孔21同轴布置供线路穿过,所述旋转驱动机构3与过线套4连接进而带动连接板2转动。所述过线套4采用POM材料,POM材料润滑性好,当过线套4和电源线5之间产生相对运动时,两者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小,从而能有效降低磨线噪音,所述过线管41两端采用倒大圆角42的方式向内壁43过度,电源线5通过时顺滑过渡,可防止电源线5过线时折弯角度过大、摩擦力增加,导致磨线噪音过大。所述过线套4上设有限位槽44,所述支撑座1上设有与限位槽44相适配的限位块12,所述限位槽44与限位块12相适配时阻挡过线套4在支撑座1上转动,此时,所述过线套4与所述支撑座1相对静止,形成一个整体,所述旋转驱动机构3能驱动所述连接板2相对于所述支撑座1转动。所述支撑座1上设有过线柱13,所述过线套4上设有与过线柱13相适配的过线柱限位槽45。所述过线柱13由过线套定位孔11向连接板2方向延伸,所述过线柱限位槽45与过线管41同轴布置。安装时,所述过线柱13安装在所述过线柱限位槽45中,且所述过线套4的限位槽44与所述支撑座1的限位块12卡接,使所述过线套4与所述支撑座1相对静止,形成一个整体。所述旋转驱动机构3包括驱动电机31、传动部件32,所述驱动电机31的输出端通过传动部件32与过线套4连接。所述传动部件32包括曲柄321和连杆322,所述驱动电机31的输出端与曲柄321连接,连杆322两端分别与曲柄321和过线套4连接。所述过线套4上设有与曲柄321连接的连杆限位柱46,所述连杆322与所述连杆限位柱46连接。此时,驱动电机31转动带动曲柄321转动,从而带动连杆322运动,由于连杆322与过线套4连接,且支撑座1相对底面静止,从而连接板2相对于支撑座1转动,过线套4在此起到传递扭矩的作用,实现一个零件多种用途,节省零件和装配工时,降低整机成本。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风扇,包括机身,还包括上述电源线过线结构,电源线过线结构设置在机身上,所述机身与所述连接件2连接,所述连接件2带动所述机身左右摆动。本技术的安装步骤如下:第一步:首先将驱动电机31固定安装在连接板2上面,连接板2上面有对应驱动电机安装位,在驱动电机31伸出轴上面安装曲柄321,曲柄321上面安装连杆322;第二步:过线套4插入连接板2上面的过线套安装孔21中,使过线套4和连接板2相配合;第三步:过线套4的连杆限位柱46插入连杆322上面的过线套限位孔3221中,螺钉固定后,使两者相配合,过线套4成为旋转驱动机构3与支撑座1的连接件,用于驱动连接板2相对于支撑座1旋转,过线套4既能作为整机过线结构,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可防止磨线噪音的产生,又能做为旋转驱动机构3与支撑座1的连接件,带动连接板2相对于支撑座1转动,起到传递扭矩,实现了一个零件多种用途,节省零件和装配工时,降低整机成本;第四步:过线套4的限位槽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源线过线结构,包括支撑座、连接板、旋转驱动机构,所述旋转驱动机构设置于连接板上用于驱动连接板相对于支撑座旋转,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线套,所述过线套上设有过线管,所述支撑座上设有过线套定位孔,所述连接板上设有过线套安装孔,所述过线套不可转动的设置于支撑座上,且过线套定位孔、过线管、过线套安装孔同轴布置供线路穿过,所述旋转驱动机构与过线套连接进而带动连接板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源线过线结构,包括支撑座、连接板、旋转驱动机构,所述旋转驱动机构设置于连接板上用于驱动连接板相对于支撑座旋转,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线套,所述过线套上设有过线管,所述支撑座上设有过线套定位孔,所述连接板上设有过线套安装孔,所述过线套不可转动的设置于支撑座上,且过线套定位孔、过线管、过线套安装孔同轴布置供线路穿过,所述旋转驱动机构与过线套连接进而带动连接板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线过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线套采用POM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源线过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线管两端采用倒大圆角的方式向内壁过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线过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线套上设有限位槽,所述支撑座上设有与限位槽相适配的限位块,所述限位槽与限位块相适配时阻挡过线套在支撑座上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麦焕马先锋王勇黄燕宁陈宇强陈中兆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