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热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30254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0:15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温热器具(1)具有:发热部(10),其具备易氧化性金属、吸水剂及水;及袋体(30),其至少一部分具有透气性,且收容发热部(10),温热器具(1)以含有(A)为选自倍半萜烃及其衍生物中的1种或2种以上且不具有双环[7.2.0]十一烷骨架的化合物、(B)具有萜骨架且碳原子数为10~12的含氧化合物的香料组合物进行赋香,且相对于上述易氧化性金属100质量份,成分(A)的含量为0.1质量份以上且0.8质量份以下,成分(A)相对于成分(B)的质量比率((A)/(B))为0.1以上且4以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温热器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温热器具。
技术介绍
近年来,已知在通过易氧化性金属的氧化反应而发热的温热器具中,通过施加香料而在使用时呈现出芳香。此种通过易氧化性金属的氧化反应而发热的温热器具大多含有活性碳,因此产生香味浓郁性变得不充分、香味产生变质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已研究各种方法。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就使温热器具的使用时的香味浓郁性变良好,不易引起保存中的香味变质的观点而言,公开有经含有链状单萜醇类、倍半萜醇类、单萜醇或脂环式醇的乙酸酯类、二氢茉莉酸甲酯、紫罗兰酮、或突厥酮的香料组合物进行赋香的温热器具。在专利文献2中,就使用时的香味浓郁性良好,进而使清凉感强度与香味强度的平衡良好的观点而言,公开有分别保持有规定量的冷感剂与倍半萜烃的温热器具。又,在专利文献3中,就提供即使在使用时也呈现出良好的香味的轻量化过的发热器具的观点而言,公开有使用特定基重的袋体且含有特定量的突厥烯酮的发热器具。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0-51690号公报专利文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温热器具,其中,/n具有:/n发热部,其具备易氧化性金属、吸水剂及水;及/n袋体,其至少一部分具有透气性,且收容所述发热部,/n该温热器具以含有以下成分(A)和成分(B)的香料组合物进行赋香,/n(A)选自倍半萜烃及其衍生物中的1种或2种以上且不具有双环[7.2.0]十一烷骨架的化合物、/n(B)具有萜骨架且碳原子数为10~12的含氧化合物,/n并且,相对于所述易氧化性金属100质量份,成分(A)的含量为0.1质量份以上且0.8质量份以下,/n成分(A)相对于成分(B)的质量比率(A)/(B)为0.1以上且4以下。/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728 JP 2017-1467711.一种温热器具,其中,
具有:
发热部,其具备易氧化性金属、吸水剂及水;及
袋体,其至少一部分具有透气性,且收容所述发热部,
该温热器具以含有以下成分(A)和成分(B)的香料组合物进行赋香,
(A)选自倍半萜烃及其衍生物中的1种或2种以上且不具有双环[7.2.0]十一烷骨架的化合物、
(B)具有萜骨架且碳原子数为10~12的含氧化合物,
并且,相对于所述易氧化性金属100质量份,成分(A)的含量为0.1质量份以上且0.8质量份以下,
成分(A)相对于成分(B)的质量比率(A)/(B)为0.1以上且4以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热器具,其中,
所述吸水剂含有碳成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热器具,其中,
相对于所述碳成分100质量份,成分(A)的含量为1.2质量份以上且10质量份以下。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温热器具,其中,
相对于所述易氧化性金属100质量份,成分(A)与成分(B)的含量的合计质量份为0.70质量份以上且1.7质量份以下。


5.如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温热器具,其中,
相对于所述碳成分100质量份,成分(A)与成分(B)的含量的合计质量份为8.0质量份以上且20质量份以下。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温热器具,其中,
成分(A)为选自倍半萜烃、倍半萜醇、倍半萜醚、倍半萜酯、及倍半萜甲基酮中的1种或2种以上。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温热器具,其中,
成分(A)为选自乙酰基柏木烯、异长叶烯、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冈本拓也中岛美奈子长谷川义博
申请(专利权)人:花王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