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围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2928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保护环境的生态围挡,包括围挡本体,所述围挡本体包括至少一个围挡件、至少两个立柱和至少一个支撑体;所述围挡件设置在相邻两个立柱之间,所述围挡件的两端分别与立柱连接;所述围挡件包括第一围挡网和第二围挡网,所述第一围挡网设置在第二围挡网的一侧,所述第一围挡网与第二围挡网之间具有安装空间;所述支撑体横向设置在相邻两个立柱之间;所述支撑体的两端分别与立柱连接,且位于所述安装空间内。其结构简单,放置在支撑体上的盆栽能够吸收有害物质,释放氧气,具有较高的环保效果。

Ecological enclos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生态围挡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态围挡。
技术介绍
施工围挡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施工领域,以起到提示重要信息,阻隔危险的作用。现有的施工围挡一般采用薄铁皮制作,铁皮表面绘制广告、标语等图案。授权公告号为CN207847254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施工围挡,包括两根第一立柱,两根第一立柱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围挡,第一立柱沿其长度方向滑移连接有第二立柱;两根第二立柱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二围挡,第一围挡与所述第二围挡错位设置;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设有用于定位第二立柱滑移高度的定位组件。当施工现场需要调节施工围挡的高度时,工人将两根第二立柱沿两根第一立柱的长度方向同时滑移,即可使得第二围挡向上或向下滑移,从而达到调节施工围挡高度的目的,待施工围挡调节至合适的高度后,使用定位组件将第二立柱进行定位,达到固定第二围挡高度的目的。但是上述围挡存在不能保护环境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保护环境的生态围挡。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生态围挡,包括围挡本体,所述围挡本体包括至少一个围挡件、至少两个立柱和至少一个支撑体;所述围挡件设置在相邻两个立柱之间,所述围挡件的两端分别与立柱连接;所述围挡件包括第一围挡网和第二围挡网,所述第一围挡网设置在第二围挡网的一侧,所述第一围挡网与第二围挡网之间具有安装空间;所述支撑体横向设置在相邻两个立柱之间;所述支撑体的两端分别与立柱连接,且位于所述安装空间内。进一步的,还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设置在围挡件的底部,所述支撑座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立柱固定连接。进一步的,至少一个立柱的底端设置有安装座。进一步的,所述立柱的底端设置有两个所述安装座,两个所述安装座分别位于围挡本体的两侧;所述安装座包括连接板、固定板、螺栓和螺母;所述连接板竖向设置在支撑座的外侧;所述固定板横向设置,且与所述连接板相垂直;所述固定板的侧边与连接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螺栓依次穿过一侧的连接板、支撑座和另一侧的连接板,且与螺母螺纹连接;所述固定板通过地脚螺栓与地面固定连接。进一步的,还包括至少一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设置在围挡件的顶部,所述连接杆的至少一个端部设置有连接装置,所述连接杆通过连接装置与立柱可拆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卡紧块、卡槽和螺钉;所述卡紧块固定设置在连接杆端部的下表面,所述卡槽设置在立柱的顶端,所述卡紧块与卡槽卡接;所述连接杆通过螺钉与立柱螺纹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围挡网的四周分别与立柱、连接杆、支撑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围挡网包括位于同一平面内的第一活动围挡网和第二活动围挡网;所述第一活动围挡网的一端为第一连接端,另一端为第一自由端;所述第二活动围挡网与第一活动围挡网相邻的一端为第二自由端,另一端为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均分别与立柱铰接;所述第一自由端和第二自由端的连接处设置有锁扣。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围挡网和第二围挡网均竖向设置。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体包括若干钢筋,相邻两个所述钢筋平行设置,相邻两个钢筋之间具有漏水空间。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座的顶部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开口向上的凹槽,所述凹槽底部设置有贯穿支撑座的排水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一种能保护环境的生态围挡。其结构简单,放置在支撑体上的盆栽能够吸收有害物质,释放氧气,具有较高的环保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后视图;图3是本技术沿剖面线A-A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B处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的C处放大图;附图标记:1-立柱;2-支撑座;21-凹槽;3-连接杆;31-卡紧块;32-螺钉;4-第一围挡网;41-第一活动围挡网;411-第一连接端;412-第一自由端;42-第二活动围挡网;421-第二连接端;422-第二自由端;5-第二围挡网;6-支撑体;7-安装座;71-连接板;72-固定板;73-螺栓;74-地脚螺栓;8-支撑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附图所示,一种生态围挡,包括围挡本体,所述围挡本体包括至少一个围挡件、至少两个立柱1和至少一个支撑体6;所述围挡件设置在相邻两个立柱1之间,所述围挡件的两端分别与立柱1连接;所述围挡件包括第一围挡网4和第二围挡网5,所述第一围挡网4设置在第二围挡网5的一侧,所述第一围挡网4与第二围挡网5之间具有安装空间;所述支撑体6横向设置在相邻两个立柱1之间;所述支撑体6的两端分别与立柱1连接,且位于所述安装空间内。围挡件的两端可以分别与立柱1固定连接,也可以分别与立柱1铰接。第一围挡网4和第二围挡网5之间具有安装空间,支撑体6横向设置在相邻两个立柱1之间,且位于安装空间内。支撑体6为多个时,支撑体6在竖直方向上均匀设置。支撑体6可以与立柱1固定连接,如焊接;也可以通过卡紧块与立柱1上的卡槽可拆卸连接。围挡件与相邻两个立柱1既可以固定连接,如焊接;也可以铰接。盆栽放置在支撑体6上,第一围挡网4和第二围挡网5能够透进阳光和空气,盆栽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吸收有害物质,释放氧气。围挡件两端的立柱1对围挡件起竖向支撑作用。支撑体6具有多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支撑体6为钢板。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支撑体6为若干钢筋,相邻两个钢筋平行设置。上述两种方式,均能实现支撑体6对盆栽的支撑作用。围挡件底部可以不设置支撑座,但是围挡件容易产生变形。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优选的,还包括支撑座2,所述支撑座2设置在围挡件的底部,所述支撑座2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立柱1固定连接。两端与相邻两个立柱1固定连接,且设置在围挡件底部的支撑座2对围挡件起横向支撑作用,防止围挡件因自身重力产生变形。围挡件既可以搭接在支撑座2的上方,也可以与支撑座2固定连接,还可以与支撑座2通过锁扣可拆卸连接。为了防止围挡本体发生倾覆,优选的,至少一个立柱1的底端设置有安装座7。安装座7对围挡本体起支撑作用,防止围挡本体发生倾覆。安装座具有多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安装座包括底板和卡紧件,底板水平设置,卡紧件固定设置在底板上表面,卡紧件包括竖向设置的两个卡紧板,两个卡紧板之间具有卡紧空间。围挡本体卡接在卡紧空间中,水平设置的底板对围挡本体起支撑作用。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立柱1的底端设置有两个安装座7,两个安装座7分别位于围挡本体的两侧;安装座7包括连接板、固定板、螺栓和螺母;连接板竖向设置在支撑座的外侧;固定板横向设置,且与连接板相垂直;固定板的侧边与连接板的底端固定连接;螺栓依次穿过连接板、支撑座和连接板,且与螺母螺纹连接;固定板通过地脚螺栓与地面固定连接。上述两种具体方式均能实现安装座对围挡本体的支撑作用。具体实施时,为了进一步提高对围挡本体的支撑强度,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态围挡,包括围挡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挡本体包括至少一个围挡件、至少两个立柱(1)和至少一个支撑体(6);/n所述围挡件设置在相邻两个立柱(1)之间,所述围挡件的两端分别与立柱(1)连接;/n所述围挡件包括第一围挡网(4)和第二围挡网(5),所述第一围挡网(4)设置在第二围挡网(5)的一侧,所述第一围挡网(4)与第二围挡网(5)之间具有安装空间;/n所述支撑体(6)横向设置在相邻两个立柱(1)之间;所述支撑体(6)的两端分别与立柱(1)连接,且位于所述安装空间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围挡,包括围挡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挡本体包括至少一个围挡件、至少两个立柱(1)和至少一个支撑体(6);
所述围挡件设置在相邻两个立柱(1)之间,所述围挡件的两端分别与立柱(1)连接;
所述围挡件包括第一围挡网(4)和第二围挡网(5),所述第一围挡网(4)设置在第二围挡网(5)的一侧,所述第一围挡网(4)与第二围挡网(5)之间具有安装空间;
所述支撑体(6)横向设置在相邻两个立柱(1)之间;所述支撑体(6)的两端分别与立柱(1)连接,且位于所述安装空间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围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座(2),所述支撑座(2)设置在围挡件的底部,所述支撑座(2)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立柱(1)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态围挡,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立柱(1)的底端设置有安装座(7)。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态围挡,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的底端设置有两个所述安装座(7),两个所述安装座(7)分别位于围挡本体的两侧;所述安装座(7)包括连接板(71)、固定板(72)、螺栓(73)和螺母;
所述连接板(71)竖向设置在支撑座(2)的外侧;所述固定板(72)横向设置,且与所述连接板(71)相垂直;所述固定板(72)的侧边与连接板(71)的底端固定连接;
所述螺栓(73)依次穿过一侧的连接板(71)、支撑座(2)和另一侧的连接板(71),且与螺母螺纹连接;
所述固定板(72)通过地脚螺栓(74)与地面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围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连接杆(3),所述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吉鲜菲张正阳周浩文米博付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