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苹果公司专利>正文

内部输入控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28969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31 23:58
本发明专利技术题为“内部输入控件”。本公开描述了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其包括具有限定开口的设备外壳部件的设备外壳。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开口可以是被构造为容纳音频波进入和/或离开设备外壳的通道的声学开口。便携式电子设备也包括设置在设备外壳内的输入控件;以及设置在输入控件和由设备外壳部件限定的开口之间的第一位置中的电子部件。所述电子部件的至少一部分被构造为从第一位置移位到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二位置,输入控件被所述电子部件致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部输入控件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专利申请要求于2019年2月8日提交的美国非临时专利申请16/271,526的优先权,该美国非临时专利申请要求于2018年9月25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62/736,079的优先权,该美国非临时专利申请和该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内容全文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并且用于所有目的。
所描述的实施方案整体涉及设置在电子设备内的输入控件。具体地讲,输入控件可以通过将致动部件穿过开口插入电子设备中在电子设备内充分地移位操作性电子部件以致动输入控件而被致动。
技术介绍
便携式电子设备已变得越来越依赖于触摸屏界面。虽然此接口类型允许设计者在呈现数字用户界面方面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但是一些功能诸如从关机或待机状态将便携式电子设备开机仍然最好是通过定位在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外部上的物理控件来实现。这是由于物理控件需要很少的能量消耗或者不需要能量消耗来保持在能够接收用户输入的状态,而将触摸屏界面保持为被激活或准备好被激活会快速地汲取明显更多的能量来保持。遗憾的是,这对便携式电子设备的设计产生约束,因为这使得需要包括物理控件诸如下压按钮、拨动开关、滑块开关等。因此,期望有其他低能量方式用于激活或改变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模式,而没有在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外部上的物理控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描述了用于在便携式电子设备内包括内部输入控件的多种方式。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内部输入控件是通过按压另一电子部件抵靠内部输入控件来致动。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该便携式电子设备包括以下部件:限定开口的设备外壳。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开口可以是被构造为容纳音频波进入和/或离开设备外壳的通道的声学开口。便携式电子设备也包括设置在设备外壳内的输入控件;以及设置在输入控件和由设备外壳限定的开口之间的第一位置中的电子部件。所述电子部件的至少一部分被构造为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以致动所述电子部件。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该便携式电子设备包括以下部件:限定声学开口的设备外壳;与声学开口相邻的声学织物;设置在设备外壳内的下压按钮;以及设置在下压按钮和声学开口之间的麦克风。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以下部件:具有限定声学开口的设备外壳部件的设备外壳;设置在设备外壳内的输入控件;以及设置在邻近声学开口并且位于输入控件和声学开口之间的第一位置中的声学部件,所述声学部件被构造为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以致动所述输入控件。通过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将容易理解本公开,其中类似的附图标号指代类似的结构元件,并且其中:附图说明通过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将容易理解本公开,其中类似的附图标号指代类似的结构元件,并且其中:图1示出了适合与所描述的实施方案一起使用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图2A至图2B示出了根据剖面线A-A的图1所示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横截面侧视图;图3A至图3B示出了根据剖面线A-A的图1所示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变型形式的横截面侧视图;图4A至图4B示出了根据剖面线B-B的图1所示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横截面侧视图;图5A至图5B示出了根据剖面线C-C的图1所示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横截面侧视图;图6A至图6B示出了根据剖面线D-D的图1所示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横截面侧视图;和图7示出了描绘用于致动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内部输入控件的方法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在该部分描述了根据本申请的方法与装置的代表性应用。提供这些实施例仅为了添加上下文并有助于理解所描述的实施方案。因此,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将显而易见的是,可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或全部的情况下实践所述实施方案。在其他情况下,为了避免不必要地模糊所述实施方案,未详细描述熟知的处理步骤。其他应用是可能的,使得以下实施例不应被当作是限制性的。在以下详细描述中,参考了形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并且在附图中以例示的方式示出了根据所述实施方案的具体实施方案。虽然这些实施方案被描述得足够详细,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所述实施方案,但是应当理解,这些示例不是限制性的;使得可以使用其他实施方案,并且可以在不脱离所述实施方案的实质和范围的情况下作出修改。现代便携式电子设备大量使用图形用户界面,因此并不令人惊讶的是,设备制造商一直不断地取消更常规的用户输入控件,诸如下压按钮、开关等。由于通常与这些更常规的用户输入控件相关联的设备外壳中的开口也趋于使便携式电子设备更容易受到水和/或碎屑入侵的影响,因此消除这些输入控件就变得越来越有吸引力。遗憾的是,仍然周期性地需要常规用户输入控件来执行某些动作,诸如对设备开机或者启动维护模式或硬复位。代替为了保持这些功能而在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外部上包括附加的用户输入控件,相反可以将输入控件放置在便携式电子设备内。这样,只会看到偶尔使用并且有时可能在无意中被致动的输入控件可以替代地通过将致动部件插入穿过设备外壳中的开口来进行访问。为了进一步优化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美观和防水性,致动部件插入所穿过的开口可以与另一电子部件相关联。例如,开口可以是声学开口或者与数字输入/输出端口相关联。当致动部件被插入在开口内时,致动部件可以被构造为移动便携式电子设备内的电子部件以致动输入控件。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这个移动导致电子部件机械地推动下压按钮或拨动开关,而在其他实施方案中,致动部件或电子部件可以发射触发采用磁传感器诸如霍尔效应传感器形式的输入控件的磁场。下文参考图1至图7来论述这些实施方案和其他实施方案;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容易地理解,本文相对于这些附图的所给出的详细描述仅出于说明性目的并且不应理解为限制性的。图1示出了适合与所描述的实施方案一起使用的便携式电子设备100。便携式电子设备100包括由设备外壳部件104和触敏显示器组件106形成的设备外壳102,设备外壳部件104和触敏显示器组件106配合以限定各种电子部件可以被容纳在其中的内部体积。触敏显示器组件106可以被构造为提供触敏用户界面用于控制便携式电子设备100,并且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能够控制便携式电子设备100电或无线耦接的附件。触敏显示器组件106可以包括利用现代显示技术诸如OLED、LCD、MicroLED等的显示器。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便携式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用户能访问的物理控件,诸如例如按钮108和110。便携式电子设备100可以也包括一个或多个硬接线输入/输出(I/O)端口,诸如数字I/O端口112,用于适应硬接线充电或数据传输操作。便携式电子设备100可以也包括多个音频端口。例如,声学开口114可以提供供音频波进入到由设备外壳102限定的内部体积中以被麦克风检测的路径。声学开口116可以为包括扬声器和麦克风的声学组件提供音频端口,使得音频波可以进入和/或离开设备外壳102。触敏显示器限定音频波被构造为离开便携式电子设备100所通过的第三声学开口118。对于允许用户将设备保持在耳朵上用于电话呼叫、或者也对于以适度的隐私量私密地将任何其他类型的音频内容回放给用户,音频波通过声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包括:/n设备外壳,所述设备外壳限定开口;/n输入控件,所述输入控件设置在所述设备外壳内;和/n设置在所述输入控件和所述开口之间第一位置中的电子部件,所述电子部件的至少一部分被构造为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以致动所述电子部件。/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925 US 62/736,079;20190208 US 16/271,6251.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包括:
设备外壳,所述设备外壳限定开口;
输入控件,所述输入控件设置在所述设备外壳内;和
设置在所述输入控件和所述开口之间第一位置中的电子部件,所述电子部件的至少一部分被构造为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以致动所述电子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设备外壳内的声学织物,所述声学织物的周边被固定到所述设备外壳的面向内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声学织物是可变形的,使得施加到所述声学织物的力导致所述电子部件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设备,还包括托架,所述托架支撑所述输入控件并且联接到所述设备外壳部件和所述声学织物的所述周边两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电子部件选自由麦克风、扬声器组件、扬声器和插座构成的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其中从所述第一位置到所述第二位置的移动的方向垂直于所述开口所取向的平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其中所述输入控件选自由下压按钮、指拨开关、拨动开关和霍尔效应传感器构成的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电子部件为麦克风,并且整个麦克风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以接合所述输入控件。


9.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包括:
设备外壳,所述设备外壳限定声学开口;
声学织物,所述声学织物与所述声学开口相邻;
下压按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D·G·福尼尔D·W·贾维斯
申请(专利权)人:苹果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