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爬架快速提升用的正挂葫芦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2888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31 2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爬架快速提升用的正挂葫芦安装结构,在爬架的高位安装上吊点,上吊点上安装第一、二上链轮;在爬架的中位安装中吊点固定在建筑墙体上,中吊点的上方安装第一中链轮和上支点,中吊点的下方安装第二中链轮和下支点;在爬架的低位安装下吊点固定在龙门架的两个立杆上,下吊点具有上、下座,上座上安装一个正挂葫芦和第一下链轮,下座上安装第二至五下链轮;链条的上端绕过第一、二上链轮和第一中链轮固定在中吊点的上支点,链条的下端绕过第一至五下链轮、正挂葫芦和第二中链轮固定在中吊点的下支点。此结构简单,提升效率高,提升更平稳,受力均匀,爬架升降运行稳定、可靠、安全。

A kind of installation structure of upright hoist for quick lifting of climbing fra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爬架快速提升用的正挂葫芦安装结构
本技术属于爬架提升系统的
,具体涉及一种爬架快速提升用的正挂葫芦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爬架又叫提升架,是近年来开发的新型脚手架体系,主要应用于高层剪力墙式楼盘。它能沿着建筑物往上攀升或下降。这种体系使脚手架技术完全改观:一是不必翻架子;二是免除了脚手架的拆装工序,且不受建筑物高度的限制,极大的节省了人力和材料。爬架葫芦是一种轻小起重机械,适用于爬架的提升系统,可以在空间较小的工作场所使用更是灵活迅捷,安全方便。现有技术中,用于爬架提升的葫芦一般采用倒挂方式安装,安装在施工现场,倒挂葫芦的底部开口向上,极容易进入水泥、砂浆、尘土等杂质,系统性能可靠性差,影响施工作业。后有业者研发了正挂葫芦的安装方式,具有多链式和单链式,但是,仔细分析现有的正挂葫芦安装方式,业者发现:现有的正挂葫芦提升效率较低,提升平稳性差,而且,都是安装在爬架的侧面,安装结构受力不均匀,容易拉伸葫芦产生扭力,造成葫芦吊点变形,影响爬架升降,运行不稳定,可靠性较差,甚至存在安全隐患。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对现有的正挂葫芦安装结构进行改进,专门设计了一种可以快速提升爬架的正挂葫芦安装结构,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爬架快速提升用的正挂葫芦安装结构,其结构简单,提升效率高,提升更平稳,受力均匀,爬架升降运行稳定、可靠、安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爬架快速提升用的正挂葫芦安装结构,在爬架的高位安装上吊点,上吊点上安装第一上链轮和第二上链轮;在爬架的中位安装中吊点,中吊点固定在建筑墙体上,中吊点的上方安装第一中链轮和上支点,中吊点的下方安装第二中链轮和下支点;在爬架的低位安装下吊点,下吊点固定在龙门架的两个立杆上,下吊点具有上座和下座,上座上安装一个正挂葫芦和第一下链轮,下座上安装第二下链轮、第三下链轮、第四下链轮和第五下链轮;链条的上端依次绕过第一上链轮、第一中链轮和第二上链轮再固定在中吊点的上支点,链条的下端依次绕过第二下链轮、正挂葫芦、第三下链轮、第一下链轮、第四下链轮、第二中链轮和第五下链轮再固定在中吊点的下支点。所述第一上链轮和第二上链轮并排安装在上吊点上。所述第二下链轮、第三下链轮、第四下链轮和第五下链轮并排安装在下座上。所述第一下链轮设置在正挂葫芦上。所述下吊点的上座具有吊环,正挂葫芦的挂钩挂在吊环上。所述下吊点的上座安装重力传感器,重力传感器与中控器联接,重力传感器具有吊环,正挂葫芦的挂钩挂在吊环上。所述下吊点的上座和下座都呈框型架体,框型架体的中间具有斜拉筋,框型架体的两端锁固在爬架龙门架的两个立杆上。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结构简单,并具有以下优点:一、单根链条绕置在正挂葫芦和多个链轮上工作,安装结构简单,安装成本低,大大提高了提升效率,提升也更加平稳;二、将下吊点的上座和下座固定在龙门架的两个立杆上,使正挂葫芦和各下链轮固定安装在爬架的龙门架中,整个安装结构受力均匀,葫芦吊点不会变形,爬架升降运行更稳定、可靠、安全。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正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后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上吊点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的下吊点放大图;图6是本技术的原理简示图。标号说明爬架1,龙门架11;上吊点2,第一上链轮21和第二上链轮22;中吊点3,第一中链轮31,上支点32,第二中链轮33,下支点34;下吊点4,重力传感器40,上座41,吊环411,斜拉筋412,下座42,斜拉筋421,第一下链轮43,第二下链轮44,第三下链轮45,第四下链轮46,第五下链轮47;正挂葫芦5,挂钩51;链条6。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揭示了一种爬架快速提升用的正挂葫芦安装结构,安装在爬架1的龙门架11中。在爬架1的高位安装上吊点2,上吊点2上安装第一上链轮21和第二上链轮22。在爬架1的中位安装中吊点3,中吊点3固定在建筑墙体(图中未示出)上,中吊点3的上方安装第一中链轮31和上支点32,中吊点3的下方安装第二中链轮33和下支点34。在爬架1的低位安装下吊点4,下吊点4固定在龙门架11的两个立杆上,下吊点4具有上座41和下座42,上座41上安装一个正挂葫芦5和第一下链轮43,下座42上安装第二下链轮44、第三下链轮45、第四下链轮46和第五下链轮47。链条6的上端依次绕过第一上链轮21、第一中链轮31和第二上链轮22再固定在中吊点3的上支点32,链条6的下端依次绕过第二下链轮44、正挂葫芦5、第三下链轮45、第一下链轮43、第四下链轮46、第二中链轮33和第五下链轮47再固定在中吊点3的下支点34,正挂葫芦5和第一下链轮43的位置可以互换。这样,本技术采用单根链条6绕置在正挂葫芦5和多个链轮上,提高了提升效率,提升更加平稳,正挂葫芦5和各下链轮固定安装在爬架1的龙门架11中,整个安装结构受力更加均匀,正挂葫芦5的下吊点4(上座41)不会变形,爬架1升降运行更加稳定、可靠、安全。进一步,本技术将所述第一上链轮21和第二上链轮22并排安装在上吊点2上,将所述第二下链轮44、第三下链轮45、第四下链轮46和第五下链轮47并排安装在下座42上,使链条6绕置更顺畅,避免缠绕、打结,整个机构运行也更加平稳。本技术可采用所述第一下链轮43设置在正挂葫芦5上的形态,以简化结构,方便安装,但不限于此形态。进一步,本技术所述下吊点4的上座41具有吊环411,正挂葫芦5的挂钩51挂在吊环411上。或者,本技术所述下吊点4的上座41安装重力传感器40,重力传感器40具有吊环411,正挂葫芦5的挂钩51挂在吊环411上,重力传感器40与中控器(图中未示出)联接,由重力传感器40实时感测爬架1的载荷,当爬架1超重时,由中控器控制关闭整个设备,保证作业安全。进一步,本技术所述下吊点4的上座41和下座42都呈框型架体,框型架体的中间具有斜拉筋412和421,框型架体的两端锁固在爬架1龙门架11的两个立杆上,此优化结构可增加安装强度,保证安装的稳定性和牢固可靠性。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示例,并非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依本案的设计思路所做的等同变化,均落入本案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爬架快速提升用的正挂葫芦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爬架的高位安装上吊点,上吊点上安装第一上链轮和第二上链轮;在爬架的中位安装中吊点,中吊点固定在建筑墙体上,中吊点的上方安装第一中链轮和上支点,中吊点的下方安装第二中链轮和下支点;在爬架的低位安装下吊点,下吊点固定在龙门架的两个立杆上,下吊点具有上座和下座,上座上安装一个正挂葫芦和第一下链轮,下座上安装第二下链轮、第三下链轮、第四下链轮和第五下链轮;链条的上端依次绕过第一上链轮、第一中链轮和第二上链轮再固定在中吊点的上支点,链条的下端依次绕过第二下链轮、正挂葫芦、第三下链轮、第一下链轮、第四下链轮、第二中链轮和第五下链轮再固定在中吊点的下支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爬架快速提升用的正挂葫芦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爬架的高位安装上吊点,上吊点上安装第一上链轮和第二上链轮;在爬架的中位安装中吊点,中吊点固定在建筑墙体上,中吊点的上方安装第一中链轮和上支点,中吊点的下方安装第二中链轮和下支点;在爬架的低位安装下吊点,下吊点固定在龙门架的两个立杆上,下吊点具有上座和下座,上座上安装一个正挂葫芦和第一下链轮,下座上安装第二下链轮、第三下链轮、第四下链轮和第五下链轮;链条的上端依次绕过第一上链轮、第一中链轮和第二上链轮再固定在中吊点的上支点,链条的下端依次绕过第二下链轮、正挂葫芦、第三下链轮、第一下链轮、第四下链轮、第二中链轮和第五下链轮再固定在中吊点的下支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爬架快速提升用的正挂葫芦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链轮和第二上链轮并排安装在上吊点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志峰林晓佳孟芮名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安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