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磨机动磨盘盘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27101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31 2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热磨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热磨机动磨盘盘托装置,包括上壳体、下壳体、静磨盘、动磨盘、盘托及两个环形磨片,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左侧通过合页铰接,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右侧均通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静磨盘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套管,套管的上端与上壳体固定连接并延伸至上壳体的外部,且静磨盘的下端开设有与套管相匹配的圆孔,动磨盘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主轴,主轴的下端贯穿下壳体的下端并通过第一滚动轴承与下壳体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快速对热磨机中的磨片进行更换,节约更换时间,且能够调节连接两个磨片之间的距离,便于调节热磨机的研磨精度,便于人们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磨机动磨盘盘托装置
本技术涉及热磨机
,尤其涉及一种热磨机动磨盘盘托装置。
技术介绍
中纤板生产过程中,包含削片、纤维制备与施胶干燥、铺装与热压、砂光等几个工段,其中纤维制备与施胶干燥工段中的纤维制备工序是由预热、蒸煮、热磨机几个主要设备组成,纤维是中密度纤维板的质量基础,热磨工序是整个生产过程中十分重要的工序,而影响热磨机性能和潜力发挥的关键又在磨片,可以说磨片是热磨机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目前,热磨机磨片在分离纤维的同时,自身也导致磨损,且耗损很大,经过一段时间后就会由于磨片磨损导致产出的纤维无法满足生产质量的要求,因此需要定期进行更换磨片,但是,传统的热磨机更换磨片需要将动静磨盘进行拆卸分离,再将磨片进行一一拆卸更换,因此安装磨片的时间会很长,容易降低生产效率,且磨片之间间距为固定的,研磨精度无法调节,不能满足不同物料的研磨,因此提出一种热磨机动磨盘盘托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热磨机更换磨片需要将动静磨盘进行拆卸分离,再将磨片进行一一拆卸更换,因此安装磨片的时间会很长,容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磨机动磨盘盘托装置,包括上壳体(1)、下壳体(2)、静磨盘(3)、动磨盘(4)、盘托(5)及两个环形磨片(6),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左侧通过合页(7)铰接,所述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右侧均通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8)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静磨盘(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套管(9),所述套管(9)的上端与上壳体(1)固定连接并延伸至上壳体(1)的外部,且静磨盘(3)的下端开设有与套管(9)相匹配的圆孔,所述动磨盘(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主轴(10),所述主轴(10)的下端贯穿下壳体(2)的下端并通过第一滚动轴承与下壳体(2)转动连接,所述动磨盘(4)的上端设有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磨机动磨盘盘托装置,包括上壳体(1)、下壳体(2)、静磨盘(3)、动磨盘(4)、盘托(5)及两个环形磨片(6),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左侧通过合页(7)铰接,所述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右侧均通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8)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静磨盘(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套管(9),所述套管(9)的上端与上壳体(1)固定连接并延伸至上壳体(1)的外部,且静磨盘(3)的下端开设有与套管(9)相匹配的圆孔,所述动磨盘(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主轴(10),所述主轴(10)的下端贯穿下壳体(2)的下端并通过第一滚动轴承与下壳体(2)转动连接,所述动磨盘(4)的上端设有升降调节机构并通过升降调节机构与盘托(5)连接,所述盘托(5)和静磨盘(3)上均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固定机构并通过固定机构分别与两个环形磨片(6)连接,所述盘托(5)的上端中心处还固定设有分料盘(11);
所述升降调节机构包括升降螺纹杆(12)、调节转杆(13)、第一锥齿轮(14)及第二锥齿轮(15),所述动磨盘(4)的内部中心处开设有空腔所述调节转杆(13)的一端延伸至空腔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4),且调节转杆(13)的杆壁通过第二滚动轴承与动磨盘(4)转动连接,所述升降螺纹杆(12)的下端延伸至空腔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5),所述升降螺纹杆(12)的杆壁通过第三滚动轴承与动磨盘(4)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14)与第二锥齿轮(15)啮合连接,所述盘托(5)的下端中心处开设有与升降螺纹杆(12)相匹配的升降螺纹槽,所述动磨盘(4)的上端还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限位杆(16),所述盘托(5)的下端开设有多个与限位杆(16)相匹配的限位槽;
所述固定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燕如
申请(专利权)人:亚洲创建河源木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