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增大初始吸力平衡力式继电器磁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26077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31 2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增大初始吸力平衡力式继电器磁路结构,其包括导磁体(1)、线圈(2)、铁芯(4)、衔铁(5)、极靴(6)、磁钢(7)、U型极靴(8)和L型极靴(9),该磁路结构通过在磁钢边上增加L型极靴,导通线圈产生的磁场,形成线圈辅回路,且这个磁场与磁钢产生的磁场方向相反,产生部分磁力抵消作用,从而达到既满足较大静合压力(即较大初始磁保持力)条件同时又能通过线圈激励瞬间磁力抵消达到减小初始吸力的条件,进而减小产品性能提升对线圈驱动力的需求,解决了空间受限、重量受限、功耗受限不能改变线圈设计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应用范围广。

A magnetic circuit structure of balance force relay with increasing initial s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增大初始吸力平衡力式继电器磁路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磁路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平衡力式继电器的可增大初始吸力平衡力式继电器磁路结构。
技术介绍
平衡力式继电器是继电器领域中重要分分支之一,其与一般继电器相比,其主要采用磁钢作为复原装置,使得继电器主要的吸力特征与反力特征对称平衡,克服了一般继电器用复原弹簧(片簧、扭簧)使衔接复原,弹簧易谐振和疲劳失效的缺点。目前的平衡力继电器中的可增大初始吸力平衡力式继电器磁路结构使用磁钢产生的永磁回路产生的磁保持力作为产品静合状态保持力,再使用偏置线圈激励后产生的电磁力抵消磁钢磁保持力,促使产品衔铁部分旋转,使得产品线圈加电后处于动合状态,线圈去激励后通过一定复原力作用衔铁部分返回初始状态继续通过磁钢磁保持力保持在静合状态,通过上述的过程实现产品激励和去激励状态改变,在这种情况下磁钢保持力加上部分复原力合力为磁路系统的初始反力,主要反力来源是磁保持力,在保证静合触点压力情况下还要满足产品环境性能参数,这需要线圈产生远大于磁钢保持力的驱动力才能满足产品转换需求,现有产品体积受限情况下,又要求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增大初始吸力平衡力式继电器磁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磁路包括导磁体(1)、线圈(2)、铁芯(4)、衔铁(5)、极靴(6)、磁钢(7)、U型极靴(8)和L型极靴(9),所述铁芯(4)位于所述线圈(2)内并延伸出所述线圈(2),所述导磁体(1)位于所述线圈(2)的上端面且其上端面与所述铁芯(4)的上端面齐平;所述衔铁(5)的一端位于所述铁芯(4)的下方,另一端与所述极靴(6)接触,所述磁钢(7)和所述U型极靴(8)依次位于所述极靴(6)的上方,所述L型极靴(9)位于所述U型极靴(8)和所述导磁体(1)之间;所述线圈(2)内的感应线方向和所述磁钢(7)内的感应线方向相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增大初始吸力平衡力式继电器磁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磁路包括导磁体(1)、线圈(2)、铁芯(4)、衔铁(5)、极靴(6)、磁钢(7)、U型极靴(8)和L型极靴(9),所述铁芯(4)位于所述线圈(2)内并延伸出所述线圈(2),所述导磁体(1)位于所述线圈(2)的上端面且其上端面与所述铁芯(4)的上端面齐平;所述衔铁(5)的一端位于所述铁芯(4)的下方,另一端与所述极靴(6)接触,所述磁钢(7)和所述U型极靴(8)依次位于所述极靴(6)的上方,所述L型极靴(9)位于所述U型极靴(8)和所述导磁体(1)之间;所述线圈(2)内的感应线方向和所述磁钢(7)内的感应线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增大初始吸力平衡力式继电器磁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2)包括线圈架(21)和导线(22),所述线圈架(21)设有用来装入所述铁芯(4)的通孔,所述铁芯(4)相贴靠所述通孔的内侧壁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茂吉何云山郑绍信周敬王江勇李娇邵将杨帆熊林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振华群英电器有限公司国营第八九一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