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压簧结构的电磁继电器及其衔铁的装配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23626075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31 2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压簧结构的电磁继电器及其衔铁的装配方法,所述电磁继电器包括底座、推动卡、以及设置于该底座的磁路系统、接触系统,磁路系统包括缠绕有漆包线的线圈架、铁芯、轭铁、衔铁,铁芯穿在线圈架中,且铁芯一端连接轭铁一端;接触系统包括设有动触点的动簧、设有静触点的静簧;衔铁可摆动地立在铁芯另一端处,且衔铁与线圈架配合有第一限位结构,以限制衔铁沿线圈架轴向向外移动;衔铁与轭铁另一端配合有第二限位结构,以限制衔铁向上移动;衔铁与底座配合有第三限位结构,以限制衔铁向下移动;推动卡一端连接动簧,另一端连接衔铁。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省去压簧或复原簧片的装配工序,达到节约成本、提高继电器整体性价比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压簧结构的电磁继电器及其衔铁的装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磁继电器,特别是涉及一种无压簧结构的电磁继电器及其衔铁的装配方法。
技术介绍
电磁继电器作为一种低压电器元件,一直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它的工作原理是将电能转化磁能再转化成机械能,利用机械能接通和分断被控制的电路,实现“继电”的作用。在传统的继电器设计中,磁路系统一般由线圈架、线苞(或称为漆包线、线圈)、轭铁、铁芯、可动衔铁、压簧或复原簧片组成。压簧或复原簧片需要单独铆装在轭铁或衔铁上,同时压簧结构本身体积小,结构复杂,容易变形,一致性差。还有一些结构的压簧不铆接,而是直接压入线圈架内,时有发生压簧脱落的风险。虽然,现在很多继电器产品在细节上作了设计改进,譬如,改变压簧或者复原簧片结构使其简单化,甚至采用成本较低的不锈钢材料,但是仍然无法取消压簧或复原簧片以节约装配成本,达不到高性价比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无压簧结构的电磁继电器及其衔铁的装配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压簧结构的电磁继电器,包括底座、推动卡、以及设置于该底座的磁路系统、接触系统,磁路系统包括缠绕有漆包线的线圈架、铁芯、轭铁、衔铁,铁芯穿在线圈架中,且铁芯一端连接轭铁一端;接触系统包括设有动触点的动簧、设有静触点的静簧;其特征在于:衔铁可摆动地立在铁芯另一端处,且衔铁与线圈架配合有第一限位结构,以限制衔铁沿线圈架轴向向外移动;衔铁与轭铁另一端配合有第二限位结构,以限制衔铁向上移动;衔铁与底座配合有第三限位结构,以限制衔铁向下移动;推动卡一端连接动簧,另一端连接衔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压簧结构的电磁继电器,包括底座、推动卡、以及设置于该底座的磁路系统、接触系统,磁路系统包括缠绕有漆包线的线圈架、铁芯、轭铁、衔铁,铁芯穿在线圈架中,且铁芯一端连接轭铁一端;接触系统包括设有动触点的动簧、设有静触点的静簧;其特征在于:衔铁可摆动地立在铁芯另一端处,且衔铁与线圈架配合有第一限位结构,以限制衔铁沿线圈架轴向向外移动;衔铁与轭铁另一端配合有第二限位结构,以限制衔铁向上移动;衔铁与底座配合有第三限位结构,以限制衔铁向下移动;推动卡一端连接动簧,另一端连接衔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压簧结构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架一端设有位于所述衔铁左右两侧的两延伸块,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该两延伸块的相对内侧面分别设置的一限位凸台,以及所述衔铁左右两侧壁底部分别设置的一让位缺口,各限位凸台分别穿过相应侧的让位缺口后,通过与让位缺口在高度方向上错开,对衔铁形成限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压簧结构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包括所述衔铁底部设置的限位凸块,该限位凸块靠在所述轭铁另一端下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压簧结构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限位结构包括所述底座上设置的支撑凸台,以及所述衔铁底部设置的配合面,该配合面靠在支撑凸台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压簧结构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凸台的数量为两个,该两支撑凸台沿所述底座的宽度方向并列分布,所述配合面为两个,与两支撑凸台一一对应;和/或,所述支撑凸台顶面设有导向斜面,所述配合面靠在该导向斜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压簧结构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弹片,该辅助弹片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洋刘金枪林正极谭忠华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宏发电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