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在地震时起到保护作用的安全床,主要是由主体框架(1)、床垫(2)及顶盖(3)所组成,其中,该主体框架(1)则由连接头(11)、柱子(12)及高拉力螺栓所组成,藉以提供一个结构坚固的主体框架(1),另外于主体框架(1)内设有置物箱(14),供使用者预先放置应急和紧急逃生用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发生地震房屋倒塌时可以保护使用者的生命,增加安全获救的机率。(*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在地震时起到保护作用的安全床。自从台湾发生了「921大地震」之后,众多民众在想地震时怎样能得到保护和救护?由于本次地震发生在凌晨一点四十七分,正是绝大部分人进入梦乡的时刻,综观在本次震灾中不幸罹难的民众,绝大部分都是在熟睡中被倒塌的墙壁或梁柱压死或压伤在床上,同样的也有许多不幸的罹难者虽然在地震时间内并没有直接被压死,但却因为受困在倒塌的房屋缺乏饮水及食物等不及搜救人员发现即不幸罹难,原因是用一般的床具都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抵挡崩塌的墙壁及梁柱,虽然有些双层床具有类似顶盖的意味,但床体大部分都是以榫头方式组装而成,因此其整体结构无法承受墙壁梁柱倒塌的重量,万一发生地震其仍然无法保护使用者的生命安全。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一般的常用床具无法阻挡因地震而倒塌的墙壁与梁柱,经过研究、试验和改进,本技术提出一种设计合理,能改善前述床具缺点的安全床,用来保护居住者不被压伤或砸伤,同时还能延长受困者的生命等待搜救人员籍以增大安全获救的机率。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在地震时起到保护作用的安全床,其主要由主体框架(1)、床垫(2)及顶盖(3)所组成,其中,主体框架(1)则由连接头(11)、柱子(12)及高拉力螺栓(13)所组成,连接头(11)每一端都设有贯穿孔(111),同时每根柱子(12)相对应处也设有螺孔(121),令柱子(12)插入连接头(11),用高拉力螺栓(13)穿过贯穿孔(111)与螺孔(121)将其各构件螺接成一主体框架(1),在其上连接顶盖(3),籍以提供一个结构构件间固接的高强度刚度的安全床。在受压状态下,超过极限载荷时各柱子(12)结构件以局部失稳模态失稳,可以保证给使用者以生存的空间。其次,于主体框架内设有置物箱,该置物箱可供使用者预先放置矿泉水、干粮、手电筒、医药箱及防毒面具等紧急逃生用品,令使用者于不幸受困时可以依靠前述的求生用品提供基本的维生需求,藉以延长受困者的生命等待搜救人员,藉以大幅增加安全获救的机率。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1.本技术具有坚固的主体框架1及具有缓冲作用的顶盖3,可以确实阻挡地震时倒塌断裂的砖墙、梁柱,避免其压伤使用者;2.使用者可以藉由本技术置物箱14内所预先存放的饮用水、干粮、手电筒等求生用品来维持体力及生命以等待求援,达到提升获救机率的目的;3.本技术具有组装方便,快速的特征;4.易于制造,成本较低,便于维护。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立体组装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设有置物箱的实施例图图4是本技术固定座与C形柱子体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固定座与C形柱子体的组合剖面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经过产品美化后的实施例图由图1可见本技术主要由主体框架1、床垫2及顶盖3所组成,其中,床垫2位于主体框架1内,而顶盖3则固定于主体框架1的顶端,另外主体框架1由连接头11、柱子12及高拉力螺栓13所组成,藉以提供一个结构坚固的主体框架1。结构中,连接头11每一端靠近外侧处设有贯穿孔111,同时在每一根柱子12的相对位置处设有螺孔121,令柱子12于插入连接头11内时可以利用高拉力螺栓13由外穿过连接头11上的贯穿孔111与前述的螺孔121螺接达到紧密固定及快速组装。本技术的顶盖3由四块高拉伸强度钢板利用冲压方式制成多层状的缓冲减压块31所组成,令其在外物由上方落下时可以藉由前述缓冲减压块31的设置分段逐渐缓冲吸收来降低其冲击力,进而达到确实阻挡外物直接掉落而砸伤的意外情形发生,此外于本技术的主体框架1的底端设有支撑脚座15(见图6)而可以将本技术撑离地面。由图2、图4、图5可见本技术中所使用的柱子12的剖面形状可以为L形、矩形、圆形、C形等各种造型,主体框架1的每一个接角处都设有极为坚固的连接头11形成固接,如果倒塌下压力过大,这种连接在一定的情况下会使柱12产生沿原柱子12轴线产生剖面的扭转和局部弯曲变形的局部失去稳定性,不会产生大弯曲变形的总体失稳,这样可以至少维持一个基本的求生空间。如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使用C形柱子12时(如图2所示),可于该C形柱子上套设一固定座17,该固定座17由底板171、侧板172及上盖173所组合焊接而成(如图4所示),其中,该底板171、侧板172及上盖173均设有固定孔174,而底板171及侧板172可配合C形柱子12的外形于其二侧端设有凹槽175,令该固定座17可以由C形柱子12的一侧套入,利用C形柱子12二端的凸缘122(如图5所示)可以嵌入前述固定座17的凹槽175内令该嵌入C形柱子12的固定座17只能在C形柱子12内左右滑动,直到固定座17到达固定位置后利用高拉力螺栓13将其固定,藉由在本技术上方或靠墙一面的主体框架1上套设固定座17,并将一外端设有贯穿孔161的补强柱16插入固定座17上,并利用高拉力螺栓13穿过前述贯穿孔161与固定座17上的固定孔174螺接于固定座17上令补强柱16的外缘可与C形柱子12的外缘切齐(如图5所示),不但可以增加其整体的强度且外表也极为美观,另一方面藉由该补强柱16的设置可以挡住倒塌破碎的砖墙,确实达到保护使用者的目的。由图3可见本技术于主体框架1内设有置物箱14,该置物箱14可供使用者预先放置矿泉水、干粮、手电筒、医药箱及防毒面具等紧急逃生用品,令使用者于不幸受困时可以依靠前述的求生用品提供基本的维生需求,藉以延长受困者的生命等待搜救人员,藉以大幅增加安全获救的机率,而前述的置物箱14可以设在取用方便,安全且不妨碍使用者睡眠的位置(例如床尾上方)。由图6可见本技术也可以利用蕾丝等来装饰,使其可以呈现一种欧洲宫廷古典气息同时兼具实用与美观的功效。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在地震时起到保护作用的安全床,其主要由主体框架(1)、床垫(2)及顶盖(3)所组成,其特征在于床垫(2)位于主体框架内,该主体框架(1)至少具有一个出入口,连接头(11)每一端都设有贯穿孔(111),同时每根柱子(12)相对应处也设有螺孔(121),令柱子(12)插入连接头(11),用高拉力螺栓(13)穿过贯穿孔(111)与螺孔(121)将其各构件螺接成一主体框架(1),在其上连接顶盖(3),籍以提供一个结构构件间固接的安全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在地震时起到保护作用的安全床,其特征在于主体框架(1)内设有置物箱(14),可以设在取用方便,安全且不妨碍使用者睡眠的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在地震时起到保护作用的安全床,其特征在于顶盖(3)由若干多层状的缓冲减压块(31)所组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在地震时起到保护作用的安全床,其特征在于连接头(11)每一端靠近外侧处设有贯穿孔(111),同时在每一根柱子(12)的相对位置处设有螺孔(12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在地震时起到保护作用的安全床,其特征在于柱子(12)的剖面形状可以为L形、矩形、圆形、C形等各种造型。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在地震时起到保护作用的安全床,其特征在于框架主体(1)的底端装有支撑脚座(15)。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在地震时起到保护作用的安全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在地震时起到保护作用的安全床,其主要由主体框架(1)、床垫(2)及顶盖(3)所组成,其特征在于:床垫(2)位于主体框架内,该主体框架(1)至少具有一个出入口,连接头(11)每一端都设有贯穿孔(111),同时每根柱子(12)相对应处也设有螺孔(121),令柱子(12)插入连接头(11),用高拉力螺栓(13)穿过贯穿孔(111)与螺孔(121)将其各构件螺接成一主体框架(1),在其上连接顶盖(3),籍以提供一个结构构件间固接的安全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正文,
申请(专利权)人:陈正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