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化学原位微振磨损试验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金属材料摩擦磨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化学原位微振磨损试验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的磨损电化学监测装置主要依托于现有三电极电化学工作站,并将摩擦副中的关注对象作为工作电极,如销盘式动态电化学腐蚀磨损试验装置(CN201810363835.1)、往复式电化学摩擦磨损实验仪及其使用方法(CN201910474698.3)、一种高温高压原位微动磨损试验装置(CN201410572777.5)、一种高温高压原位复合微动磨损试验装置(CN201410708739.8)。在这些专利中,当两个摩擦副均为金属材料时,获得的电化学特征参数为二者综合结果,无法区分二者之间独立的电化学特性,无法表征真实磨损的电化学特征。由于实际金属零部件服役时往往为金属与金属之间的摩擦,当一个摩擦材料为金属,另一个是陶瓷或其他不导电材质时,获得的磨损情况与实际服役环境不符,不能评价材料的真实服役行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电化学原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化学原位微振磨损试验系统,所述试验系统包括设置有第一样品和第二样品的环境箱、驱动第一样品和第二样品运动接触或分离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系统还包括电化学监测系统,/n所述电化学监测系统包括主线路,所述第一样品和第二样品均为与主线路电连接的工作电极,所述电化学监测系统还包括与所述主线路电连接的参比电极,所述参比电极位于所述环境箱内,所述参比电极与所述第一样品之间设置有第一电压表和第一开关、所述参比电极与所述第二样品之间设置有第二电压表和第二开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化学原位微振磨损试验系统,所述试验系统包括设置有第一样品和第二样品的环境箱、驱动第一样品和第二样品运动接触或分离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系统还包括电化学监测系统,
所述电化学监测系统包括主线路,所述第一样品和第二样品均为与主线路电连接的工作电极,所述电化学监测系统还包括与所述主线路电连接的参比电极,所述参比电极位于所述环境箱内,所述参比电极与所述第一样品之间设置有第一电压表和第一开关、所述参比电极与所述第二样品之间设置有第二电压表和第二开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原位微振磨损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化学监测系统还包括能够与所述主线路电连接的第一支线路、设于所述第一支线路上的恒压源和第一电流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化学原位微振磨损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线路上还设置有位于所述恒压源两侧的第三开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原位微振磨损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化学监测系统还包括能够与所述主线路电连接的第二支线路、设于所述第二支线路上的恒流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化学原位微振磨损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线路上还设置有位于所述恒流源两侧的第四开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原位微振磨损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化学监测系统还包括能够与所述主线路电连接的第三支线路、设于所述第三支线路上的第二电流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化学原位微振磨损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线路上还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二电流表两侧的第五开关。
8.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叙述的电化学原位微振磨损试验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方法包括:
样品磨损前分离阶段:a1、检测所述第一样品与参比电极之间的电位差,获得第一样品初始开路电位,并记录环境中第一样品的初始开路电位随时间变化曲线;a2、检测所述第二样品与参比电极之间的电位差,获得第二样品初始开路电位,并记录环境中第二样品的初始开路电位随时间变化曲线;a3、检测所述第一样品与第二样品之间的电偶电流,并记录电偶电流随时间变化曲线;
样品磨损阶段:b1、检测所述第一样品与参比电极之间的电位差,获得第一样品在磨损状态下的开路电位,并记录环境中第一样品在磨损状态下的开路电位随时间变化曲线;b2、检测所述第二样品与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金娜,韩姚磊,彭群家,薛飞,张国栋,蔡振,王鹏,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