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化学原位微振磨损试验系统及其使用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623714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31 2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化学原位微振磨损试验系统,试验系统包括设置有第一样品和第二样品的环境箱、驱动第一样品和第二样品运动接触或分离的驱动机构,试验系统还包括电化学监测系统,电化学监测系统包括主线路,第一样品和第二样品均为与主线路电连接的工作电极,电化学监测系统还包括与主线路电连接的参比电极,参比电极位于环境箱内,参比电极与第一样品之间设置有第一电压表和第一开关、参比电极与第二样品之间设置有第二电压表和第二开关;电化学监测系统可以深入理解磨损过程中电化学性能演变规律,为磨损机制研究提供试验支撑,同时也可为销盘磨损、球盘磨损、往复滑移磨损、旋转磨损等其他形式磨损行为研究提供实验设计参考。

An electrochemical in-situ micro vibration wear test system and its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化学原位微振磨损试验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金属材料摩擦磨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化学原位微振磨损试验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的磨损电化学监测装置主要依托于现有三电极电化学工作站,并将摩擦副中的关注对象作为工作电极,如销盘式动态电化学腐蚀磨损试验装置(CN201810363835.1)、往复式电化学摩擦磨损实验仪及其使用方法(CN201910474698.3)、一种高温高压原位微动磨损试验装置(CN201410572777.5)、一种高温高压原位复合微动磨损试验装置(CN201410708739.8)。在这些专利中,当两个摩擦副均为金属材料时,获得的电化学特征参数为二者综合结果,无法区分二者之间独立的电化学特性,无法表征真实磨损的电化学特征。由于实际金属零部件服役时往往为金属与金属之间的摩擦,当一个摩擦材料为金属,另一个是陶瓷或其他不导电材质时,获得的磨损情况与实际服役环境不符,不能评价材料的真实服役行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电化学原位微振磨损试验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化学原位微振磨损试验系统,所述试验系统包括设置有第一样品和第二样品的环境箱、驱动第一样品和第二样品运动接触或分离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系统还包括电化学监测系统,/n所述电化学监测系统包括主线路,所述第一样品和第二样品均为与主线路电连接的工作电极,所述电化学监测系统还包括与所述主线路电连接的参比电极,所述参比电极位于所述环境箱内,所述参比电极与所述第一样品之间设置有第一电压表和第一开关、所述参比电极与所述第二样品之间设置有第二电压表和第二开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化学原位微振磨损试验系统,所述试验系统包括设置有第一样品和第二样品的环境箱、驱动第一样品和第二样品运动接触或分离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系统还包括电化学监测系统,
所述电化学监测系统包括主线路,所述第一样品和第二样品均为与主线路电连接的工作电极,所述电化学监测系统还包括与所述主线路电连接的参比电极,所述参比电极位于所述环境箱内,所述参比电极与所述第一样品之间设置有第一电压表和第一开关、所述参比电极与所述第二样品之间设置有第二电压表和第二开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原位微振磨损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化学监测系统还包括能够与所述主线路电连接的第一支线路、设于所述第一支线路上的恒压源和第一电流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化学原位微振磨损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线路上还设置有位于所述恒压源两侧的第三开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原位微振磨损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化学监测系统还包括能够与所述主线路电连接的第二支线路、设于所述第二支线路上的恒流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化学原位微振磨损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线路上还设置有位于所述恒流源两侧的第四开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原位微振磨损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化学监测系统还包括能够与所述主线路电连接的第三支线路、设于所述第三支线路上的第二电流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化学原位微振磨损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线路上还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二电流表两侧的第五开关。


8.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叙述的电化学原位微振磨损试验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方法包括:
样品磨损前分离阶段:a1、检测所述第一样品与参比电极之间的电位差,获得第一样品初始开路电位,并记录环境中第一样品的初始开路电位随时间变化曲线;a2、检测所述第二样品与参比电极之间的电位差,获得第二样品初始开路电位,并记录环境中第二样品的初始开路电位随时间变化曲线;a3、检测所述第一样品与第二样品之间的电偶电流,并记录电偶电流随时间变化曲线;
样品磨损阶段:b1、检测所述第一样品与参比电极之间的电位差,获得第一样品在磨损状态下的开路电位,并记录环境中第一样品在磨损状态下的开路电位随时间变化曲线;b2、检测所述第二样品与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金娜韩姚磊彭群家薛飞张国栋蔡振王鹏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