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底盘用高强Al-Mg-Si铝合金棒材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621851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31 20:00
一种汽车底盘用高强Al‑Mg‑Si铝合金棒材及其制造方法,它涉及一种铝合金棒材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要解决现有的6082铝合金棒材抗拉强度和屈服前度偏低,难以满足未来汽车底盘承载能力要求的问题。一种汽车底盘用高强Al‑Mg‑Si铝合金棒材由Si、Cu、Mn、Mg、Zn、Ti、Zr及Al组成。制造方法:一、称量;二、熔炼;三、铝合金圆铸锭的铸造;四、均匀化退火处理;五、挤压成品棒材;六、固溶和时效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用于汽车底盘用高强Al‑Mg‑Si铝合金棒材及其制造。

A high strength Al Mg Si aluminum alloy bar for automobile chassis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底盘用高强Al-Mg-Si铝合金棒材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铝合金棒材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现阶段随着汽车领域迅速发展,对材料的相关性能指标提出了更高要求,进而为满足客户需求,迫切需要进一步研制和开发出具有强度高、耐腐蚀、抗疲劳及可焊性等综合性能优异的铝合金材料,并抢先占领市场,投入应用。可热处理强化的Al-Mg-Si铝合金材料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武器装备、交通运输和现代建筑等领域。该系合金具有良好的铸造性、成形性能、焊接性能及耐腐蚀性能,但也存在强度较低等不足,如高强6082铝合金,典型抗拉强度低于400MPa。与此同时,市场迫切采用强度更高、综合性能更优(良好的塑性及耐腐蚀性能)的Al-Mg-Si铝合金材料,以达到提高材料的服役性能及降低部件重量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要解决现有的6082铝合金棒材抗拉强度和屈服前度偏低,难以满足汽车底盘承载能力要求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汽车底盘用高强Al-Mg-Si铝合金棒材及其制造方法。一种汽车底盘用高强Al-Mg-Si铝合金棒材中各元素的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底盘用高强Al-Mg-Si铝合金棒材,其特征在于一种汽车底盘用高强Al-Mg-Si铝合金棒材中各元素的质量百分数如下:Si为0.8%~1.6%,Cu为0.6%~1.2%,Mn为0.4%~1.0%,Mg为1.0%~2.0%,Zn为0.2%~1.0%,Ti为0.02%~0.05%,Zr为0.06%~0.14%,余量为Al。/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底盘用高强Al-Mg-Si铝合金棒材,其特征在于一种汽车底盘用高强Al-Mg-Si铝合金棒材中各元素的质量百分数如下:Si为0.8%~1.6%,Cu为0.6%~1.2%,Mn为0.4%~1.0%,Mg为1.0%~2.0%,Zn为0.2%~1.0%,Ti为0.02%~0.05%,Zr为0.06%~0.14%,余量为A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底盘用高强Al-Mg-Si铝合金棒材,其特征在于一种汽车底盘用高强Al-Mg-Si铝合金棒材中各元素的质量百分数如下:Si为1.2%~1.6%,Cu为1.0%~1.2%,Mn为0.65%~1.0%,Mg为1.5%~2.0%,Zn为0.8%~1.0%,Ti为0.04%~0.05%,Zr为0.10%~0.14%,余量为Al。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底盘用高强Al-Mg-Si铝合金棒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一种汽车底盘用高强Al-Mg-Si铝合金棒材的制造方法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
一、称量:
按照汽车底盘用铝合金棒材中各元素的质量百分数Si为0.8%~1.6%,Cu为0.6%~1.2%,Mn为0.4%~1.0%,Mg为1.0%~2.0%,Zn为0.2%~1.0%,Ti为0.02%~0.05%,Zr为0.06%~0.14%和余量为Al称取铝硅中间合金、铝铜中间合金、铝锰中间合金、铝锆中间合金、纯镁锭、铝锌中间合金、铝钛中间合金和纯铝锭;
二、熔炼:
将步骤一称取的铝硅中间合金、铝铜中间合金、铝锰中间合金、铝锆中间合金、纯镁锭、铝锌中间合金、铝钛中间合金和纯铝锭加入到煤气反射炉中,在温度为700℃~740℃的条件下熔炼,得到铝合金熔液,再将铝合金熔液转入电阻反射炉内,经除气、扒渣后转入静置炉,静置15min~30min,得到熔炼好的铝合金熔液;
三、铝合金圆铸锭的铸造:
将熔炼好的铝合金熔液经过陶瓷过滤器过滤后,铸造,得到铝合金圆铸锭;
四、均匀化退火处理:
将铝合金圆铸锭放置在均火炉中,并在金属温度为520℃~530℃的条件下,保温24h~32h,得到退火处理后的铝合金铸锭;
五、挤压成品棒材:
将退火处理后的铝合金铸锭加热至温度为500℃~530℃,然后利用挤压机进行挤压,挤压过程中铸锭温度为460℃~480℃,挤出速度为2mm/s~4mm/s,得到成品棒材;
六、固溶和时效处理:
将成品棒材在热处理炉中加热至温度为525℃~535℃,并在温度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永亮刘显东丛福官王京华李俊乾罗建华殷云霞陈雷刘海涛王杰轩袁丹丹王珊瑚赵胜强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