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汽油多组分吸附分离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汽油多组分吸附分离的方法。
技术介绍
现阶段,我国炼油产能严重过剩,预计过剩产能将维持在1.1亿吨/年,成品油需求增速大幅放缓;但芳烃和烯烃等基础有机化工原料仍大量短缺,我国炼油企业从“燃料型”向“化工型”转型升级已是大势所趋。汽油作为用量最大的轻质石油产品之一,主要由原油蒸馏、催化裂化、焦化及加氢裂化等过程生产;其中催化裂化汽油、焦化汽油等硫氮、烯烃和芳烃含量较高。传统加工汽油的主要方法为加氢精制和改质技术。这两种方法虽然均可实现深度脱硫脱氮及大幅降烯烃的目的;但一方面存在辛烷值损失率高,氢耗高,操作费用高,产品难以达到成品油质量要求等问题。另一方面,采用传统汽油加工技术,汽油中大量的饱和烃、烯烃和芳烃资源未能利用,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通过吸附分离方法将汽油中各组分进行分离,得到高纯度的饱和烃组分、烯烃组分和芳烃组分;其中饱和烃是乙烯裂解的优质原料;烯烃在汽油馏分中影响安定性,但是它是催化裂解增产低碳烯烃的优质原料,降低装置负荷;吸附分离后芳烃组分得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汽油多组分吸附分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n汽油原料首先进入选择性加氢装置,脱除汽油中的二烯烃、硫氮及胶质杂质,加氢后汽油进入预处理吸附塔进行预处理,通过预处理吸附剂脱除加氢汽油中强极性物质,脱除后碱性氮和氧化物含量均不超过1ppm,预处理后汽油进入五区模拟移动床吸附装置进行吸附分离;/n其中,所述的选择性加氢装置、预处理吸附塔与五区模拟移动床吸附装置相互串联,预处理吸附塔为一开一备的两塔并联设置,所述的五区模拟移动床吸附装置为双抽出口结构,包括吸附Ⅰ区、隔离区Ⅳ区、解吸0区、解吸Ⅲ区和精制Ⅱ区,每个区域至少分配1个吸附柱;每个吸附柱含有六股进出料管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汽油多组分吸附分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汽油原料首先进入选择性加氢装置,脱除汽油中的二烯烃、硫氮及胶质杂质,加氢后汽油进入预处理吸附塔进行预处理,通过预处理吸附剂脱除加氢汽油中强极性物质,脱除后碱性氮和氧化物含量均不超过1ppm,预处理后汽油进入五区模拟移动床吸附装置进行吸附分离;
其中,所述的选择性加氢装置、预处理吸附塔与五区模拟移动床吸附装置相互串联,预处理吸附塔为一开一备的两塔并联设置,所述的五区模拟移动床吸附装置为双抽出口结构,包括吸附Ⅰ区、隔离区Ⅳ区、解吸0区、解吸Ⅲ区和精制Ⅱ区,每个区域至少分配1个吸附柱;每个吸附柱含有六股进出料管线以及周期性切换阀门,各自通过循环泵形成闭合环路,其中解吸0区设置在所述的解吸Ⅲ区前面用以解吸最强吸附组分;
其中吸附Ⅰ区通过络合吸附剂吸附汽油中的烯烃和芳烃,得到饱和烃组分,解吸Ⅲ区则通过解吸剂D1将烯烃解吸,得到烯烃组分;解吸0区则通过解吸剂D0将芳烃解吸,得到芳烃组分,最终实现汽油中饱和烃、烯烃和芳烃的分离;
所述预处理吸附剂为MCM-41分子筛、MCM-48分子筛、SBA-3分子筛及SBA-15-4.2分子筛中的一种;
所述络合吸附剂为金属改性分子筛;所用改性金属为K、Cs、Mg、Ca、Ba、Co、Ni、Cu、Zn、Mo中的一种或几种,含量为0.1~10wt%;分子筛载体为MCM-22、β分子筛、13X分子筛和Y分子筛中的一种;
所述解吸剂D1为正十三碳烯烃、正十四碳烯烃、甲基萘中一种或几种;
所述解吸剂D0为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臧甲忠,赵闯,孙富伟,谢萍,范景新,李犇,劳国瑞,李滨,孙振海,汪洋,宮毓鹏,郭春垒,李佳,
申请(专利权)人: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昆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