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曲臂式高空作业车液压系统。曲臂式高空作业车液压系统的下变幅油缸的有杆腔通过第一双向平衡阀、第二双向平衡阀与中变幅无杆腔连通,其中,第一双向平衡阀和第二双向平衡阀之间的连通油路与辅助同步阀的进油口连通;第一双向平衡阀的第一控油口通过第二双向平衡阀与中变幅的有杆腔连通,其中,第一控油口与第二双向平衡阀之间的连通油路与辅助同步阀的出油口连通;第二双向平衡阀的第二控油口通过第一双向平衡阀与下变幅的无杆腔连通;其中,辅助同步阀包括并联的溢流阀和节流阀。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曲臂式高空作业车液压系统,通过辅助同步阀使下变幅油缸和中变幅油缸同时运动,故使得曲臂式高空作业车液压系统布局紧凑且易于维护。
Hydraulic system of curved arm aerial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曲臂式高空作业车液压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空作业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曲臂式高空作业车液压系统。
技术介绍
曲臂式高空作业车是用于高空作业的升降设备,可跨越障碍进行高空作业,平台升降到任何位置时,均可边行走边作业,广泛适用于市政、电力、路灯、广告、通讯、摄影、园林、交通、码头、机场港口、大型工矿企业等行业的安装维修及登高作业。目前,曲臂式高空作业车液压系统存在布局分散的情况,而导致液压系统不易维护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高空作业车液压系统存在布局分散而导致的不易维护的问题,提供一种布局集中且容易维护的曲臂式高空作业车液压系统。一种曲臂式高空作业车液压系统,曲臂式高空作业车液压系统上车液压系统,所述上车液压系统包括下变幅油缸、中变幅油缸、第一双向平衡阀、第二双向平衡阀及辅助同步阀;所述下变幅油缸的有杆腔通过所述第一双向平衡阀、所述第二双向平衡阀与所述中变幅的无杆腔连通,其中,所述第一双向平衡阀和所述第二双向平衡阀之间的连通油路与所述辅助同步阀的进油口连通;所述第一双向平衡阀具有第一控油口,所述第一控油口通过所述第二双向平衡阀与所述中变幅的有杆腔连通,其中,所述第一控油口与所述第二双向平衡阀之间的连通油路与所述辅助同步阀的出油口连通;所述第二双向平衡阀具有第二控油口,所述第二控油口通过所述第一双向平衡阀与所述下变幅的无杆腔连通;其中,所述辅助同步阀包括并联的溢流阀和节流阀。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双向平衡阀包括下变幅油缸无杆腔平衡阀及下变幅油缸有杆腔平衡阀;所述下变幅油缸无杆腔平衡阀具有第一进出油口、第二进出油口以及用于控制所述下变幅油缸无杆腔平衡阀反向开启的所述第一控油口,所述第一进出油口与所述下变幅油缸的无杆腔连通,所述第二进出油口与所述第二控油口连通;所述下变幅有杆腔平衡阀具有第三进出油口、第四进出油口以及用于控制所述下变幅油缸有杆腔平衡阀反向开启的第三控油口,所述第三进出油口与所述下变幅油缸的有杆腔连通,所述第四进出油口通过所述第二双向平衡阀与所述中变幅油缸的无杆腔连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双向平衡阀包括中变幅油缸无杆腔平衡阀及中变幅油缸有杆腔平衡阀;所述中变幅油缸无杆腔平衡阀具有第五进出油口、第六进出油口以及用于控制所述中变幅油缸无杆腔平衡阀反向开启的第四控油口,所述第五进出油口与所述中变幅油缸的无杆腔连通,所述第六进出油口通过所述第一双向平衡阀与所述下变幅油缸的有杆腔连通;所述中变幅有杆腔平衡阀具有第七进出油口、第八进出油口以及用于控制所述中变幅油缸有杆腔平衡阀反向开启的所述第二控油口,所述第七进出油口与所述中变幅油缸的有杆腔连通,所述第八进出油口与所述第一控油口连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车液压系统还包括回转马达、上变幅油缸、伸缩杆及动臂功能集成阀块;所述动臂功能集成阀块包括第一进油油路和回油油路,所述第一进油油路通过所述第一双向平衡阀连通所述下变幅油缸的无杆腔,所述第二回油油路通过所述第二双向平衡阀连通所述中变幅油缸的有杆腔;所述回转马达的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上变幅油缸的进油口和出油口及所述伸缩杆的进油口和出油口均分别与所述第一进油油路和所述第二回油油路连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臂功能集成阀块包括四个第一换向阀,其中三个所述第一换向阀分别与所述回转马达、所述上变幅油缸及所述伸缩杆连通,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换向阀与所述下变幅油缸的无杆腔和所述中变幅油缸的有杆腔连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臂功能集成阀块还包括三个比例流量阀,其中两个所述比例流量阀分别与所述回转马达和所述上变幅油缸连通,其中一个所述比例流量阀与所述下变幅油缸和所述中变幅油缸连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曲臂式高空作业车液压系统还包括转向油缸,所述转向油缸的进油口和出油口分别与所述动臂功能集成阀的所述第一进油油路和所述第二回油油路连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车液压系统还包括回转马达、上变幅油缸及伸缩杆;所述上车液压系统还包括与所述回转马达连通的第三双向平衡阀、与所述上变幅油缸连通的第四双向平衡阀及与所述伸缩杆连通的第五双向平衡阀。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曲臂式高空作业车液压系统还包括工作平台液压系统,所述工作平台液压系统包括工作平台辅泵、调平油缸、折叠油缸、摆动马达及工作平台集成阀块;所述工作平台集成阀块包括第二进油油路和与第二回油油路;所述调平油缸、所述折叠油缸及所述摆动马达均与所述第二进油油路和所述第二回油油路连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工作平台集成阀块包括一个电液比例换向阀和两个电磁换向阀,所述电液比例换向阀与所述调平油缸连通,两个所述电磁换向阀分别与所述折叠油缸及所述摆动马达连通。上述曲臂式高空作业车液压系统,通过辅助同步阀可以使下变幅油缸和中变幅油缸同时运动,动作简单可靠,经济上节约合理,故整体上使得曲臂式高空作业液压系统布局紧凑且易于维护。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的曲臂式高空作业车液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曲臂式高空作业车液压系统的上车液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上车液压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的转向油缸液压油路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的曲臂式高空作业车液压系统的驱动液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所示的曲臂式高空作业车液压系统的下车液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所示的曲臂式高空作业车液压系统的工作平台液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在描述位置关系时,除非另有规定,否则当一元件被指为在另一元件“上”时,其能直接在其他元件上或亦可存在中间元件。亦可以理解的是,当元件被指为在两个元件“之间”时,其可为两个元件之间的唯一一个,或亦可存在一或多个中间元件。在使用本文中描述的“包括”、“具有”、和“包含”的情况下,除非使用了明确的限定用语,例如“仅”、“由……组成”等,否则还可以添加另一部件。除非相反地提及,否则单数形式的术语可以包括复数形式,并不能理解为其数量为一个。还应当理解的是,在解释元件时,尽管没有明确描述,但元件解释为包括误差范围,该误差范围应当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确定的特定值可接受的偏差范围内。例如,“大约”、“近似”或“基本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曲臂式高空作业车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臂式高空作业车液压系统包括上车液压系统,所述上车液压系统包括下变幅油缸、中变幅油缸、第一双向平衡阀、第二双向平衡阀及辅助同步阀;/n所述下变幅油缸的有杆腔通过所述第一双向平衡阀、所述第二双向平衡阀与所述中变幅的无杆腔连通,其中,所述第一双向平衡阀和所述第二双向平衡阀之间的连通油路与所述辅助同步阀的进油口连通;/n所述第一双向平衡阀具有第一控油口,所述第一控油口通过所述第二双向平衡阀与所述中变幅的有杆腔连通,其中,所述第一控油口与所述第二双向平衡阀之间的连通油路与所述辅助同步阀的出油口连通;/n所述第二双向平衡阀具有第二控油口,所述第二控油口通过所述第一双向平衡阀与所述下变幅的无杆腔连通;/n其中,所述辅助同步阀包括并联的溢流阀和节流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曲臂式高空作业车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臂式高空作业车液压系统包括上车液压系统,所述上车液压系统包括下变幅油缸、中变幅油缸、第一双向平衡阀、第二双向平衡阀及辅助同步阀;
所述下变幅油缸的有杆腔通过所述第一双向平衡阀、所述第二双向平衡阀与所述中变幅的无杆腔连通,其中,所述第一双向平衡阀和所述第二双向平衡阀之间的连通油路与所述辅助同步阀的进油口连通;
所述第一双向平衡阀具有第一控油口,所述第一控油口通过所述第二双向平衡阀与所述中变幅的有杆腔连通,其中,所述第一控油口与所述第二双向平衡阀之间的连通油路与所述辅助同步阀的出油口连通;
所述第二双向平衡阀具有第二控油口,所述第二控油口通过所述第一双向平衡阀与所述下变幅的无杆腔连通;
其中,所述辅助同步阀包括并联的溢流阀和节流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臂式高空作业车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双向平衡阀包括下变幅油缸无杆腔平衡阀及下变幅油缸有杆腔平衡阀;
所述下变幅油缸无杆腔平衡阀具有第一进出油口、第二进出油口以及用于控制所述下变幅油缸无杆腔平衡阀反向开启的所述第一控油口,所述第一进出油口与所述下变幅油缸的无杆腔连通,所述第二进出油口与所述第二控油口连通;
所述下变幅有杆腔平衡阀具有第三进出油口、第四进出油口以及用于控制所述下变幅油缸有杆腔平衡阀反向开启的第三控油口,所述第三进出油口与所述下变幅油缸的有杆腔连通,所述第四进出油口通过所述第二双向平衡阀与所述中变幅油缸的无杆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臂式高空作业车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双向平衡阀包括中变幅油缸无杆腔平衡阀及中变幅油缸有杆腔平衡阀;
所述中变幅油缸无杆腔平衡阀具有第五进出油口、第六进出油口以及用于控制所述中变幅油缸无杆腔平衡阀反向开启的第四控油口,所述第五进出油口与所述中变幅油缸的无杆腔连通,所述第六进出油口通过所述第一双向平衡阀与所述下变幅油缸的有杆腔连通;
所述中变幅有杆腔平衡阀具有第七进出油口、第八进出油口以及用于控制所述中变幅油缸有杆腔平衡阀反向开启的所述第二控油口,所述第七进出油口与所述中变幅油缸的有杆腔连通,所述第八进出油口与所述第一控油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臂式高空作业车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车液压系统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祥华,杨汉键,胡靖,
申请(专利权)人:怀化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