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角度透光率变化小的散射光调节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61977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31 19: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全角度透光率变化小的散射光调节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其中,全角度透光率变化小的散射光调节薄膜包括:第一导电薄膜层;第二导电薄膜层及聚合物分散液晶层,聚合物分散液晶层由聚合物分散液晶组合物经低温固化得到,聚合物分散液晶组合物包括胶水和液晶,胶水和液晶的质量比为1:(1~2.5),胶水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基本树脂40~60份、多官能团活性稀释剂5~48份、单官能团活性稀释剂10~33份、助剂1~5份和光引发剂1~5份;基本树脂选自平均分子量在300以上的不饱和聚酯低聚物。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提出的全角度透光率变化小的散射光调节薄膜满足在高磨砂态或者通透态时具有高透光率的特点,且在磨砂态或通透态时可见光波段无明显选择透过性。

Scattering light adjusting film with small change of full angle transmittanc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角度透光率变化小的散射光调节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
,特别涉及一种全角度透光率变化小的散射光调节薄膜以及全角度透光率变化小的散射光调节薄膜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的全角度透光率变化小的散射光调节薄膜具有磨砂态雾度高而通透态雾度低的特点,由于磨砂态雾度高,其两态转花间的全角度透光率变化大于12%,这使得该类调光膜存在磨砂态时透光率偏低,即状态切换时出现明显的透光量变化,且透单色光明显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全角度透光率变化小的散射光调节薄膜,该调光薄膜满足在高磨砂态或者通透态时具有高透光率的特点,且在磨砂态或通透态时可见光波段无明显选择透过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全角度透光率变化小的散射光调节薄膜,应用于液晶屏,所述全角度透光率变化小的散射光调节薄膜包括:第一导电薄膜层;第二导电薄膜层,所述第二导电薄膜层和所述第一导电薄膜层间隔设置;及聚合物分散液晶层,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层形成于所述第一导电薄膜层和所述第二导电薄膜层之间,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层由聚合物分散液晶组合物经低温固化得到,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组合物包括胶水和液晶,所述胶水和所述液晶的质量比为1:(1~2.5),所述胶水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基本树脂40~60份、多官能团活性稀释剂5~48份、单官能团活性稀释剂10~33份、助剂1~5份和光引发剂1~5份;所述基本树脂选自平均分子量在300以上的不饱和聚酯低聚物。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基本树脂选自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甲氧基聚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和聚乙二醇甲醚甲基丙烯酸酯中的任一种。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多官能团活性稀释剂选自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二缩三羟甲基丙烷四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烷氧基三官能团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单官能团活性稀释剂选自(甲基)丙烯酸酯类。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助剂选自硅烷偶联剂KH-550/792/602中的任一种。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光引发剂选自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2-苯基苄-2-二甲基胺-1-(4-吗啉苄苯基)丁酮、苯基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氧化膦中的一种或多种。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液晶选自AS50-003,AS60-003,AS63-007,SYMLC-16,SYMLC-79,SYMLC-1717,BHR40100,HPC854600-100中的一种或多种。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薄膜层和所述第二导电薄膜层采用透光率不低于85%的电容膜。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全角度透光率变化小的散射光调节薄膜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0,导电薄膜的选择,采用透光率不低于85%的电容膜;步骤S20,液晶的选择,选用非苯乙炔类的液晶,选自AS50-003,AS60-003,AS63-007,SYMLC-16,SYMLC-79,SYMLC-1717,BHR40100,HPC854600-100中的一种或多种;步骤S30,胶水的匹配,选用平均分子量在300以上的不饱和聚酯作为基本树脂;选用多官能团及胺改性环氧丙烯酸酯作为活性稀释剂;按照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匹配胶水:基本树脂40~60份、多官能团活性稀释剂5~48份、单官能团活性稀释剂10~33份、助剂1~5份和光引发剂1~5份;步骤S40,按如下公式初步估算混合体系固化后的折射率,控制胶水折射率与液晶寻常光折射率相差小于0.02;步骤S50,按照每100质量份的胶水中添加100~250质量份的液晶,并添加质量比例为聚合物分散液晶组合物总质量1‰~8‰的微珠,用于控制聚合物分散液晶层的厚度,将胶水、液晶和微珠充分混合得到均一的聚合物分散液晶组合物;步骤S60,将步骤50混合得到聚合物分散液晶组合物涂布到S10选择的两层导电薄膜之间;步骤S70,采用低温固化工艺,控制全角度透光率变化小的散射光调节薄膜发白时间在3~7s,制得全角度透光率变化小的散射光调节薄膜样品。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导电薄膜为透光率为91%的高透电容膜;所述胶水的组分为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55份,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14份,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10份,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9份,羟烷基甲基丙烯酸酯5份,硅烷偶联剂KH7922份,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3份,苯基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氧化膦2份;所述液晶为AS63-007,150份;所述微珠的尺寸为7μm,为胶水和液晶混合物总质量的3‰;所述低温固化工艺为20℃,5mW/cm2,固化时间7min,固化光强中心波长为365nm。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聚合物分散液晶组合物采用平均分子量在300以上的不饱和聚酯低聚物作为主体,选用多官能团及胺改性环氧丙烯酸酯作为活性稀释剂,胶水整体黏度较高,使用该聚合物分散液晶组合物制成的调光膜在磨砂态时其磨砂态雾度为65~85%,具有较高的开关态透光率,且全角度透光率变化小的散射光调节薄膜可见光波段(380~780nm)透光率波谱较平直,不会引起透射光色彩偏移。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全角度透光率变化小的散射光调节薄膜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全角度透光率变化小的散射光调节薄膜与常规调光膜的可见光透过率图谱对比图。附图标号说明:全角度透光率变化小的散射光调节薄膜100;第一导电薄膜层10;液晶层20;第二导电薄膜层30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聚合物分散液晶组合物,该组合物用于制备聚合物分散液晶,聚合物分散液晶用于制备全角度透光率变化小的散射光调节薄膜100的液晶层,全角度透光率变化小的散射光调节薄膜100应用于液晶显示领域。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聚合物分散液晶组合物,包括胶水和液晶,所述胶水和所述液晶的质量比为1:(1~2.5),所述胶水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基本树脂40~60份、多官能团活性稀释剂5~48份、单官能团活性稀释剂10~33份、助剂1~5份和光引发剂1~5份;所述基本树脂选自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角度透光率变化小的散射光调节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全角度透光率变化小的散射光调节薄膜包括:/n第一导电薄膜层;/n第二导电薄膜层,所述第二导电薄膜层和所述第一导电薄膜层间隔设置;及/n聚合物分散液晶层,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层形成于所述第一导电薄膜层和所述第二导电薄膜层之间,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层由聚合物分散液晶组合物经低温固化得到,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组合物包括胶水和液晶,所述胶水和所述液晶的质量比为1:(1~2.5),所述胶水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基本树脂40~60份、多官能团活性稀释剂5~48份、单官能团活性稀释剂10~33份、助剂1~5份和光引发剂1~5份;所述基本树脂选自平均分子量在300以上的不饱和聚酯低聚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角度透光率变化小的散射光调节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全角度透光率变化小的散射光调节薄膜包括:
第一导电薄膜层;
第二导电薄膜层,所述第二导电薄膜层和所述第一导电薄膜层间隔设置;及
聚合物分散液晶层,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层形成于所述第一导电薄膜层和所述第二导电薄膜层之间,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层由聚合物分散液晶组合物经低温固化得到,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组合物包括胶水和液晶,所述胶水和所述液晶的质量比为1:(1~2.5),所述胶水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基本树脂40~60份、多官能团活性稀释剂5~48份、单官能团活性稀释剂10~33份、助剂1~5份和光引发剂1~5份;所述基本树脂选自平均分子量在300以上的不饱和聚酯低聚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角度透光率变化小的散射光调节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本树脂选自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甲氧基聚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和聚乙二醇甲醚甲基丙烯酸酯中的任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角度透光率变化小的散射光调节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官能团活性稀释剂选自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二缩三羟甲基丙烷四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烷氧基三官能团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角度透光率变化小的散射光调节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官能团活性稀释剂选自(甲基)丙烯酸酯类。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角度透光率变化小的散射光调节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剂选自硅烷偶联剂KH-550/792/602中的任一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角度透光率变化小的散射光调节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引发剂选自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2-苯基苄-2-二甲基胺-1-(4-吗啉苄苯基)丁酮、苯基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氧化膦中的一种或多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角度透光率变化小的散射光调节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选自AS50-003,AS60-003,AS63-007,SYMLC-16,SYMLC-79,SYMLC-1717,BHR40100,HPC854600-100中的一种或多种。


8.如权利要求1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唯吴琴段嘉明汤立文孙金礼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兴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