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土壤密闭取土系统及取土置换修复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618807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31 18: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染土壤密闭取土系统及取土置换修复方法,涉及污染土壤修复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对零散分布的小范围深层污染土壤的异位修复,基坑支护安全性不足,支护空间受限,开挖产生扬尘异味的技术问题。该污染土壤密闭取土系统包括密闭取土装置、密封护筒装置以及防尘抑味装置;其中,护筒能埋入污染土壤内,密闭取土装置的取土钻具能钻进护筒内的土壤中并将土壤取出,防尘抑味装置的药剂喷洒单元能伸入所述护筒口部区域。该方法包括埋设护筒、钻孔取土、清洁土回填和起拔护筒等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零散分布的小范围深层污染土壤,保证支护安全性,防止空气污染的污染土壤密闭取土系统及取土置换修复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污染土壤密闭取土系统及取土置换修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染土壤修复
,尤其是涉及一种污染土壤密闭取土系统及取土置换修复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工业化的发展,土壤污染问题刻不容缓。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工业企业搬迁后场地再利用前,需对场地进行调查与风险评估,并对存在污染的场地进行修复。我国工业污染场地中污染物种类众多,一些工厂历史较长,污染严重,加之不同功能区分布较散,使得污染土壤的深度较深,形成零散分布的小范围深层污染场地。针对污染分散的深层污染土壤,可采用原位或异位修复技术。原位修复是指对未挖掘的土壤进行治理的过程,可以有效对深层次污染的土壤进行修复,且避免土壤大面积开挖,防止施工过程产生扬尘异味。但是该修复模式的工程实施时间较长,修复效果受土壤类型及土壤地层影响较大。异位修复的工程实施时间较短,修复处理效果的预测性高于原位修复。但是该修复模式对深层污染土壤开挖形成较深的基坑,支护安全性、支护空间受场地周边建筑物的影响,修复过程开挖扰动较明显,裸露开挖过程易产生扬尘异味。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对于零散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染土壤密闭取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密闭取土装置、密封护筒装置以及防尘抑味装置;其中,/n所述密封护筒装置包括护筒,所述护筒为筒状结构能埋入污染土壤内;/n所述密闭取土装置包括取土装置本体以及取土钻具,所述取土钻具能钻进所述护筒内的土壤中并能将所述护筒内的土壤取出;/n防尘抑味装置包括药剂喷洒单元,所述药剂喷洒单元能伸入所述护筒口部区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染土壤密闭取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密闭取土装置、密封护筒装置以及防尘抑味装置;其中,
所述密封护筒装置包括护筒,所述护筒为筒状结构能埋入污染土壤内;
所述密闭取土装置包括取土装置本体以及取土钻具,所述取土钻具能钻进所述护筒内的土壤中并能将所述护筒内的土壤取出;
防尘抑味装置包括药剂喷洒单元,所述药剂喷洒单元能伸入所述护筒口部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染土壤密闭取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筒与所述取土装置本体可拆卸连接;
和/或,所述取土钻具外壁面能与所述护筒内壁面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染土壤密闭取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土钻具包括容纳箱和钻头,所述钻头与所述取土装置本体转动连接,所述容纳箱与所述取土装置本体固定连接,所述钻头的部分区段设置于所述容纳箱内并能与所述容纳箱之间存在绕所述钻头轴向的相对转动,在所述钻头钻入土壤中时能将土壤旋入所述容纳箱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染土壤密闭取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抑味装置还包括存储单元和输送单元,所述输送单元将所述存储单元与所述药剂喷洒单元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染土壤密闭取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单元包括药剂存储罐和储水罐;
所述输送单元包括搅拌罐和注药泵,所述药剂存储罐和所述储水罐相互并联后均与所述搅拌罐相连通,所述搅拌罐通过管道与所述注药泵相连通;
所述药剂喷洒单元为伸缩喷头,所述注药泵通过管道与所述伸缩喷头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染土壤密闭取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抑味装置还包括自控集成系统,在所述注药泵和所述药剂喷洒单元之间的所述管道上设置有注药开关、流量传感器以及压力表,所述注药泵、所述流量传感器、所述压力表以及所述药剂喷洒单元均与所述自控集成系统电连接。


7.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污染土壤密闭取土系统进行的取土置换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平整场地,确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伟欣陈恺王瑜瑜李忠博孙硕徐年刘晶晶姜玉肖王燕飞张蒋维刘爽王晨晨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鼎实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