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氯氟醚菌唑和氟吡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17229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31 17: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包含氯氟醚菌唑与氟吡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在防治多种植物病害中的应用,其中的氯氟醚菌唑与氟吡菌胺的比例为1:1‑1:20。

A bactericidal composition of chlorofluoroetherazole and flupirylam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氯氟醚菌唑和氟吡菌胺的杀菌组合物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药领域,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包含氯氟醚菌唑与氟吡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在防治多种植物病害中的应用。二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市场上现有杀菌剂大量使用,植物病害的抗性呈逐渐加重的趋势。因此,农药发展的趋势之一是发展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复配,实现两种药剂协同增效并减缓病害的抗性产生。氯氟醚菌唑是由巴斯夫发现并开发的第1个新型异丙醇三唑类杀菌剂,其化学名称为:(2RS)-2-[4-(4-氯苯氧基)-α,α,α-三氟-邻甲苯基]-1-(1H-1,2,4-三唑-1-基)丙-2-醇。与其他三唑类杀菌剂一样,氯氟醚菌唑为C14-脱甲基化抑制剂,通过阻止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抑制细胞生长,破坏菌体细胞膜功能。与其他三唑类杀菌剂不同的是,其分子中含有的异丙醇基团,使其能从游离态自由旋转与靶标结合成为结合态,减少病菌突变,延缓抗性的产生和发展,而且其相对低毒,对蜜蜂也较安全。氯氟醚菌唑适用于多种大田作物、经济作物、特种作物以及草坪、观赏植物的真菌病害,如锈病及壳针孢菌(Septoria)引起的病害等。此外,有研究表明,氯氟醚菌唑还有提升作物活力,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的作用。氟吡菌胺,化学名称为2,6-二氯-N-[(3-氯-5-三氟甲基-2吡啶基)甲基]苯甲酰胺,是由拜耳公司开发的吡啶酰胺类杀菌剂。氟吡菌胺主要作用于细胞膜和细胞骨架间的特异性蛋白一类血影蛋白,从而影响细胞的有丝分裂,对病原菌的各主要形态均有很好的抑制活性,具有很好的持效性并且其他种类杀菌剂无交互抗性。氟吡菌胺在木质部具有很好的移动性,对植物一个部位施药对其他部位也可以起到保护作用。氟吡菌胺主要用于防治各类蔬菜和葡萄上的常见卵菌纲病害,如霜霉病、疫病、晚疫病、猝倒病。目前,氯氟醚菌唑和氟吡菌胺两种杀菌剂的复配或者类似机理杀菌剂的复配尚无报道。三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专利技术人通过近几年大量的生物测定筛选试验,发现氯氟醚菌唑与氟吡菌胺以一定比例复配,对黄瓜霜霉病、马铃薯晚疫病、水稻纹枯病、辣椒炭疽病、小麦锈病等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杀菌组合物,其包含氯氟醚菌唑与氟吡菌胺。进一步地,杀菌组合物中氯氟醚菌唑与氟吡菌胺的比例为20:1-1:60。进一步地,杀菌组合物中氯氟醚菌唑与氟吡菌胺的比例为1:1-1:20。进一步地,杀菌组合物中氯氟醚菌唑与氟吡菌胺的比例为1:20。进一步地,杀菌组合物中还包含选自溶剂、乳化剂、润湿剂、分散剂、防冻剂、增稠剂、粘结剂、消泡剂、稳定剂、填料中一种或多种的成分进一步地,杀菌组合物中配方为:氯氟醚菌唑2%、氟吡菌胺40%、环己酮10%、甲苯-2,4-二异氰酸酯2%、己二胺4%、Tween-206%、黄原胶0.2%、白炭黑2%、乙二醇4%、余量为去离子水%。进一步地,杀菌组合物为微囊悬浮剂,其制备方法为:将环己酮投入剪切釜,开启搅拌,将原药投入搅拌釜,搅拌30min,完全溶解后投入甲苯-2,4-二异氰酸酯,投入反应囊皮,搅拌10min,制成油相。开剪切,投入水和乳化剂,高速剪切30min,制成O/W乳液。关剪切,边搅拌边缓慢加入己二胺,并升温固化,制得制剂微胶囊。在制得的微胶囊中投入乙二醇,白炭黑和黄原胶,搅拌30min,制成微胶囊悬浮剂。过滤,取样检验,合格后得到微囊悬浮剂。进一步地,杀菌组合物中还包含光合作用增强剂。进一步地,光合作用增强剂为0.02%的小球藻提取物。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杀菌组合物在防治水稻纹枯病、葡萄霜霉病、番茄晚疫病、黄瓜白粉病、小麦锈病、棉花立枯病、草莓灰霉病或水稻稻瘟病中的应用。所述的氯氟醚菌唑与氟吡菌胺可以是各产商的符合相应标准的产品,产品的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化学纯品和各种具体制剂产品。所述溶剂选自油酸甲酯、乙酸乙酯、植物油、200#溶剂油、150#溶剂油、乙醇、正丙醇、碳酸二甲酯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所述的乳化剂选自农乳400、农乳500、聚丙烯酸甲酯、蓖麻油聚氧乙烯醚、脂肪酸聚氧乙烯醚、聚氧乙烯脂肪醇醚、乙氧基蓖麻油、聚丙烯酸甲酯、脂肪酸聚乙二醇酯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的润湿剂和分散剂都属于表面活性剂,可以列举出改性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月桂醇二甲基聚羧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乙烯脂肪酸、烷基芳基聚乙二醇醚、烷基磺酸盐、芳基磺酸盐、脂肪酸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的防冻剂选自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乙二醇丁醚、丙二醇丁醚、乙二醇丁醚醋酸酯、二氯甲烷、1,1-二氯乙烷、1,2一二氯乙烷、甲酰胺、氯化钙、醋酸钠、氯化镁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所述的增稠剂选自黄原胶硅酸镁铝、黄原胶、羧甲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所述的粘结剂选自葡萄糖、蔗糖、羧乙基纤维素、可溶性淀粉、聚乙二醇、甲基纤维素、聚羧酸类和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烯醇、石蜡、石膏、羧丙基甲基纤维素、聚丙烯酰胺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的消泡剂选自聚三硅氧烷、聚醚改性聚硅氧烷、聚二甲基硅氧烷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所述的稳定剂选自柠檬酸钠,间苯二酚、环氧大豆油、环氧氯丙烷、环氧亚麻油、季戊四醇、木醇糖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的填料主要为高岭土、玉米淀粉、硫酸铵、轻钙、白炭黑、膨润土、石膏、凹凸棒土、尿素、硅藻土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光合作用加强剂包括但不限于有光合作用促进效果的微量、中量元素肥料、有机肥料、氨基酸肥料等,例如海藻提取物。所述水稻纹枯病、葡萄霜霉病、番茄晚疫病、黄瓜白粉病、小麦锈病、棉花立枯病、草莓灰霉病或水稻稻瘟病不限于具体菌株导致的病害。本专利技术复配剂的优点在于:(1)与单剂相比,该杀菌组合物对霜霉病、晚疫病、纹枯病、猝倒病等有明显的增效作用,提高了防治效果;(2)可以降低田间用药量,有效减少环境污染和农药残留;(3)杀菌组合物中有效成分的作用机制互不相同,有利于避免和延缓病菌抗药性的产生。(4)与单一药剂相比,可降低生产和使用成本。四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公开了一系列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实施例仅是专利技术的代表性展示,并非对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情况下,可以对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常规调整。以下实施例,特别是具体配方实施例仅是有代表性的部分实验结果,更多的实验结果由于篇幅的原因无法全面展示。实施例1:氯氟醚菌唑和氟吡菌胺复配对水稻纹枯病的室内毒力测定试验对象:水稻纹枯病(Rhizoctoniasolani),由田间采集,经室内分离纯化。试验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1156.5-2006》,采用蚕豆叶片法。选用感病蚕豆盆栽,剪取相同部位、长势一致、带有叶柄的叶片,保湿处理,置于培养皿中。用丙酮溶解原药,用0.1%的吐温80水稀释,配制6个系列质量浓度。将叶片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杀菌组合物,其包含氯氟醚菌唑与氟吡菌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杀菌组合物,其包含氯氟醚菌唑与氟吡菌胺。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杀菌组合物,其中氯氟醚菌唑与氟吡菌胺的比例为20:1-1:60。


3.根据权利要求2的杀菌组合物,其中氯氟醚菌唑与氟吡菌胺的比例为1:1-1:20。


4.根据权利要求3的杀菌组合物,其中氯氟醚菌唑与氟吡菌胺的比例为1:20。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的杀菌组合物,其还包含选自溶剂、乳化剂、润湿剂、分散剂、防冻剂、增稠剂、粘结剂、消泡剂、稳定剂、填料中一种或多种的成分。


6.根据权利要求5的杀菌组合物,其配方为:氯氟醚菌唑2%、氟吡菌胺40%、环己酮10%、甲苯-2,4-二异氰酸酯2%、己二胺4%、Tween-206%、黄原胶0.2%、白炭黑2%、乙二醇4%、余量为去离子水%。


7.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诺
申请(专利权)人:六夫丁作物保护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