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知霖专利>正文

一种康复护理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1495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1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康复护理床,将硬板框架固定在主体床架的底框的上面,柔性凹陷床面架设在硬板框架的空间内部,柔性凹陷床面的左右两端面均设有能使柔性凹陷床面左右偏转的驱动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为病人自动变换体态姿势,放松身体缓解疲劳或翻身,方便对病人身体进行按摩和清洁擦拭。在柔性凹陷床面下面设置硬质床垫,对病人身体有托底作用,提升病人舒适感。设置限位制动机构保证了柔性凹陷床面左右偏转的合理角度,保证病人翻身安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为病人快捷顺利翻身防止褥疮,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操作方便的特点。

A kind of rehabilitation nursing b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康复护理床
本技术涉及医疗康复器械
,尤其是一种康复护理床。
技术介绍
现在中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照顾不能自理的老人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长期卧床不能自理的重病号,需要陪护人员经常为其变换体态放松身体、翻转身体为其按摩擦拭肌肤,保持清洁防止褥疮。为患者变换体位、翻身是一种非常困难的工作,需要多人协作,如果配合不当还会伤及患者。现有技术中的护理床为前后两块硬板结构,只能实现坐起功能,并且由于角度设计不合理,加之护理床所用材料的局限性,现有的护理床使患者坐卧极不舒服,只能满足一般病人休息、就诊使用,无法满足患者顺利翻身的需求。市场上有些可以帮助患者翻身的护理床,但是其结构采用三块硬板,通过翻板实现翻身的方法。使用时要预先把患者身体抬至适当位置,然后再翻板,依然费人费力,且安全系数低,坐起和翻身非常麻烦,仍然不能满足护理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康复护理床,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操作方便,为病人快捷变换体态姿势、顺利翻身,防止褥疮的特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康复护理床,包括四个立腿、两个横梁和底框组成的主体床架,还包括硬板框架和柔性凹陷床面,所述硬板框架固定在主体床架的底框的上面,柔性凹陷床面架设在硬板框架的空间内部,柔性凹陷床面的左右两端面均设有能使柔性凹陷床面左右偏转的驱动装置。上述的一种康复护理床,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装有链轮的电机、两根均装有齿轮的卷轴、环形链条、两根导向轴和控制器;所述电机安装在底框下面,两根卷轴均通过轴承对称安装在电机下方的横梁上,所述环形链条与链轮和两个齿轮啮合套装;两根导向轴均通过轴承对称安装在电机两侧的底框上;所述柔性凹陷床面的左右两端均经过导向轴向下延伸并与卷轴缠绕固定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控制线路与电机连接,在电机上设有自动限位制动机构。上述的一种康复护理床,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液压油缸、担架杆和控制器,所述液压油缸有四个并均通过管路与油泵连通,四个液压油缸用支架连接组成与柔性凹陷床面相吻合的矩形,所述担架杆分别与柔性凹陷床面的左右两端面固定连接,在担架杆的两端部均连接支撑块,四个液压油缸位于柔性凹陷床面下面,每个液压油缸的活塞杆上端均与相对应的支撑块连接,所述控制器控制油泵的动力机及其分配阀的动作,在油泵的动力机上设有自动限位制动机构。上述的一种康复护理床,还包括硬质床垫,所述硬质床垫呈长方形并架设在主体床架的两个横梁之间,硬质床垫位于柔性凹陷床面的下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康复护理床,在主体床架上设置了硬板框架和柔性凹陷床面,硬板框架固定在底框的上面,柔性凹陷床面架设在硬板框架的空间内部,在柔性凹陷床面的左右两端面设置了能使柔性凹陷床面在左右方向偏转的齿轮轴传动系统或液压油缸系统。硬质床垫位于柔性凹陷床面的下面,病人躺在柔性凹陷床面上,病人的体重使柔性凹陷床面下陷,硬质床垫在下面对病人身体有托底作用,使病人感觉舒适。通过控制器操控齿轮轴传动系统或液压油缸系统动作,柔性凹陷床面向左或向右移动和偏转,病人的身体随之朝左或朝右偏转,实现变换体态姿势或顺利翻身。此时可对病人身体进行按摩、擦拭或做清洁处理。自动限位制动机构保证了柔性凹陷床面左右偏摆的合理角度,防止病人身体偏摆过度,保证了病人翻身安全。本技术取得以下有益效果:可为病人自动变换体态姿势,放松身体缓解疲劳或翻身,方便对病人身体进行按摩和清洁擦拭,提升病人舒适感,保证病人翻身安全,为病人快捷顺利翻身防止褥疮,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操作方便的特点。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是图1的俯视图。图4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左视图。图中各部件标号代表的含义为:柔性凹陷床面1、环形链条2、链轮3、电机4、硬质床垫5、连接件6、轴承盒7、导向轴8、横梁9、卷轴10、齿轮11、立腿12、底框13、床头14、硬板框架15、控制器16、支撑块17、活塞杆18、油缸19、油泵20、支架21、担架杆22。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见图1、图2、图3,本实施例在主体床架上设置了木质的硬板框架15和纤维编制材料的柔性凹陷床面1,硬板框架15固定在底框13的上面,柔性凹陷床面1通过导向轴8架设在硬板框架15的空间内部,在柔性凹陷床面1下面的主体床架上设置了用电机4驱动的卷轴10,两个卷轴10均通过轴承对称安装在电机4下方的横梁9上,环形链条2与链轮3和两个齿轮11啮合套装;两根导向轴8均通过轴承对称安装在电机4两侧的底框13上;柔性凹陷床面1的两端面均经过导向轴8向下延伸并与卷轴10缠绕固定连接;控制器16通过控制线路与电机4连接。用控制器16启动电机4顺时针转动,链轮3通过环形链条带动齿轮11和卷轴10顺时针转动,柔性凹陷床面1右部被右侧卷轴10顺时针卷动产生拉紧动作,同时左侧卷轴10顺时针转动出现柔性凹陷床面1左部放松进给动作,整个柔性凹陷床面1向右移动,病人身体随之向右平移、进而向左翻转,呈右高左低,完成偏转翻身;再次用控制器16启动电机4逆时针转动,整个柔性床面向左移动,病人身体随之向左平移、进而向右翻转,呈左高右低,完成偏转翻身;自动限位制动机构保证病人偏转的角度,防止病人身体过度偏转。实施例2见图4、图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是:在柔性凹陷床面1下面设置了液压油缸19驱动系统。液压油缸19用支架21连接组成与柔性凹陷床面1相吻合的矩形,担架杆22分别与柔性凹陷床面1的左右两端面固定连接,在担架杆22的两端部均连接支撑块17,四个液压油缸19位于柔性凹陷床面1下面,每个液压油缸19的活塞杆18上端均与相对应的支撑块17连接。用控制器16启动油泵20并通过油泵20的分配阀控制液压油缸19的动作,右侧两个液压油缸19的活塞杆18上升,左侧两个液压油缸19的活塞杆18下降,柔性凹陷床面1产生右高左低的偏转,病人身体随之右高左低,完成偏转翻身动作;再次用控制器16控制液压油缸19的动作,右侧两个液压油缸19的活塞杆18下降,左侧两个液压油缸19的活塞杆18上升,病人身体随之右低左高,完成偏摆翻身动作。本技术的驱动装置可以有多种结构,只要能实现柔性凹陷床面1左右偏转的动作的驱动装置,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康复护理床,包括四个立腿(12)、两个横梁(9)和底框(13)组成的主体床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硬板框架(15)和柔性凹陷床面(1),所述硬板框架(15)固定在主体床架的底框(13)的上面,柔性凹陷床面(1)架设在硬板框架(15)的空间内部,柔性凹陷床面(1)的左右两端面均设有能使柔性凹陷床面(1)左右偏转的驱动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康复护理床,包括四个立腿(12)、两个横梁(9)和底框(13)组成的主体床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硬板框架(15)和柔性凹陷床面(1),所述硬板框架(15)固定在主体床架的底框(13)的上面,柔性凹陷床面(1)架设在硬板框架(15)的空间内部,柔性凹陷床面(1)的左右两端面均设有能使柔性凹陷床面(1)左右偏转的驱动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康复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装有链轮(3)的电机(4)、两根均装有齿轮(11)的卷轴(10)、环形链条(2)、两根导向轴(8)和控制器(16);所述电机(4)安装在底框(13)下面,两根卷轴(10)均通过轴承对称安装在电机(4)下方的横梁(9)上,所述环形链条(2)与链轮(3)和两个齿轮(11)啮合套装;两根导向轴(8)均通过轴承对称安装在电机(4)两侧的底框(13)上;所述柔性凹陷床面(1)的左右两端均延伸经过导向轴(8)并向下与卷轴(10)缠绕固定连接;所述控制器(16)通过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知霖
申请(专利权)人:杨知霖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