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婴儿沐浴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1398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11: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婴儿沐浴垫,包括垫体和垫架,垫体的上表面四周设置有柔性凸环,垫体上表面的一端上安装有婴儿头垫,婴儿头垫位于柔性凸环内部,垫架包括安装板和承载架,承载架包括头部支撑杆、侧支撑杆、尾部支撑杆和倾角调角杆,头部支撑杆上安装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侧壁上安装有第一承载块,头部支撑杆与承载块相接触,侧支撑杆为直杆,一端转动安装在连接板上,另一端上转动安装有第一固定座,第一固定座安装在安装板远离连接板的一端上,尾部支撑杆也呈U形,两端安装有第二固定座,第二固定座安装在安装板上,尾部支撑杆向上倾斜设置,垫体放置在头部支撑杆、侧支撑杆和尾部支撑杆围合而成的框架上。

A baby bath ma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婴儿沐浴垫
本技术涉及婴儿沐浴用品
,尤其涉及一种婴儿沐浴垫。
技术介绍
给新生婴儿洗澡对于护士来说一直是个非常麻烦而且非常累人的事情,婴儿洗澡时候由于婴儿不能自理,存在一个很大的安全问题和舒适度问题,需要得到更好地照顾,由于澡盆洗澡对婴儿存在危险性,一只手托孩子,一只手给孩子洗澡是非常危险和累人的,至少需要2个人才可以给婴儿洗澡。许多婴儿得不到很好照顾,洗澡不舒适而大哭大闹,多数婴儿为此不愿意安定地洗澡。市场上已有一些用于婴儿洗澡时使用的垫子,将垫子放置在水槽的架子上,婴儿放置在垫子上进行洗澡,但现有的垫子大多结构简单,例如仅是一个板状的垫子,不能在洗澡是对婴儿的头部进行很好的支撑,还需要护士用手托扶,婴儿没有安全感会哭闹不止,即目前市面上的沐浴垫实用性一般。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婴儿沐浴垫,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婴儿沐浴垫,包括垫体和垫架,所述垫体的上表面四周设置有柔性凸环,所述垫体上表面的一端上安装有婴儿头垫,所述婴儿头垫位于柔性凸环内部,所述垫架包括安装板和承载架,所述承载架包括头部支撑杆、侧支撑杆、尾部支撑杆和倾角调角杆,所述头部支撑杆呈U形,两端向内水平弯折形成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侧壁上于头部支撑杆的下方安装有呈一定角度倾斜的第一承载块,所述头部支撑杆与第一承载块相接触,所述侧支撑杆为直杆,一端转动安装在连接板上,另一端上转动安装有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安装在安装板远离连接板的一端上,所述尾部支撑杆也呈U形,两端安装有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安装在安装板上,所述尾部支撑杆向上倾斜设置,所述倾角调角杆也呈U形,两端分别安装在对应的连接板上,所述安装板上安装有均匀分布的调节槽,所述调节槽沿安装板宽度方向通长设置,所述倾角调角杆的底端安装在调节槽内,所述垫体放置在头部支撑杆、侧支撑杆和尾部支撑杆围合而成的框架上。进一步,所述垫体的下表面外沿上安装有竖向设置的弧形凹槽,所述头部支撑杆、侧支撑杆和尾部支撑杆围合而成的框架位于弧形凹槽内部。进一步,所述安装板的下表面上安装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塑料吸盘。进一步,所述第二固定座的侧壁上安装有倾斜设置的第二承载块,所述尾部支撑杆与第二承载块的上表面接触。进一步,所述垫体远离婴儿头垫的一端上开设有漏水孔。进一步,所述柔性凸环包括棉布缝制而成的环形带,及填充在环形带内的泡沫颗粒,所述环形带的底部缝制在垫体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垫体上安装有婴儿头垫,方便在婴儿洗澡时为婴儿头部提供支撑,柔性凸环用于防止婴儿从垫体上滑落,同时,垫架上的倾角调角杆和调节槽配合,通过将倾角调角杆的底部安装在不同的调节槽内,可以调整头部支撑杆和侧支撑杆的倾斜角度,方便调整婴儿头垫的倾角,适应婴儿洗澡的多种情况,且头部支撑杆、侧支撑杆和尾部支撑杆围合而成的框架能为垫体提供稳定的支撑,保证本技术的结构稳定性,护士在为新生婴儿洗澡将婴儿放置在垫体上即可,有效减少了护士在给婴儿洗澡时的工作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婴儿沐浴垫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婴儿沐浴垫的垫体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婴儿沐浴垫的垫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3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一种婴儿沐浴垫的垫架的底部结构示意图;其中,垫体1、柔性凸环2、婴儿头垫3、安装板4、头部支撑杆5、侧支撑杆6、尾部支撑杆7、倾角调角杆8、连接板9、第一承载块10、第一固定座11、第二固定座12、调节槽13、弧形凹槽14、塑料吸盘15、第二承载块16、漏水孔17。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图6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婴儿沐浴垫,包括垫体1和垫架,垫体1的上表面四周设置有柔性凸环2,柔性凸环2包括棉布缝制而成的环形带,及填充在环形带内的泡沫颗粒,环形带的底部缝制在垫体1上,柔性凸环2用于防止婴儿从垫体1上滑落。垫体1上表面的一端上安装有婴儿头垫3,婴儿头垫3位于柔性凸环2内部,垫架包括安装板4和承载架,承载架包括头部支撑杆5、侧支撑杆6、尾部支撑杆7和倾角调角杆8,头部支撑杆5呈U形,两端向内水平弯折形成连接部,连接部上安装有连接板9,连接板9的侧壁上于头部支撑杆5的下方安装有呈一定角度倾斜的第一承载块10,头部支撑杆5与第一承载块10相接触,第一承载块10为头部支撑杆5提供支撑,侧支撑杆6为直杆,一端转动安装在连接板9上,另一端上转动安装有第一固定座11,第一固定座11安装在安装板4远离连接板9的一端上,尾部支撑杆7也呈U形,两端安装有第二固定座12,第二固定座12安装在安装板4上,尾部支撑杆7向上倾斜设置,第二固定座12的侧壁上安装有倾斜设置的第二承载块16,尾部支撑杆7与第二承载块16的上表面接触,第二承载块16为尾部支撑杆7提供支撑,倾角调角杆8也呈U形,两端分别安装在对应的连接板9上,安装板4上安装有均匀分布的调节槽13,调节槽13沿安装板4宽度方向通长设置,倾角调角杆8的底端安装在调节槽13内,垫体1放置在头部支撑杆5、侧支撑杆6和尾部支撑杆7围合而成的框架上。垫体1的下表面外沿上安装有竖向设置的弧形凹槽14,头部支撑杆5、侧支撑杆6和尾部支撑杆7围合而成的框架位于弧形凹槽14内部。弧形凹槽14用于防止婴儿洗澡时的动作导致垫体1在承载架上滑动,保持垫体1与垫架之间的稳定。安装板4的下表面上安装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塑料吸盘15。塑料吸盘15用于将安装板4吸附在洗澡盆底部,防止安装板4打滑。垫体1远离婴儿头垫的一端上开设有漏水孔17。漏水孔17用于排出洗澡时垫体1上的水。本技术的垫体1上安装有婴儿头垫3,方便在婴儿洗澡时为婴儿头部提供支撑,柔性凸环2用于防止婴儿从垫体1上滑落,同时,垫架上的倾角调角杆8和调节槽13配合,通过将倾角调角杆8的底部安装在不同的调节槽13内,可以调整头部支撑杆5和侧支撑杆6的倾斜角度,方便调整婴儿头垫3的倾角,适应婴儿洗澡的多种情况,且头部支撑杆5、侧支撑杆6和尾部支撑杆7围合而成的框架能为垫体1提供稳定的支撑,保证本技术的结构稳定性,护士在为新生婴儿洗澡将婴儿放置在垫体1上即可,有效减少了护士在给婴儿洗澡时的工作强度。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技术未详细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婴儿沐浴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垫体(1)和垫架,所述垫体(1)的上表面四周设置有柔性凸环(2),所述垫体(1)上表面的一端上安装有婴儿头垫(3),所述婴儿头垫(3)位于柔性凸环(2)内部,所述垫架包括安装板(4)和承载架,所述承载架包括头部支撑杆(5)、侧支撑杆(6)、尾部支撑杆(7)和倾角调角杆(8),所述头部支撑杆(5)呈U形,两端向内水平弯折形成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安装有连接板(9),所述连接板(9)的侧壁上于头部支撑杆(5)的下方安装有呈一定角度倾斜的第一承载块(10),所述头部支撑杆(5)与第一承载块(10)相接触,所述侧支撑杆(6)为直杆,一端转动安装在连接板(9)上,另一端上转动安装有第一固定座(11),所述第一固定座(11)安装在安装板(4)远离连接板(9)的一端上,所述尾部支撑杆(7)也呈U形,两端安装有第二固定座(12),所述第二固定座(12)安装在安装板(4)上,所述尾部支撑杆(7)向上倾斜设置,所述倾角调角杆(8)也呈U形,两端分别安装在对应的连接板(9)上,所述安装板(4)上安装有均匀分布的调节槽(13),所述调节槽(13)沿安装板(4)宽度方向通长设置,所述倾角调角杆(8)的底端安装在调节槽(13)内,所述垫体(1)放置在头部支撑杆(5)、侧支撑杆(6)和尾部支撑杆(7)围合而成的框架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婴儿沐浴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垫体(1)和垫架,所述垫体(1)的上表面四周设置有柔性凸环(2),所述垫体(1)上表面的一端上安装有婴儿头垫(3),所述婴儿头垫(3)位于柔性凸环(2)内部,所述垫架包括安装板(4)和承载架,所述承载架包括头部支撑杆(5)、侧支撑杆(6)、尾部支撑杆(7)和倾角调角杆(8),所述头部支撑杆(5)呈U形,两端向内水平弯折形成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安装有连接板(9),所述连接板(9)的侧壁上于头部支撑杆(5)的下方安装有呈一定角度倾斜的第一承载块(10),所述头部支撑杆(5)与第一承载块(10)相接触,所述侧支撑杆(6)为直杆,一端转动安装在连接板(9)上,另一端上转动安装有第一固定座(11),所述第一固定座(11)安装在安装板(4)远离连接板(9)的一端上,所述尾部支撑杆(7)也呈U形,两端安装有第二固定座(12),所述第二固定座(12)安装在安装板(4)上,所述尾部支撑杆(7)向上倾斜设置,所述倾角调角杆(8)也呈U形,两端分别安装在对应的连接板(9)上,所述安装板(4)上安装有均匀分布的调节槽(13),所述调节槽(13)沿安装板(4)宽度方向通长设置,所述倾角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娟汤明娣
申请(专利权)人:丹阳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