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充电的电动杯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12774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1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充电的电动杯刷,包括内部设置有电动机构的手柄,所述手柄前端连接有由电动机构驱动的刷头,所述手柄内腔穿设有用以安装电动机构的独立主体支架,所述主体支架上的电动机构的输出端自手柄前端伸出与刷头连接,所述手柄前、后端设置有前端盖和后端盖,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分别连接于主体支架前、后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充电的电动杯刷改变了传统装配方式,大大减少螺钉的使用,装配简单,拆卸方便,结构稳定可靠,而且节能环保、体积小、便于手握,使用方便,效率高,实用性强,防水效果好,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

Rechargeable electric cup brus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充电的电动杯刷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充电的电动杯刷。
技术介绍
传统茶杯和奶瓶在清洗过程中多采用手动刷子,杯底一般很难清洗干净,清洗过程中费时费力,清洁效率极低;随着电动杯刷的出现,清洗效率得到提高,但是现有电动杯刷的装配过程复杂,壳体由对半结构构成,而且采用较多的螺钉进行部件的连接固定,拆卸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简单,拆卸方便的可充电的电动杯刷。本技术采用以下方案实现:一种可充电的电动杯刷,包括内部设置有电动机构的手柄,所述手柄前端连接有由电动机构驱动的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内腔穿设有用以安装电动机构的独立主体支架,所述主体支架上的电动机构的输出端自手柄前端伸出与刷头连接,所述手柄前、后端设置有前端盖和后端盖,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分别连接于主体支架前、后端。进一步的,所述主体支架前端设置有一对向前延伸出的卡扣,所述前端盖侧部开设有一对与卡扣配合的卡槽;所述主体支架后端设置有一对凸块,所述后端盖周部开设有一对在后端盖压入并旋转后与凸块卡接配合的L型卡槽。进一步的,所述手柄侧面设置有控制电动机构启停的按键,所述按键所在位置的手柄内部内套有按键固定套,所述按键固定套上外套有密封软胶套,所述密封软胶套紧贴着手柄内壁。进一步的,所述主体支架从按键固定套中穿过,主体支架上安装有位于按键固定套内侧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由按键按压控制的按钮开关,所述按键固定套上开设有供按键隔着密封软胶套向内按压按钮开关的让位孔。进一步的,所述电动机构包括安装在主体支架前部弧形腔中的电机和减速器,所述主体支架后部还安装有充电电池,所述充电电池与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电路板与电机电性连接;所述后端盖上设置有与充电电池电性连接的USB接口。进一步的,所述减速器后端的动力输入端与电机主轴同轴连接,减速器前端的动力输出轴端经由前端盖穿出的转轴与所述刷头相连接;所述刷头后端固定连接有与转轴前端螺纹连接的刷头套。进一步的,所述前端盖周部与手柄前端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后端盖周部与手柄后端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所述前端盖中间开设有供转轴穿过的穿孔,转轴与穿孔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可充电的电动杯刷改变了传统装配方式,大大减少螺钉的使用,装配简单,拆卸方便,结构稳定可靠,而且使用噪音小、节能环保、体积小、便于手握,使用方便,省时省力,效率高,实用性强,防水效果好,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通过具体实施例和相关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整体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按键所在位置局部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整体结构爆炸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前、后端盖与支架连接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手柄结构爆炸图;图中标号说明:1-手柄;2-主体支架;3-毛刷;4-前端盖;5-后端盖;6-转轴;7-刷头套;8-按键;9-按键固定套;10-密封软胶套;11-减速器;12-刷杆;13-电路板;14-充电电池;15-按钮开关;16-电机、17-卡扣、18-凸块、19-L型卡槽。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5所示,一种可充电的电动杯刷,包括内部设置有电动机构的手柄1,手柄呈空心的圆筒形,所述手柄1前端连接有由电动机构驱动的刷头,电动机构驱动刷头旋转,所述手柄内部穿设有用以安装电动机构的独立主体支架2,所述主体支架2上的电动机构的输出端自手柄前端伸出与刷头连接,所述手柄1前、后端设置有前端盖4和后端盖5,所述前端盖4和后端盖5分别连接于主体支架前、后端,主体支架和前、后端盖之间采用卡接的方式连接,取下后端盖后,前端盖可将主体支架抽出;本申请中的主体支架通过两端的前端盖和后端盖对顶的方式进行固定,前、后端盖顶着手柄的前、后端面,可以避免主体支架发生轴向窜动,手柄内部主体支架的安装不需要使用螺钉,装配简单,拆卸方便,可以提高拆装维护的效率,结构稳定可靠。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体支架2前端设置有一对向前延伸出的卡扣17,所述前端盖侧部开设有一对与卡扣配合的卡槽;所述主体支架后端设置有一对凸块18,所述后端盖周部开设有一对在后端盖压入并旋转后与凸块卡接配合的L型卡槽19,通过上述卡接的方式使前、后端盖与主体支架坚固扣牢于手柄上,前、后端盖的环形台阶面顶着手柄前、后端端面。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手柄1侧面设置有控制电动机构启停的按键8,所述按键8所在位置的手柄内部内套有按键固定套9,所述按键固定套9上外套有密封软胶套10,所述密封软胶套10紧贴着手柄1内壁。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体支架2从按键固定套9中穿过,主体支架2上安装有位于按键固定套9内侧的电路板13,所述电路板13上设置有由按键8按压控制的按钮开关15;所述按键固定套9上开设有供按键8隔着密封软胶套10向内按压按钮开关15的让位孔;按键隔着密封软胶套按压按钮开关,可以将手柄内腔与外界隔绝,阻止水气通过按键侧部间隙流入手柄内腔,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可以延长杯刷使用寿命,安全可靠。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动机构包括安装在主体支架2前部弧形腔中的电机16和减速器11,所述主体支架2后部还安装有充电电池14,所述电路板13和充电电池14安装在主体支架后部相对两侧,所述充电电池嵌装在主体支架后部一侧的弧形槽内,主体支架后部另一侧设置有一对压着电路板两侧边沿的限位卡钩,并且按键固定套包覆在电路板和充电电池的外围,通过上述结构进行充电电池和电路板的安装也可以减少螺钉的使用,无需过多的螺丝旋拧操作。所述充电电池14与电路板13电性连接,所述电路板13与电机16电性连接,所述后端盖5上设置有与充电电池电性连接的USB接口;该电动杯刷使用充电电池,减少一次性电池对环境造成污染,降低使用成本。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减速器11后端的动力输入端与电机16主轴同轴连接,减速器11前端的动力输出轴端经由前端盖穿出的转轴6与所述刷头相连接,所述的减速器的动力输出端插入转轴后端的孔内,再通过销钉固定;所述刷头包括刷杆12和位于刷杆前端的毛刷3,所述刷头后端固定连接有与转轴6前端螺纹连接的刷头套7,刷头套和刷头的刷杆固定连接在一起,采用铆固或者粘接固定,刷头套后端开设有内螺纹孔,转轴前端设置有外螺纹部。在本实施例中,前端盖4周部与手柄1前端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第一密封圈套装在前端盖周部的环形槽中,后端盖5周部与手柄1后端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套装在后端盖周部的环形槽中,所述前端盖中间开设有供转轴穿过的穿孔,转轴6与穿孔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圈,第三密封圈前置在穿孔内壁的环形槽中,进一步提高杯刷的防水效果。本技术可充电的电动杯减少了螺钉的使用,拆装过程无需过多的螺丝旋拧操作,装配简单,拆卸方便,可以提高拆装维护的效率,结构稳定可靠;而且使用噪音小、节能环保、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充电的电动杯刷,包括内部设置有电动机构的手柄,所述手柄前端连接有由电动机构驱动的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内腔穿设有用以安装电动机构的独立主体支架,所述主体支架上的电动机构的输出端自手柄前端伸出与刷头连接,所述手柄前、后端设置有前端盖和后端盖,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分别连接于主体支架前、后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充电的电动杯刷,包括内部设置有电动机构的手柄,所述手柄前端连接有由电动机构驱动的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内腔穿设有用以安装电动机构的独立主体支架,所述主体支架上的电动机构的输出端自手柄前端伸出与刷头连接,所述手柄前、后端设置有前端盖和后端盖,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分别连接于主体支架前、后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电的电动杯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支架前端设置有一对向前延伸出的卡扣,所述前端盖侧部开设有一对与卡扣配合的卡槽;所述主体支架后端设置有一对凸块,所述后端盖周部开设有一对在后端盖压入并旋转后与凸块卡接配合的L型卡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充电的电动杯刷,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侧面设置有控制电动机构启停的按键,所述按键所在位置的手柄内部内套有按键固定套,所述按键固定套上外套有密封软胶套,所述密封软胶套紧贴着手柄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充电的电动杯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昕叶文斌林洲何小琴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纳仕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