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梦君专利>正文

茶叶理条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12311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10: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茶叶制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叶理条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布置于刚性对辊部的出料路径处的引导辊,引导辊轴线水平布置且引导辊与下压辊同向转动,引导辊轴线与下压辊轴线之间距离小于茶叶总长度,以使得理条后茶叶能平直的由刚性对辊部过渡至引导辊辊面处;本理条机还包括分流隔板,各分流隔板沿引导辊轴线而依序均布,每两相邻分流隔板之间的间隙构成限定理条后茶叶下落路径的分流区,分流隔板的靠近引导辊的一端向引导辊方向延伸并与引导辊辊面间存有间隙,分流隔板的底端向烘筛筛面方向延伸并同样与烘筛筛面间存有间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有效提升太平猴魁的成品率和工作效率。

Tea trimm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茶叶理条机
本技术属于茶叶制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叶理条机。
技术介绍
中国是茶叶大国,其品种众多,制茶工艺也不尽相同,尤其像“太平猴魁”茶叶,其特殊茶形和品质倍受市场青睐,同时其外形扁平、大叶的基本特点更成为判断其类别的显著特征。太平猴魁的独特外形,是依靠将茶叶依序而独立的平直夹置于两层筛网之间,并置于烘干机中培烘而形成。具体制作过程如下:首先,将置于室温下风干一段时间后的茶叶一一捋直其形状,使茶叶分叉弯曲的叶片整体顺直收拢,也即理条。之后,手动初步捏扁茶叶,再将茶叶逐个依序平直的放入特制的压板上,盖上压布,并用压辊将茶叶强行压扁。最后,将经过上述方式平整形状后的茶叶逐片整齐摆放至烘筛中夹紧并培烘,最终得到成品。上述方式的理条过程,存在作业原始,工人劳动强度高,工序操作繁复,生产率低下的缺陷,难以满足现代化茶业所需的高效率需求。鉴于上述情况,专利公告号为“CN203087443U”的授权技术名称为“一种平移式茶叶理条机”中公开了以下技术方案:包括机座、设置于机座上的刚性对辊部以及动力源,刚性对辊部由上、下压辊构成;茶叶理条机还包括托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茶叶理条机,包括机座,机座上方固设有由轴线均水平设置的上压辊(11)和下压辊(12)配合构成的刚性对辊部(10),两压辊间彼此转动速度一致且互为反向转动,且两压辊之间的配合间距小于或等于茶叶的待理条厚度;刚性对辊部(10)的出料端的下方布置用于接住被刚性对辊部(10)理条后的茶叶的接料部;其特征在于:本理条机还包括布置于刚性对辊部(10)的出料路径处的引导辊(20),引导辊(20)轴线水平布置且引导辊(20)与下压辊(12)同向转动,引导辊(20)轴线与下压辊(12)轴线之间距离小于茶叶总长度,以使得理条后茶叶能平直的由刚性对辊部(10)过渡至引导辊(20)辊面处;本理条机还包括分流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叶理条机,包括机座,机座上方固设有由轴线均水平设置的上压辊(11)和下压辊(12)配合构成的刚性对辊部(10),两压辊间彼此转动速度一致且互为反向转动,且两压辊之间的配合间距小于或等于茶叶的待理条厚度;刚性对辊部(10)的出料端的下方布置用于接住被刚性对辊部(10)理条后的茶叶的接料部;其特征在于:本理条机还包括布置于刚性对辊部(10)的出料路径处的引导辊(20),引导辊(20)轴线水平布置且引导辊(20)与下压辊(12)同向转动,引导辊(20)轴线与下压辊(12)轴线之间距离小于茶叶总长度,以使得理条后茶叶能平直的由刚性对辊部(10)过渡至引导辊(20)辊面处;本理条机还包括分流隔板(30),各分流隔板(30)沿引导辊(20)轴线而依序均布,每两相邻分流隔板(30)之间的间隙构成限定理条后茶叶下落路径的分流区,分流隔板(30)的靠近引导辊(20)的一端向引导辊(20)方向延伸并与引导辊(20)辊面间存有间隙,分流隔板(30)的底端向接料部表面的方向延伸并同样与接料部的表面之间存有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理条机,其特征在于:引导辊(20)与下压辊(12)直径一致且彼此同速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茶叶理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料部包括输送带(40),输送带(40)的上带面构成用于接住理条后茶叶并带动茶叶前进的接料面,输送带(40)的两侧分别铅垂向上延伸有一组固定架,刚性对辊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梦君
申请(专利权)人:许梦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