锯凳撑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0950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09: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锯凳撑条,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撑条和第二撑条,其特征在于,第一撑条的内端和第二撑条的内端同时铰接于折叠连接座,折叠连接座包括位于两侧的相互平行的侧夹板、垂直连接于两侧夹板的上边缘之间的限位板、垂直贯穿两侧夹板中部的铰接轴;所述第一撑条的内端带有通孔并连接于所述铰接轴,所述第二撑条的靠近内端的部位带有通孔并连接于所述铰接轴;所述第一撑条的外端带有通孔,通孔处铰接第一轴承座,所述第二撑条的外端带有通孔,通孔处铰接第二轴承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连杆结构的中部增加折叠连接座以限制撑条的折叠方向,在连杆结构的两端增加轴承座以控制对叠撑条的偏差位置,使折叠后的撑条紧凑平整。

Saw stool stru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锯凳撑条
本技术属于锯凳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锯凳撑条,安装于锯凳的脚杆。
技术介绍
在锯凳脚杆之间增加撑条,能够提高脚杆的强度,固定的直杆型的撑条不能满足脚杆的折叠要求,因此为了配合锯凳脚杆可折叠的要求,撑条采用可折叠的连杆机构。为了使折叠后的脚杆能够尽量平整,对叠的两脚杆位置是存在微小偏差的,所以要求撑条不仅仅是简单的连杆结构,还需要保证撑条对叠后能够完全隐藏在脚杆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针对撑条折叠后的平整和收纳问题,专利技术了一种锯凳撑条,在连杆结构的中部增加折叠连接座以限制撑条的折叠方向,在连杆结构的两端增加轴承座以控制对叠撑条的偏差位置,使折叠后的撑条紧凑平整。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施的:一种锯凳撑条,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撑条和第二撑条,其特征在于,第一撑条的内端和第二撑条的内端同时铰接于折叠连接座,折叠连接座包括位于两侧的相互平行的侧夹板、垂直连接于两侧夹板的上边缘之间的限位板、垂直贯穿两侧夹板中部的铰接轴。第一撑条和第二撑条的内端层叠铰接且被夹持在侧夹板之间,折叠连接座的开口朝下,限位板处于折叠连接座的顶面能够限制第一撑条和第二撑条的折叠旋转方向。所述第一撑条的内端带有通孔并连接于所述铰接轴,所述第二撑条的靠近内端的部位带有通孔并连接于所述铰接轴。所述第一撑条的外端带有通孔,通孔处铰接第一轴承座,所述第二撑条的外端带有通孔,通孔处铰接第二轴承座。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轴承座包括固定板、垂直连接于固定板的轴承板,其中,固定板上设置有固定通孔,固定通孔内设置紧固件,轴承板上设置有轴孔,轴孔内设置转轴。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轴承座包括固定板、垂直连接于固定板的轴承板,其中,固定板上设置有固定通孔,固定通孔内设置紧固件,轴承板上设置有轴孔,轴孔内设置转轴。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通过紧固件分别对应固定连接于脚杆,安装时,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的整体位置相同,但是轴承板的相对位置不同,从而能够形成第一撑条、第二撑条的微小位置偏差,使折叠后第一撑条、第二撑条层叠紧凑。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撑条、第二撑条设置为窄且扁的条板状。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撑条,其靠近外端的部位设置有倾斜的弯折部。第一撑条、第二撑条的长短不同,折叠后,该弯折部对应于第一撑条的外端部以及第一轴承座,避免阻碍第一撑条和第二撑条的对叠,避免第一轴承座与第二撑条之间产生摩擦。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撑条的内端边缘与侧夹板的边缘齐平,折叠后,第二撑条的端部不会外露于折叠连接座。作为优选,所述侧夹板设置成等腰梯形的板件。综上所述,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在第一撑条和第二撑条的铰接部位增设折叠连接座,能够限制撑条的折叠方向,同时,第一撑条和第二撑条的内端均不会外露;本技术的第二撑条具有弯折部,折叠后,该弯折部对应于第一撑条的外端部以及第一轴承座,能够避免阻碍第一撑条和第二撑条的对叠,避免第一轴承座与第二撑条之间产生摩擦;本技术在第一撑条和第二撑条的外端分别增加轴承座,能够控制对叠撑条的偏差位置,使折叠后的撑条紧凑平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仰视图。图中标号为:1、第一撑条;2、第二撑条;21、弯折部;3、折叠连接座;31、侧夹板;32、限位板;33、铰接轴;4、第一轴承座;41、固定板;42、轴承板;43、轴孔;44、转轴;5、第二轴承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2、3、4所示,一种锯凳撑条,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撑条1和第二撑条2,第一撑条1、第二撑条2设置为窄且扁的条板状,第一撑条1的内端和第二撑条2的内端同时铰接于折叠连接座3,折叠连接座3包括位于两侧的相互平行的侧夹板31、垂直连接于两侧夹板的上边缘之间的限位板32、垂直贯穿两侧夹板31中部的铰接轴33;具体的,侧夹板31设置成等腰梯形的板件,第一撑条1的内端带有通孔并连接于所述铰接轴33,第二撑条2的靠近内端的部位带有通孔并连接于所述铰接轴33,并且,第二撑条2的内端边缘与侧夹板31的边缘齐平,无论折叠或者展开状态,第一撑条1、第二撑条2的内端都不会外露于折叠连接座3。所述第一撑条1的外端带有通孔,通孔处铰接第一轴承座4,第一轴承座4包括固定板41、垂直连接于固定板41一侧的轴承板42,固定板41和轴承板42形成直角板形状;其中,固定板41上有两个固定通孔,固定通孔内设置紧固件45,则固定板41通过螺栓螺母等紧固件45紧固连接于锯凳的脚杆;轴承板42上有一轴孔43,轴孔43内连接转轴44,转轴44同时连接于第一撑条1的外端的通孔。所述第二撑条2的外端带有通孔,通孔处铰接第二轴承座5,第二轴承座5的结构与第一轴承座4的结构相同,但是安装时,两者的朝向相反,使第一撑条1和第二撑条2形成位置偏差,对叠后紧凑平整。所述第二轴承座5包括固定板41、垂直连接于固定板41一侧的轴承板42,固定板41和轴承板42形成直角板形状;其中,固定板41上有两个固定通孔,固定通孔内设置紧固件45,则固定板41通过螺栓螺母等紧固件45紧固连接于锯凳的脚杆;轴承板42上有一轴孔43,轴孔43内连接转轴44,转轴44同时连接于第二撑条2的外端的通孔。所述第二撑条2的长度大于第一撑条1的长度,在第二撑条2的靠近外端的部位有一倾斜的弯折部21;折叠后,该弯折部21对应于第一撑条1的外端部以及第一轴承座4,避免阻碍第一撑条1和第二撑条2的对叠,避免第一轴承座4与第二撑条2之间产生摩擦。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锯凳撑条,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撑条(1)和第二撑条(2),其特征在于,第一撑条的内端和第二撑条的内端同时铰接于折叠连接座(3),折叠连接座包括位于两侧的相互平行的侧夹板(31)、垂直连接于两侧夹板的上边缘之间的限位板(32)、垂直贯穿两侧夹板中部的铰接轴(33);/n所述第一撑条的内端带有通孔并连接于所述铰接轴,所述第二撑条的靠近内端的部位带有通孔并连接于所述铰接轴;/n所述第一撑条的外端带有通孔,通孔处铰接第一轴承座(4),所述第二撑条的外端带有通孔,通孔处铰接第二轴承座(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锯凳撑条,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撑条(1)和第二撑条(2),其特征在于,第一撑条的内端和第二撑条的内端同时铰接于折叠连接座(3),折叠连接座包括位于两侧的相互平行的侧夹板(31)、垂直连接于两侧夹板的上边缘之间的限位板(32)、垂直贯穿两侧夹板中部的铰接轴(33);
所述第一撑条的内端带有通孔并连接于所述铰接轴,所述第二撑条的靠近内端的部位带有通孔并连接于所述铰接轴;
所述第一撑条的外端带有通孔,通孔处铰接第一轴承座(4),所述第二撑条的外端带有通孔,通孔处铰接第二轴承座(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锯凳撑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座包括固定板(41)、垂直连接于固定板的轴承板(42),其中,固定板上设置有固定通孔,固定通孔内设置紧固件(45),轴承板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晶何占丰王荣民李宝荆彦鹏黄永平潘鹏邱向军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市亚虎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